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事医药书稿编辑工作的同志都知道 ,在医药书稿中最忌出现药物剂型、规格、给药方法、剂量等方面的错误 ,因这种错误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十分严重的 ,对出版社来讲 ,轻则声誉遭受损失 ,重则引起法律纠纷。事实上 ,绝大多数从事医药书稿写作的作者和医学编辑大都能意识到确保药物知识内容准确的重要性 ,但药物的种类繁多 ,新药品种大量出现 ,许多药物的用法也经常会有一些变化 ,很少有人能掌握全部药物的用法 ,给作者写作和编辑审稿都会带来许多客观上的困难 ,许多编辑也因此降低了自己的责任心 ,一味只对作者强调文责自负 ,把药物知识方面出现…  相似文献   

2.
刘江华 《出版视野》2010,(3):16-18,22
编辑是从作者那里分化出来的图书从业者。选题、组稿、审稿、加工整理、整体设计是编辑的基本工作,它们构成了出版的核心环节。在市场经济环境和新技术条件的影响下,编辑工作的观念、形态、方式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传统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在审稿加工阶段,对书稿的实质性处理是从接到书稿后才真正开始的,对书稿的编写介入较少,即使有,也是浅层次的,比如对交稿时间的关注等。  相似文献   

3.
所谓审编合一,是未经三级审稿决定书稿是否采用就进行编辑加工,把加工整理环节中对书稿的审读作为审稿环节中决定书稿是否采用的审读;把加工整理过程中处理书稿的记录作为审稿后对书稿全面评价的意见,并以此作为书稿是否采用的依据。当前,在一些出版社,三级审稿制没有很好地执行,不少编辑人员为追求速度、追逐利润而搞“审编合一”,这是导致图书质量严重滑坡的重要原因。一、审稿和编辑加工整理是编辑工作不能混淆的两个重要环节按编辑学理论,审稿和编辑加工是两个独立的工作环节,两者是不可混淆的。从任务看,审稿的任务是从出版专业的角度…  相似文献   

4.
论民族类图书的把握与尊重史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重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重视并严肃对待。在图书的编辑、审稿过程中,尊重,是编辑对书稿作者应持的态度;是对书稿承载的历史事实、学术观点、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的把握;是对  相似文献   

5.
编辑加工是一门技术。它是编辑对审稿后决定采用的书稿或对作者修改后宜于采用的书稿,按照出版的要求进行检查、修改、润饰、标注、整理提高的过程。通过消灭差错、核对引文、统一体例、确定标题等技术手段的处理,从而提高书稿的质量水平和可读性。对于外版书稿的编辑加工来说,编辑加工不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是一项以编辑技术为基础的创意再造的过程。在编辑加工外版书稿时,编辑不仅要进行技术处理,还要架  相似文献   

6.
清样通读不同于前面的三审,它是把书稿从头至尾再仔细读一遍,这时,不会过于在一些细节上耗费时间和精力,因为通读时间相对短而且比较集中、具有连贯性,因此也更容易发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审稿时容易忽视的。清样通读常存在两个误区:一是以作者通读代替编辑通读,另一个是为了赶时间、抢进度,以校对软件(如黑马校对软件)校对代替人工通读。采取作者通读与责任编辑通读同时进行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但以作者通读代替责任编辑的通读,是不可取的。作者和编辑审稿的立足点不同,编辑主要从内容以及编辑规范上对书稿进行把关,但编辑毕竟不…  相似文献   

7.
功夫更应下在“审稿”之前人民卫生出版社副社长、编审郭有声毋庸置疑。“三审制”对于保证书稿质量起了重要作用,应该坚持下去,并要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审稿水平。从编辑工作角度来说,以往对于作者交稿后的审稿、编辑加工工作非常重视,多数出版社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制...  相似文献   

8.
廖肇源 《出版参考》2021,(1):80-82,61
本文基于作者在编辑加工和编校质量检查实践中积累的生动、丰富的案例,总结了一套与知识和规范无关,与书稿具体学科内容也无关的编辑加工通用技术,即在"书稿自洽"的思想理念和"敏感多疑"的心理状态下,运用"瞻前顾后,以稿审稿"的技术手段,培养编辑加工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策划编辑制在出版社的陆续实施,编辑被分为策划编辑和加工编辑,随之而来的,书稿也由原来的一名编辑全程负责改为策划编辑负责选题组稿、加工编辑负责审稿发稿.加工编辑如何提高审稿质量,更好地在审稿中实现策划初衷,值得深入研究、反复探讨.  相似文献   

10.
编辑加工是一门技术.它是编辑对审稿后决定采用的书稿或对作者修改后宜于采用的书稿,按照出版的要求进行检查、修改、润饰、标注、整理提高的过程.通过消灭差错、核对引文、统一体例、确定标题等技术手段的处理,从而提高书稿的质量水平和可读性. 对于外版书稿的编辑加工来说,编辑加工不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是一项以编辑技术为基础的创意再造的过程.在编辑加工外版书稿时,编辑不仅要进行技术处理,还要架起两种思维方式、文化差异,以及阅读习惯的桥梁,让一本"舶来品"的书稿"入乡随俗",甚至要化腐朽为神奇,将一本"选题失误"或者有翻译瑕疵的书稿进行弥补和创新,达到"二次策划"的目的,从而激发出其畅销潜质.  相似文献   

11.
长篇小说和其他门类书稿一样,在编辑过程中有许多工作环节,如制定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等等。这些工作环节都很重要,在哪一个环节上,稍有疏忽,都会发生差错,影响出版物的质量。但是,长篇小说的组稿和审稿是整个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能否编辑、出版优秀长篇小说最关键的环节。其他门类书稿(如知识性、理论性  相似文献   

