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引擎,但融资难一直困扰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果的顺利转化。专利质押融资作为现代金融和高科技结合的产物,能有效弥补传统融资方式的局限。本文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生物医药专利质押融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生物医药行业专利质押融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政策成因,为完善我国专利质押融资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运行的法律机制和功能定位尚未得到充分探讨的现状,基于对相关政策环境和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从知识产权法、民法和金融法三大维度对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进行法理分析,认为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源于权利质押,其发展可以划分为基础构建、系统发展、深化改革三大阶段,其中基础构建阶段形成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所需的基础法律依据,系统发展阶段大范围地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示范试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重点工作内容在深化改革阶段得到进一步细化;但当前我国知识产权质押工作仍存在融资估值难、财产变现难、融资风险高等问题。通过比较分析国外3种典型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认为应明确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功能定位是促进社会科技创新、降低科技型企业资金融通难题并保证全程风险可控的创新机制。由此提出未来应努力通过开拓资金来源渠道、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知识产权法律保障、强化风险管控等途径,促进和优化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事业的发展及其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风险缓释机制的角度对我国目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模式进行分类,浅析各模式的优劣势,并在此基础上就未来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方向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但其隐藏的巨大风险阻碍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各个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贯穿于融资的整个过程,分布在各个参与主体;并对当前市场上典型的知识产权质押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都未能从整体上解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根据研究发现,从政府、银行、企业和中介机构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各个相关利益主体要共同发力,形成以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多方联动的风险分散格局,以期为化解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提供可靠的路径选择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5.
经过几年的发展,重庆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然而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发展仍显得相对缓慢。结合重庆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实际情况,探讨其运作模式,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进和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在重庆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北京、温州、上海、成都、南京等地已经发展较快,深圳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全国发展较慢,这与深圳建设创新型城市不相适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能够很好地解决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初创期的融资难问题,对带动整个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都非常重要。文章分析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内涵,梳理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国内实施的经验,分析了深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现状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产权像劳动力、土地等一样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新兴资本形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成为实现其价值增值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背景、国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成功模式分析当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现状及存在的制约因素,阐述了我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科技型企业因其自主创新能力,相较其他企业拥有明显的知识产权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的融资价值既是科技型企业弥补资金缺口的一种融资工具,也是顺应国家金融政策导向的一种融资方式。针对当前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融资面临的困境,基于系统动力学(SD)原理和方法,从结构-行为视角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进行SD建模,旨在揭示融资过程中各个因素间的反馈关系和内在机理,模拟分析其动态行为模式。以期对发展我国方兴未艾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但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身特性及其金融需求与传统融资模式之间存在着一定不匹配性,导致当下金融业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分析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现状基础上,以江苏省22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例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留存收益融资和商业信用融资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正向支持作用;而银行信用融资和股权融资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负向支持作用;债券融资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则不显著。总之,金融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金融支持效率偏低。由此从政策性金融、银行信贷、资本市场以及风险投资等4个维度系统提出金融支持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但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身特性及其金融需求与传统融资模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不匹配性,导致当下金融业在支持战略性 新兴产业发展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现状基础上,以22家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例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留存收益融资和商业信用融资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正向支持作用,而银行信用融资和股权融资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负向支持作用,债券融资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则不显著。总之金融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金融支持效率偏低。由此从政策性金融、银行信贷、资本市场以及风险投资等四个维度系统提出金融支持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选取全国521家战略性新兴企业作为样本,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耦合度模型。通过定量研究,实证厘清当前我国各省市科技金融结合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推动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通过科技金融的发展实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条件和培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环境、具有战略高度的产业规划、超前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可行的投入保障机制、掌握先进技术的核心企业和关键的产业链环节等因素,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关键条件;提出从引导资源聚集、制定产业规划、加大投入力度等方面培育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体系中最有活力、最具增长潜力的部分。为了促进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将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因子提取,并提取经济发展能力、资产利用能力、产业销售能力、产业发展潜力等主因子作为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分析依据。结果表明,可将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为支柱产业、潜力产业、机遇产业和新生产业四大产业,其中支柱性产业竞争力最大,其他次之。最终根据四大产业竞争力及发展情况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发展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创新产学研合作视角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新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模式,实现从基于企业技术需求到基于产业技术需求、从点对点分散式合作到网络集成式合作、从知识技术的单向转移到双向互动、从契约式合作到一体化合作是当前突破产业关键技术、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构建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不仅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明确产学研合作的目标定位与发展重点,而且应该科学地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路线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力,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新兴产业网络,强化政府的政策引导与市场培育。  相似文献   

15.
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配置有效与否关乎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配置效率到底如何?基于Wurgler修正模型,运用TSLS法分行业和地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配置效率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与一般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资本配置效率较低、波动较大,且资本配置效率表现出较大的产业及区域差异特征。基于此,建议国家应采取措施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向高回报率领域流动,同时加大对效率较低产业和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6.
系统梳理战略性新兴产业触发模式与自主发展机制的研究进展,设计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触发和高水平自主发展机制的概念框架,提出进一步研究值得关注的4个问题,包括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发展测度指标、解析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型触发模式、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发展机制、构建产业自主发展的新型治理模式等。  相似文献   

17.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正成为我国创新产出的新引擎。本文通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江苏省各地区2012-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对专利产出的拉动作用,研究表明江苏省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产出显著提高,空间集聚性较强,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对专利产出的拉动作用具有时间衰退性。由鉴于此,为促进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各地区应提高产业创新知识共享能力、加强各地区产业集聚水平以及延长战略性新产业链。  相似文献   

18.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对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有积极影响作用。首先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结构,包含人力资源生态位和产业生态环境2个方面,提出产业核心竞争力包括管理竞争力、创新技术竞争力和营销竞争力3个部分,构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与核心竞争力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提出相应的假设;然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作用机理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所提出的假设均成立。  相似文献   

19.
海峡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斌  欧伟强 《科研管理》2016,37(7):35-46
论文分析了海峡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的六大"演化代",阐述了两岸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演进机理。并以闽台LED产业集群为例,采用多链扩展改进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对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过程进行全产业链、多维度综合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的思路:(1)在实现模式上,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对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进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最终带动两岸新兴产业集群乃至相关产业集群的腾飞。(2)在运行机制上,实现由"分散发展"向"集聚发展"转变、由"个体制造"向"聚合制造"转变、由"技术追赶"向"技术跨越"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