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诗歌节律中的后重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 首先我们要解释一下什么叫节律后重原则,要讲清这个问题,就必须先简略地谈一下有关节律的一些基本原理,这些都是传统诗词格律研究中所忽略了的. 节律就是节奏规律,关于节奏这个概念,历来说法很多,有的专家作了简明的概括:“节奏,简单地说,就是事物有规律的重复变化.寒来暑往,这是自然的节奏,秋收冬藏,这是生活的节奏.只有重复而无变化,是单一的东西,无所谓节奏;只有变化而无重复,是杂乱的东西,也无所谓节奏.”①诗歌节律是一种语言节律,它是由各种语音特征的对立要素(如音的长短、轻重、高低及不同音色等等)通过有规律的重复变化构成的.  相似文献   

2.
<正> 声律,是诗文表达方面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声律,即文学作品的声音、节奏的规律。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声调规律。汉字是单音方块字,字的声调差别很明显。声调也叫字调。每个字,因发音高低升降的不同,便构成声调的不同。写文章运用这种声调的不同,以体现文章内容的感情色调,加强作品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节奏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它与旋律一起构成了音乐的灵魂。节奏是由相同或不完全相同时值的音符组合而成的,这些音符的不同组合对于节奏的训练显得至关重要。另外,稳定的节拍感和速度感以及节奏的记忆能力也是节奏训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论英语课堂教学节奏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奏存在于一切事物的运动之中。英语课堂教学同样有其自身独特的节奏。节奏美是构筑英语课堂教学美的有机组成部分,“动静相生”、“张弛有致”、“疏密相间”、“快慢相宜”等节奏艺术是英语课堂教学节奏美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5.
高三语文复习课堂需要把握教学节奏,拟从其复习课教学节奏的构成要素、调控原则以及调控策略三个方面探讨科学把握高三语文复习课堂节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艺术创作中的节奏美是生活与事物发展中的起伏、高低、强弱、快慢、急缓、曲直的一种不平衡运动在艺术中的反映。艺术是生活的形象化的反映,她无不呈现着节奏美。音乐是由高低、快慢、轻重、缓急的不同音响构成的听觉节奏;绘画是由粗细、浓淡、明暗的不同点线、色彩构成的视觉节奏;舞蹈是由快速的旋律与短暂的间歇、停顿构成的形体动作节奏;平仄、抑扬、顿挫构成诗歌韵律的节奏;密不透风与稀可走马构成书法布局上的节奏;幽雅的抒情与粗犷的武打构成舞台上表演的节奏;辽阔的远景与微细的特写构成荧幕镜头上的节奏。正是这种种形式的节…  相似文献   

7.
构成格律诗诗律的四个要素:声、韵、对、节,前面已讲了三个,这里讲到最后一个了.节,就是节奏.诗的节奏有两种:一是按平仄音调来分的,叫表声节奏;一是按短语结构来分的,叫表意节奏.表声节奏,就是每一诗句由左到右两个字划为一个节奏,句末一节只有一个字.五言诗有三个节奏,如“风雪夜归人”.第一节称头节,第二节称腹节,第三节称脚节.七言诗分四个节奏,即在五言的头节上再加个“顶节”,如“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就是顶节.  相似文献   

8.
节奏和韵律是音乐的基本构成要素,音乐在不同的节奏、声调及旋律下构成了不同的音乐乐章.而艺术设计主要由形体、线条、版式及肌理等构成,能够组合成不同的造型及形象,凸显了艺术素养,展现出了不同的艺术设计效果.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节奏和旋律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为了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效果,要充分借鉴音乐韵律,提升人们对室内建筑音乐感的理解,运用丰富的音乐语言,来创造出节奏和韵律感较强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  相似文献   

9.
小学音乐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情感、音准、节奏、寓意等内容,都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构成要素,其中基本的原则之一就是情感培养,它是衡量学生素质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0.
旋律是音乐的血肉,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在音乐四大构成要素中:旋律、节奏、音色、和声,节奏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根据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的名言,可以看出节奏对音乐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出节奏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对小学生而言,培养良好音乐节奏感,是学好音乐的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11.
自觉地遵循和运用节奏规律,是施行素质教育,启发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课堂教学活动的节奏美表现为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疏密相间。  相似文献   