12.
编辑经济类书稿,除一般科技编辑所做的技术性工作外,因经济学自身的学科性质、书稿内容鲜活的时代特征和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对审稿和加工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笔者根据编辑实践,归纳出几点,与编辑同仁探讨。1·避免作者疏忽造成的政治性差错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政治生活、社会关系,它或强或弱地体现着一定的意识形态倾向。对此,编辑和作者在组稿伊始就是有共识的。作者一般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理论突破和方法研究上,或因一时疏忽,或因无暇顾及,在文献引用、内容叙述上有失严谨的情况时有发生。编辑对此应该保持高度的敏…  相似文献   

13.
分析《山东医药》杂志近3年来投稿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认为应建立医学期刊统计学质量监督检查管理机制,建立医学期刊编辑统计学上岗考核制度,建立作者、编辑和审稿者统计学知识培训制度等,以求能大幅度降低医学研究和医学期刊论文中统计学问题的误用率。  相似文献   

14.
郭红 《编辑学刊》2021,(4):117-120
审读英文书稿时,编辑要特别注意书稿里的政治敏感问题和科学规范性问题,因为这两大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所以编辑在平时审稿中要把好政治关,同时处理好科学规范性问题,让书稿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5.
编辑对书稿的鉴识水平,指的是能不能以敏锐的观察力鉴别书稿的优劣,决定稿件的取舍,并提出真知灼见的审稿意见。鉴别的能力往往来自审稿过程中,能够较为迅速地统观全稿,从思想内容、学术价值到谋篇布局、文字技巧等方面,综合地作出比较全面、见著察微的评价、如果缺少这种整体感,虽然对书稿某些内容、某些表现形式在条理上、文字上的长短,也能提出比较中肯的意见,但不能驾驭全稿,从全局来审度各个部分,这种审稿方法有时也会发掘几部好  相似文献   

16.
[译者按]编辑书简是编辑应用文中重要的一种。编辑怎样给作者写信,特别是编辑在审稿以后怎样跟作者商量问题,对提高书稿质量关系极大。编辑的审稿意见要中肯确切,编辑书简也要态度诚恳,并坦率地跟作者商量问题,就有措词、表达等方式问题。但是编辑与作者之间总不免发生某些矛盾,或者难免双方争论以后才能取得共同的认识。下面介绍七封美国电视编辑与作者之间的来往信件:头五封信是双方关于稿件字数的争执,有坦率的争论,也有亲密的友情;后两封信涉及约稿等问题。可供参考。这些书信译自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论写作、编辑与出版》一书(1986年第二版)。  相似文献   

17.
浅谈编辑与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作者和读者是书刊编辑加工过程中的三个主体。书刊的编辑过程是组织、处理书稿的过程。书稿是作者撰写的、由编辑组织加工以满足读者需要的。编辑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因此,编辑工作涉及人(作者、读者)和物(书稿和文献资料)两方面。一、编辑与作者的关系书刊是向社会传播文化的精神产品,它不仅包含着作者的劳动成果,还包含着编辑的劳动成果。作者是直接从事书稿的写作活动,制造具有独创性的智力产品的人。而编辑则需从实际出发,修改作品,使之更优秀、更完善、更能为读者所接受。根据编辑学的观点,编辑和作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面3方面:1.编辑与作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作者撰写书稿,编辑对作者的书稿进行选择、整理和修改,从而产生可以公开传播和保存的书刊。作者提供的作品是编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作者的劳动,就没有可供编辑修改、读者阅读的书刊;从另一方面来讲,没有编辑人员的加工,作者的作品也不可能成为社会的文化财富、精神食粮。编辑与作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作者的著作活动与编辑密切相关。作者想将他的作品向社会公开发表,想在读者群中传播,首先要经过编辑人员的筛选。编辑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作者的命运:他肯定你,会给你出版...  相似文献   

18.
观点摘要     
胡国臣: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编辑管理体制人民卫生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胡国臣在“新形势下编辑工作特点与创新研讨会”上说:传统的编辑工作模式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编辑同时进行选题策划和书稿加工,由于发稿出书任务重,编辑2/3的精力放在了书稿的审稿和加工上,选题策划的力度远远不够,被动选题占了较高比例,造成选题整体质量不高。许多国外大的出版公司内部的编辑人员基本上都是策划编辑,而审稿工作基本上由公司外部人员完成。而国内出版社大多还是以传统的工作模式为主,编辑既做选题策划,又做书稿加工,虽然有一些出版社实行了策划编辑制,但…  相似文献   

19.
一、三级审稿制度 三级审稿制度是国家规定并长期实行的出版社内部审稿制度,也是现行的审稿制度.早在1952年,国家出版总署颁布的<关于国营出版社编辑机构及工作制度的规定>中就指出:"一切采用的书稿应实行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和社长批准的审稿制度."  相似文献   

20.
论审读     
一在出版界,对审稿与审读除用之于图书审读意义外,往往习惯于作等同意义来使用。但我以为,如果把它们当作不完全相同而有联系的两个概念来使用,也许更为精确也更为有利一些。审稿的过程,並不是只从阅读作者已完成的书稿开始。因为,从讨论、制定选题计划开始,就要考虑到阅读书稿时要考虑的某些问题,例如,是否符合我们的方针任务、出书范围;是否适合我们的编辑总体构思乃至应该包括些什么内容等等。也就是说,已经涉及审读原稿的有关内容了。因此,审稿是一个比审读更为广泛的概念,包括了审读书稿和审读前后的一些有关工作在内。而审读则只是指对书稿进行阅读审核这个阶段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