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种高教管理体制创新,高校省部共建工作在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对高校省部共建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新一轮省部共建的实践进展,总结了其主要特征。最后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新一轮省部共建高校的目标指向及共建重心,对于继续推进高校省部共建向纵深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省部共建高校是指国务院相关部委与相关省(区、市)共建高校.一般能被列入省部共建的高校,都是发展基础较好、学科专业具有一定优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度高的省属重点建设高校.从2020年2月开始,"省部共建高校"阵营持续扩容,陆续有6所高校入列,分别是:广西医科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部分行业特色高校启动了省部共建高校建设项目。作者结合其他共建高校的经验,以及对相关文献的学习心得,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就省部共建契机下的行业地方高校定位和发展战略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4.
侯鹍 《文教资料》2011,(16):189-190
省部共建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机遇。图书馆是高校发展不可或缺的知识来源地。在省部共建的大背景下,图书馆应着眼于拓展自身功能,更好地服务地方。  相似文献   

5.
改革办学体制实行省部共建——沈阳农业大学由“一校多制”到省部共建的探索与实践沈阳农业大学徐贵华李国杰关键词:办学体制共建实践管理体制改革是高校体制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沈阳农业大学是农业部所属重点大学,在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科技体制改革决定和《中国教育...  相似文献   

6.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和地方创新驱动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以省部共建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结合苏州大学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实践,从组织运行模式、人事制度改革、实验室文化建设等方面探索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经验,供其他高校参考。  相似文献   

7.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着眼于缩小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公平,2004年教育部作出了开展省部共建工作的战略决策。八年来,共建成省部共建高校22所,覆盖19个省区。这些高校在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凝聚共识、共谋发展,对省部共建工作的深远战略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坚定了将共建高校建设成为引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并在各学校"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行动策略。教育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8.
周倩 《现代教育科学》2012,(11):166-169
近几年来,省部共建高校工作持续开展,不断推进深化,促进了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目前,省部共建高校办学定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定位不明晰,有趋同化现象;定位不全面,缺乏具体规划;定位不紧密,缺少共建特色。因此,省部共建高校办学定位应考虑学校在区域高等教育体系发展中的位置与作用,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与作用,发展目标与现实条件相匹配的问题以及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相结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9.
部省联合办学十年成果显著□卢夫伟/赵瞻编者按:当前,以联合、共建为主的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正在不断向前推进。本刊特发表10年前较早由部、省联合共建沈阳工业大学的经验。该校多年的实践证明,走联合办学之路,是我国中、小规模的高等学校克服“条块分割”弊端,...  相似文献   

10.
教育微博     
《教育文汇》2013,(15):8-8
近日,教育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安徽大学协议会签文件正式颁发,安徽大学成为继中科大、合工大之后安徽高校第三所省部共建高校。根据共建协议,教育部将安徽大学发展建设纳入教育部相关整体规划,给予直属高校同等待遇。近日,由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共有101所本科高校参赛。经激烈角逐,安徽建筑大学夺得赛区第二名、决赛一等奖。  相似文献   

11.
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是国家为推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各省部共建高校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诸如高层次人才匮乏、政策缺位、投入不足等问题,亟需通过国家专项资助政策、倾斜政策、学校内部人才队伍优化、完善激励机制和加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等措施推进共建高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省部共建高等学校厦门大学别敦荣一、省部共建的社会背景分析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级分散办学、分散管理的体制。中央60多个部门自主办学、自主管理,形成了各自完整的部门高等教育体系。据1994年底统计,中央64个部门所属高等学校达360所(含国家...  相似文献   

13.
"部省合建"是中央政府为促进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而设计的一项具有综合性效能的重要政策."部省合建"与"省部共建"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是相关行动主体实现政策目标耦合的结果,体现出多重行动逻辑."部省合建"政策实现了高等教育治理体制机制创新,产生了巨大政策创新效应.在实施"部省合建"政策过程中,需要正视"以部为主、部省合建"工作机制面临的矛盾,警惕合建高校可能出现的三种倾向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发展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挑战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过去国务院管理300多所学校,现在除教育部直属的71所高校和公安部、司法部直属的几所特殊的学校外,其余的1000多所高校全部归地方管理,中国高等院校管理的条块分割情况已不复存在。据调查,全国共有900多所高校参加了这次管理体制改革。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省部共建、部省共建的具体方式问题,多校区的管理问题,合并后学校师资水平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坐落在我国历史化名城——长沙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是国家首批实施“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也是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  相似文献   

16.
加速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加速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目前,共建学校已发展到100所,其中实行中央部委与地方政府(包括省、市两级)共建共管的学校89所,部与部共建的学校3...  相似文献   

17.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相对独立的科研机构,强调区域优势、特色同国家战略的结合,以加强地方与国家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合作。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的管理运行现状进行概述,明确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论述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运行特点,结合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特点,得出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运行的若干启示,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共建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制度创新,对推动行业特色型高校的转型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体制改革的宏观制度陷进、管理权限的模糊性及投资体制异步性等制度障碍也制约了行业特色型高校的转型发展。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局省共建为例,分析了局省共建的发展路径,提出了深化局省共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高校开展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以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分析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撑本科教学具备的条件与优势,探讨了重点实验室在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大型仪器设备培训、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和建议设置实践课程等方面支撑本科教学的途径和具体措施,是对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促进本科教学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90年代起,在国家对高等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与调整的过程中,实行了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经过10余年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如"部省共建"、"部市共建"、"校校联合共建"、"校企共建"等多种形式的"共建项目"。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各种"共建项目"的产生和发展情况,并主要以2004年以来北京市教委面向中央在京高校实施的"共建项目建设计划"为例,系统分析"共建项目"对高校科研教学的促进作用,并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实施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