12.
所谓音乐中的节奏是指音乐中的声音所产生的长短、强弱、快慢的一种规律和现象。节奏在音乐的三大要素(节奏、旋律、和声)中产生的最早,《尚书·舜典》中就有“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记载。在节奏被发现和运用之后,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才出现了旋律,可见它曾经在音乐的最初阶段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节奏也存在于其它动态艺术中,在舞蹈中节奏叫具备舞律,它与舞情和构图构成了舞蹈的三大要素。舞蹈的节奏不单指演员按一定音乐节拍所表演的动作,而且指根据舞情对动作的力度强弱、速度快慢、幅度大小等方面所做的处理。诗歌中的节奏是指…  相似文献   

13.
一、音准与节奏 音乐的演唱与演奏、音的准确与节奏的准确是必须具备的条件.音准与节奏,又可谓音乐的生命线.所以,音准与节奏的训练,是音乐教学最基础和最基本的训练.不仅各调的自然音准要唱准,各种变化音、增减音程、也要唱准.音准与节奏的训练,也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体现这种训练的课程叫"基本乐课",或叫"视唱练耳".视唱,本来一个人只能唱一声部,当今,又有一种训练,除口唱一个声部外,左、右手和左、右足同时配合打不同的节奏,以掌握多层次的音乐思维.练耳除听写单声部旋律外,还要听写和弦与复调.加强音准与节奏训练,提高学生的视唱、听音能力和水平,才能为高深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某础.  相似文献   

14.
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也是音乐入门之始。从目前音乐教育现状看,教师重视了节奏训练,教材也增加了节奏训练的内容,但从教法上看,都是采用传统的节奏教法,即敲(?)节奏的发声一律用“哒”字。这种节奏教法既显得单调  相似文献   

15.
音乐的外在节奏由时值、音强、音高等因素构成,节奏是音乐最早生成的要素,它对音乐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的节奏型创造着不同的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16.
节奏是一切艺术表现最基本的组织力量,是艺术魅力之所在,更是艺术生命力之所在。一部艺术作品的形象与形式的和谐、优美、新颖必须合理巧妙地处理好节奏。中国传统戏曲中的节奏美表现在:情节节奏安排长短相宜、急缓相间,戏曲结构铺陈上的顺逆互衬,唱念做打技术布局上的节奏变化,动静权益、有张有弦的节奏搭配。  相似文献   

17.
小学音乐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情感、音准、节奏、寓意等内容,都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构成要素,其中基本的原则之一就是情感培养,它是衡量学生素质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8.
渠东玲 《教育探索》2000,(10):48-49
节奏,原本是艺术上的一个概念,它是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基本构成要素。艺术节奏,则是对物质世界中的节奏现象的一种审美概括和反映。教学,作为人类的一个特殊活动领域,也具有它本身特有的节奏。概要地说,课堂教学节奏,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规律性和重复性的教学变化形式。不同的节奏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适宜的节奏,有促进教学的积极作用;不当的节奏,则对教学产生消极的阻碍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掌握一些教学节奏的调控艺术。 一、教学行程节奏的调控艺术 一堂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像一台戏、一部电影、一篇小…  相似文献   

19.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节奏是艺术的灵魂。化学教学要重视课堂教学节奏调控艺术,要做到动静呼应、快慢适宜、疏密相间、起伏有致、抑扬顿挫、反馈调控等,探索教学系统的控制规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一、音准与节奏 音乐的演唱与演奏、音的准确与节奏的准确是必须具备的条件。音准与节奏,又可谓音乐的生命线。所以,音准与节奏的训练,是音乐教学最基础和最基本的训练。不仅各调的自然音准要唱准,各种变化音、增减音程,也要唱准。音准与节奏的训练,也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体现这种训练的课程叫“基本乐课”,或叫“视唱练耳”。视唱,本来一个人只能唱一声部,当今,又有一种训练,除口唱一个声部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