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担负着塑造健康体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同时它又是高职学校教育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在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众多问题,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来改革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发挥体育在培养学生素质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脑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教育问题的脑科学研究,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转化。本文综述了体育教育领域的脑科学研究进展,发现体育运动可以改善儿童大脑的可塑性、提高儿童大脑执行功能以及促进大脑的终生发展。这些研究成果提示:体育教育中应通过架设脑科学与体育教育的桥梁、消除错误观念、探索基于脑的体育教育等途径,加强和改善体育教育实践,更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结合教育学中课程与教学论的观点,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轨迹、体育课程目标的发展趋势、建立新的体育课程需要处理好的关系以及改革的基本趋向等方面,进行理论与方向性的研究,从而实现推动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颜义 《新疆教育》2012,(11):15-15
随着国家对学校素质教育实施改革全面的推进,体育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体育课程作为学校体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也逐渐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体育课程开展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体育的发展。在我国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发展中,  相似文献   

5.
脑科学研究在脑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基本发现,对我们正确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建构适合幼儿发展需要的、能促进幼儿大脑发展的幼儿园课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体育是我国学校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只是作为一门学科而设立,而是作为学校伞而教育、发展学生的一个重要方而而存在.由于体育自身的特殊性,使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方面具有着综合性质的作用.一个学生在体育老师的多年教育下,在健康、体质得到突出发展的基础上,其人格也随之得到一定的塑造.因此,体育课程在学校当中应当得到高度的重视,并对此加以认真的研究,以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华体育精神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极为关键的育人元素。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开展中华体育精神教育顺应了课程思政改革的客观要求。开展中华体育精神教育要坚持实践导向与体验教育、多元素质与全面发展、价值引领与思想塑造、以体育人与全面培养的基本原则。深入推进中华体育精神教育要求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本人对中华体育精神的育人作用形成基本共识,不断拓展育人途径,并加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回顾、分析了近代中国体育师资教育及其课程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认为:“体操科”的普遍设置是体育师资教育形成的直接动因;学校体育课及课外体育运动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体育师资培养的课程内容;随着学校体育模式的变化,体育师资培养之课程模式由“日式”向“美式、转化;近代体育师资培养及课程模式的演变,与学校体育、学校教育、师范教育等制度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王新力 《天中学刊》2008,23(2):117-118
学校体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自身需求亟待大学体育的改革,体育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召唤大学体育的改革,大学体育改革要以培养目标为依托,课程改革为突破口,认清和处理好大学体育与体育基础教育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应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合理的制定学校体育课程建设规划,以“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等质量工程建设为基础,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向高层次、高质量方向发展,体育课程应积极推进“三自主”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构建完善的课程教学、体育竞赛、课余锻炼等课内外一体化的“大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变革与人们对积极生活方式的追求引起了学校体育课程的变化,学校体育课程已经与健康教育、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了。体育课程的质量并不仅仅停留在课程方案的文本层面,还取决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包括课程的目标、内容、时间配置、学生关注度、资源投入与课程考核等。在我国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兴起的背景之下,了解国际上不同地区与国家的学校体育课程实施境况,无疑能够发挥"他山之石"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结合教育学中课程与教学论的观点,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对我国学校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轨迹、中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发展趋势、建立新的中学体育课程需要处理好的关系以及改革的基本趋向等方面,进行理论与方向性的研究,从而实现推动我国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体育作为一种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手段,其重要作用亟待承认和普及,而脑科学的发展则为认识体育与国民素质提升之间的密切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脑科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具有改善脑的可塑性、促进学业成绩、延缓认知老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张志强 《教师》2010,(35):49-49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包括形成体育课程的要素来源,也包括决定体育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体育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直接影响课程改革能否科学、健康发展,教育质量能否有效提高,开发利用的水平是体育课程改革能否不断深入的重要因素。现在国家大力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应该发挥学校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其他校外资源和学校课程结为一体,以便更好地为我们的体育教学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课程建设、学生发展和学校文化发展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高校体育课程文化的重要性,并对高校体育课程文化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体育课程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体育课程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是反映体育文化的具体表现,而体育课程的改革要遵循先进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才可有效地推动改革的进程。因此,本文针对体育课程的特点,从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方法、教材等方面提出了目前学校体育课程的现状及其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和分析了课程结构以及体育课程结构的深层次涵义,并总结近些年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结构构成内容的完善与发展历程,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理论的发展,推动学校体育课程结构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建设要在高等学校体育大课程观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专业设置体育课程内容。以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为目标,侧重设置培养学生多方面的体育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保护能力的课程,体育课程建设要与专业课程建设同步进行,为塑造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高职人才发挥体育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体育校本课程属高校校本课程体系,是我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武夷山自然与文化遗产,以“健康第一”为中心,以弘扬武夷文化为主导,以“终身体育”链接为目标,建立突出武夷特色体育校本课程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和推动武夷学院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场所,但学生终究是要走向社会,利用自己在学校里获得的各种知识、掌握的技能来服务于社会,所以要想使自己的学生在社会中更具有竞争力,学校必须花大气力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课程无疑是学生知识的源泉和出发点,要想培养好的学生,就必须在大学课程设置上下工夫。大学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在体育课程设置上也必须了解社会的需求,增加学生社会体育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