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也曾认为,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是理性的负荷者。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儿童人格完善,使儿童成为事理通达的人。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  相似文献   

2.
深化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内涵理解,既是解决当前高职学生人文底蕴浅薄问题的前提,也是重塑工匠精神的必然要求。为此要着重培养高职学生具备本民族和世界优秀文化的基本素养、具备关注民生和时代发展的基本意识、具备文明礼仪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修养,以此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育中占据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作了这样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可见,阅读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社会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要成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IEI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必须具备良好的科技素养与人文素养,而<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正因为如此,语文无庸置疑地承担起人文素养培养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而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坚实基石则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刘玉云 《成才之路》2012,(26):15-I0010
正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具激发想象、培养创新能力的学科。《新课标》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拓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人文思想就是一个人在处理事情和与人相处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态度,人文素养包括一个人在社会期待和道德标准的要求下,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社会及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新课程改革将人物思想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就是不但要教给学生学科知识,还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具备人文素养能够正确处理自身与社会,与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宋焱 《现代语文》2008,(5):53-54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发挥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的重要作用。不难发现,《语文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人文素养”的提高,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许枫烨 《考试周刊》2011,(71):62-62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一手好字,是诸多素养及能力之必备,它既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又是优秀素养的具体表现,更是人际交流和终身学习的必备工具。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标准》)中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地位、目标及课程的基本理念都有所规划,对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重要的要求。1.人文素养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与历届大纲相比,人文性是《标准》在语文课性质认识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并作为一条红线贯串于整个《标准》之中,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人文”按现代汉语解释是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素养”是指平日的修养,即指一定的理…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开篇写道:“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中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开放的视野、阅读理解、表达交流能力如何提高?拓宽中学生阅读的视野,把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加强课外阅读是一条必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高岚 《新疆教育》2012,(21):171-171
初中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人文基础课程,通过教学不仅应让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应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基本人文素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备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逐渐养成民主意识、进取精神和不畏挫折的顽强意志。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基础课程进行了改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以及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可见课程标准的理念包含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郑力盈 《宁夏教育》2003,(10):20-20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以及多方面的基本有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依据语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书香流溢:这是时代的呼唤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营造书香社会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只让孩子们阅读语文课本上的那些文章,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1]。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件设计中,要融入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以及现代社会所需的基本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