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科学思维在“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植物栽培类跨学科实践活动为例,详细阐述跨学科实践活动问题的设计,通过设计析图类问题、探究类问题、辨析类问题、拓展类问题等跨学科实践活动问题,开展基于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跨学科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研究》2019,(2):65-74
跨学科实践创新能力是21世纪学习的重要能力。我国中小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及特色化的校本课程为学生实践创新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日常课程建设中对学生的跨学科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仍较为薄弱。工程实践活动强调创新思维与能力,是培养学生跨学科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本研究对跨学科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构成及水平进行界定;设计和实施了在中学科学课程中融入工程实践活动的教学实验,验证了该教学方式对中学生跨学科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影响,为探索中学生跨学科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综合性教学活动,强调真实情境,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以物理学科为核心,将跨学科实践活动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展开,达成用跨学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目标。以“物理+音乐”跨学科实践活动为例,阐述自制乐器项目的实施过程,通过问题驱动学生经历较为完整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朱文军 《江苏教育》2022,(75):7-9+19
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内容具有跨学科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旨在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乐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要立足本学科知识,选择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题,科学引导和循序渐进地设计方案,注重成果的展示交流和评价。跨学科实践活动的一般流程是明确目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验评价等。  相似文献   

5.
跨学科概念蕴含了跨越学科界限的普遍性思维方式,为学生跨越学科界限理解复杂现象、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认知框架。本文基于跨学科概念视角,提出了科学跨学科实践教学新模式,强调将跨学科概念作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认知支撑,支持学生在跨学科问题解决过程中链接已有认知经验,学习并应用科学原理,经历实践活动,提升科学思维,从而达成课程目标。跨学科概念视角下的科学跨学科实践能够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的创新,旨在以设计思维为靶向,让学习链接现实,引领学生深度卷入跨学科实践性学习活动,唤醒其学习经验,从而全面提升其思维品质.通过激活整体性思维、培育成长型思维、发展学术性思维等路径,促成学习多态化,提升学习实践力,增强学习专业度,让学生与综合实践活动深度遇见,让优秀思维品质根植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行动中.  相似文献   

7.
STEAM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整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对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STEAM教育都强调跨学科性,主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工程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文章尝试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对融入价值、融入可能性进行探讨。通过分析STEAM教育理念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设计理念,并选择设计制作类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教学设计,以期能丰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式,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焕发光彩。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中考试题,归纳出中考物理与工程跨学科实践的四类试题特征、命题特点与考查取向:实际工程类试题,评价学生的物理观念;实践制作与实践设计类试题,评价学生的科学思维;实践探究类试题,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登建 《中学物理》2023,(14):35-37
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教学实践发现,如果学生对跨学科实践缺乏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就会导致实践活动陷入“为活动而活动”的低效状态,使得跨学科实践的教育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利用引导性工作单协助实施跨学科实践,可以给学生提供有形的“思维支架”,能有效地提高跨学科实践的活动效率.  相似文献   

10.
“果实或种子适应传播的结构”是一个跨学科实践活动案例,以“种子纸飞机模型”这一仿生学应用为教学工具,设计了横跨艺术、物理、数学、生态学的跨学科实践活动,聚焦于两类种子借风传播的方式,让学生在模型制作、探究实践和问题分析中培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王浩 《中学数学月刊》2023,(8):19-21+36
初中数学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的科学魅力和应用价值,提升模型观念、实践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展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被正式确立.数学跨学科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阶段“综合与实践”学习领域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既是素养导向下数学课程目标的达成方式,也是学生中心教育理念下高效的教学形式,还是表现性评价下学科活动发展的基本样式.数学跨学科实践活动的素材来源于社会生活与科学技术等现实问题,活动过程指向数学地分析与解决跨学科问题,注重问题分析与解决过程中的学生体验.在设计与实践跨学科活动过程中,需要拓展跨学科领域,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注重研究规范,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要重视落实活动的设计规范、效率保障以及科学评价指标的制定.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2022年版《课程标准》新增了跨学科实践活动内容要求,跨学科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跨学科实践活动很难做到真正的落地生根.本文尝试借鉴学校空中果园建设的跨学科实践经验,探索初中跨学科实践活动实施的方案与策略.  相似文献   

14.
跨学科学习是当下教师教学面临的新挑战。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是指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真实情景为基础,围绕某一既定主题,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融合、渗透,让学生从中获得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的综合性、实践性、合作性的学习。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拓宽知识的维度,形成创新思维,是一条跨学科学习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顾健  李刚 《物理教师》2022,(10):46-48+53
本文借鉴STEM教育的跨学科融合方式,以“走进非遗:自制杆秤”为例,阐述基于工程的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实施:工程设计,绘制草图解构物理模型;模型应用,方案设计紧扣学生认知;数学解释,问题解决发展高阶思维;测试优化,实践应用弘扬工匠精神;文化引领,内涵解读传承优秀文化.对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的教学提出三点思考:跨学科实践主题的选定取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应用根植于真实的问题情境;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实施融合于学科的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16.
2017年,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以生活情境中发现的问题为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这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TEM教育方式鼓励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情境,综合运用跨学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探讨如何通过跨学科实践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首先阐述跨学科实践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随后以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示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融入跨学科元素,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科学思维的形成.还分析跨学科实践对于初中学生科学素养的积极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建议.最后,总结跨学科实践在初中物理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跨学科概念组织和连接了不同科学学科的核心概念,提供了一种联系所有科学领域内容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打破学科界限、建构对科学世界的整体认识。概念为本的教学理论和“5E”教学模式共同支撑跨学科概念教学活动的开展,以跨学科概念理解为中心的教学实践路径包括五个主要步骤,即确定跨学科概念教学主题、明晰跨学科概念学习目标与引导性问题、制订跨学科概念教学的表现性评价方案、设置跨学科概念教学的表现性学习任务、设计跨学科概念教学的学习活动。将跨学科概念教学运用在科学教育中,对促进学生深度理解跨学科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深化科学教育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中增加了“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主题,重点强调实践育人,是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和探究能力、劳动素养的有效教学手段。本文根据初中生物学不同的专题模块,以知识链条为逻辑主线,设计以生物学为基础的跨学科课程,以跨学科实践课程的方式,带动其他主题的学习,并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宋伟峰 《山东教育》2020,(1):106-106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基于《纲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