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蒸发吸热的实器设计陈银潭(江苏兴化市合塔中学225742)实验目的验证液体蒸发时要吸热实验器材大烧杯(250ml)一只,小烧怀(50ml)一只,水,乙醚,温度计(0℃─100℃)3支,铁架台,打气筒。器材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1.先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瓶中...  相似文献   

2.
测定水沸腾时温度实验的改进孔祥辉(江西省吉安县城关第一小学343100)编者按在标准状态下水的沸点是100℃,在距海平面较高处水的沸点低于100℃。本文采取塞住瓶口对烧瓶内加压的办法使水的沸点达到100℃,要掌握好加压的程度(加热的时间),如压力过大...  相似文献   

3.
水沸腾、蒸发及凝结实验,是中学生初次上化学课韵第一个演示实验,它通过水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再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中,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区分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有创意且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实验。但是由于传统实验采用酒精灯加热试管,用玻璃片冷凝水蒸气的方法,造成了加热速度慢,沸水易爆喷,冷凝效果差,致使该实验经历了几度增删。为了适应新课程对实验手段现代化的要求,也为了使该实验做得更加快速、生动、趣味和安全,研制了一种能够演示水沸腾、蒸发及凝结全过程的实验演示仪,并进行了工业化小试验,  相似文献   

4.
关于《水蒸气的凝结》增补实验佘时云(湖北潜江市熊口镇石阳小学433106)小学自然第一册中《水蒸气的凝结(二)》,有一个观察实验,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由什么变成的?“白气”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许多微小水点...  相似文献   

5.
液体沸腾汽化时需要热量的演示实验国家教委教学仪器研究所朱连生沸腾是从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急剧汽化现象,在不同外界压强下,某种液体沸腾的温度(沸点)是不相同的。要使液体沸腾,首先必须把液体加热到沸点,然后继续加热,否则虽然达到沸点仍然不能沸腾。这时...  相似文献   

6.
《观察水的沸腾》是现行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材热学部分中很重要的一个学生实验。该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和测定水沸腾时的温度,即沸点。在实验中,学生很容易观察到以下几种现象:①从开始加热到沸腾前,随着温度的上升,水中出现大量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变小或破裂。②当水温到达沸点并发生沸腾时,  相似文献   

7.
水的蒸发和沸腾,是小学自然第一册中的内容。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和水蒸气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接受比较困难。为摒弃过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划重点、学生背”的老一套教学方法,化抽象为形象,以便于学生独立地观察、实验、分析,故设计了以下的实验。  相似文献   

8.
许多初中物理练习有这样一道习题:如图1a所示,将装有一定量水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那么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有答案说:“试管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但不沸腾。”也有答案说“试管内水温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相似文献   

9.
许多初中物理练习有这样一道习题:如图1a所示,将装有一定量水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那么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有答案说:“试管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但不沸腾。”也有答案说“试管内水温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相似文献   

10.
“观察水沸腾”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要的科学探究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水在沸腾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现象,从而知道水在沸腾时气泡的变化规律,温度保持不变,沸腾时要吸热等知识。但这个看似简单而普通,几乎人人每天都能见到的物理现象,要在实验室里还原出来,做准确而全面的观察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水的沸腾做了专题研究,有如下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1.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教学仪器是开展物理教学的必要物质条件。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除了使用向特定生产厂家购买的仪器外,有很多有经验的教师还自制或让学生动手制作了大量的实验教具或学具。自制教具(学具)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省钱,而是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直观有效地进行教学。学生也能通过自制学具的过程,培养和发展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本文介绍的水的净化与淡化装置,就是笔者结合蒸发与液化原理的教学自制的教具。实践证明,它除了能更简洁、直观、形象地展示蒸发与液化的物理原理等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外,还能发展学生的诸多能力和方法。我们自制的水的净化与淡化装置如图1。  相似文献   

12.
浅析对《水》的教学孔祥辉(江西省吉安县城关一小)统编小学自然第一册第二课《怎样认识物体(一)──水》及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自然第四册第一课《水》,初次(统编教材中)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来认识物体,对只有七、八岁的小学生来说,是有很大的困难,为了使...  相似文献   

13.
针对低压密闭腔体内水膜的加热蒸发现象,利用斐克扩散定律构建一维蒸发模型。基于饱和水温度和压力的对应关系,发展一种确定扩散边界层厚度的方法。搭建水膜低压加热蒸发的实验系统,实验研究不同压力条件下水膜的蒸发质量和温度随时间的变化。通过对比蒸发质量和温度变化的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发现二者数据的吻合度较高,表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低压加热条件下的水膜蒸发特性。基于当前的数学模型,进一步研究真空压力、加热热流密度和蒸发容积对水膜蒸发速率、蒸发质量和蒸汽压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压力越低、加热热流密度越高和蒸发容积越大,水膜的蒸发速率越大,达到饱和状态的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14.
我是怎样教学生认识水的性质的刘钊(江西宜丰县潭山镇中心小学)小学自然第八册第二课《怎样认识物体(一)──水》,考虑到这是初次教七、八岁的孩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认识物体,特别是在水的颜色方面学生不易说得确切,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边实验边观察边比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优化组合媒体,教学实验课《植物的花》谭菜花(湖南省长沙市曙光路小学)《植物的花》是部编小学自然教材第二册中的一节实验观察课,其教学目的是指导儿童通过观察、解剖植物的花的实验,认识花的构造,学习初步的解剖技能;训练儿童观察物体细小构造的能力。为了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巧用幻灯投影,解决自然实验教学中的难题谭菜花(湖南省长沙市东区浏正街小学410005)实验教学是小学自然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十分重视,学生非常喜爱,都希望做好每一个实验。然而,在自然实验教学中,常会因器材或某些实验现象的可见度小,、造成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7.
从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必须要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的角度看,第一章实验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学会必要的实验基本操作的技能和方法(如物质的溶解、过滤、蒸发、萃取、分离和提纯,物质或离子的检验等),学习定量研究的方法(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体验和了解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观察实验是传授自然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观察是发展智力的先导,实验是培养能力的途径。自然课中的观察实验课,不仅要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的良好品质及操作实验的技能,而且要教给学生进行科学探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何教好观察实验课,下面就《水的蒸发和沸腾》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初二物理中有这样一道说明汽化热的习题:如图1,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时,小烧杯中水的温度是多少度?沸腾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20.
一种用于室内演示的小水火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火箭是越来越受到广大青少年欢迎的科技作品,也是广大物理教师在教学中用于演示动量定理的一个典型实例。近年来人们普遍利用大的可乐瓶(塑料)、胶塞和白行车气门芯等制作水火箭。笔者也曾设计制作系列水火箭,这些用于户外演示均对不同的层次人群起到了积极的教育作用。而用于室内课堂(或科技教育)演示就显得比较缺乏,为满足这一要求笔者设计制作了适合室内演示且安全的小水火箭,在实践中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