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从小尊重和培养幼儿的自尊心非常重要。首先,幼儿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其次,幼儿弱小,像稚嫩的小苗,他们的自尊心一旦受到伤害,心灵会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对他们一生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第三,由于幼儿处于成长阶段,是被教育者,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他们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机会要远比成人为多。所以,我们必须十分注意尊重与爱护幼儿的自尊心,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然而,有些家长或教师,由于缺乏对幼儿心理和生理特点的了解,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自觉或不自觉地伤害了幼儿娇嫩的自尊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粗暴地对待幼儿,使幼儿在愤恨之中失去自尊;2.讽刺、挖苦,使幼儿在自卑之中失去自尊;  相似文献   

2.
自尊心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一种态度,是要求自己受到别人的尊重,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的一种积极情感,是促使人们不断积极向上的动力。如果失去了自尊心,人就好像是树苗失去树叶一样,得不到营养,会逐渐地枯萎及至死去。因此,自尊心的培养对幼儿心理的正常发展以及身心健康成长非常重要。自尊心一旦形成,无论是强还是弱,往往难以轻易改变。自尊心太弱的人,容易否定自己、轻视自己、不尊重自己。因此,自尊心的培养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呢?  相似文献   

3.
夏爱红 《河北教育》2004,(11):10-10
自尊心是个人对自己的一种态度,是要求自己受到别人的尊重,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的一种积极情感,是促使人们不断进取向上的内部动力。有人比喻:“如果失去自尊心,人就如同树苗失去生长点一样,会慢慢地枯萎以至死去”。因此,自尊心的培养对幼儿心理正常发展以及身心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兰玉萍 《幼儿教育》2000,(11):10-10
随着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结构也有了更细致的分化,自尊心开始显现出来。自尊心是社会评价与人的自尊需要的关系的反映,它包括两种成分:一是个体自己尊重自己的情感体验,二是与个体要求他人尊重自己  相似文献   

5.
自尊心是人类特有的情感,是人向上的内在动力。幼儿期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时期,这时,他们开始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保护自己的自尊心。日本宪章明确指出:“儿童应作为社会的一员受到尊重,应该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在我国,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已日益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广泛认同。然而这些大多还停留在观念上、口头上,在现实生活中,损害、挫伤幼儿自尊心的现象,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一些教师和家长身上表现出来,严重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观察,发现在幼儿园中损害、挫伤幼儿自尊心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1…  相似文献   

6.
自尊心是个人的要求受到合理的、正当的尊重的一种情感。它是激发人积极向上的一种内在的动力,是人积极进取的源泉。人皆有之,孩子也不例外。当孩子不断得到家长和周围人对他的尊重和信任,会使他们产生一种喜悦、欢乐的情绪体验,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反之,就会使他们产生失望、消极的情绪体验,会影响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孩子就会失去信心,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尤其是受到来自最可信赖的父母亲对孩子自尊心的损害,产生的打击是巨大的,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家长对孩子自尊心的损害,80%以上是产生于家长辅导孩子的功课过程中。因此,家长在辅导孩子做功课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保护好孩子积极进取  相似文献   

7.
进餐愉快     
人们往往只重视幼儿吃好,吃多,而忽视他们进餐时的情绪。比如在幼儿园你常会遇到这些情况:一名幼儿吃完了又要你添饭时,你也许会这样说:“上课回答问题能有这样积极就好了。”幼儿的自尊心受到损伤,他们愉快的进餐情绪和旺盛的食欲也减退了许多。当有的幼儿在吃饭时相互打闹、讲话时,你也许会瞪大眼睛给予严厉的批评。结果呢,即使幼儿把饭菜吃进去了,消化、吸收也会受到影响,幼儿食欲大减。很显然,愉快的情绪是幼儿吃好饭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组织幼儿愉快地进餐呢?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8.
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工作中有成绩也有教训,但我深深感到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千条万条,首先一条要热爱孩子。爱孩子首先得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是每个人共有的心理特点,是一个人心灵深处最敏感的角落,幼儿也不例外。爱护孩子的自尊心能培养幼儿进取心和愉快的情感,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就会使孩子自卑,同老师疏远。如小班幼儿进园后,老师就要逐步培养和训练他们最简单的自我服务能力。一天午睡起床,我边帮助幼儿穿毛线衣边鼓励幼儿自己学着穿,绝大部分幼儿都不会,只好呆等着,傅歌小朋友学着穿,把衣服穿反了,同伴们笑她,她脸红了。我想这会挫伤她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于是我就说:“傅歌小朋友真能干,今天自己学着穿毛衣了。”其他小朋友转而向她投去敬  相似文献   

9.
刘静  张成贵 《山东教育》2002,(27):25-26
自尊心是一个人要求受到尊重的一种正当、积极的感情,也是积极进取、努力克服缺点的一种内部动力。因此,有人把它誉为孩子前进的“发动机”。如果孩子丧失了自尊心,接踵而来的就会是破罐子破摔,在这种心理背景上,就难以对其进行教育了,难怪古语云“哀莫大于心死”。故而应当像爱护眼睛那样,保护孩子前进的“发动机”。幼芽都是娇嫩的,幼儿的自尊心也是十分脆弱的。那么怎样才能保护和扶植孩子的自尊心呢?一、不要强制孩子服从自己的意志,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我们知道,儿童从3~4岁开始便不再是大人说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常表示“…  相似文献   

10.
-对孩子有错必究,有损于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幼儿受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自我意识和评价能力都很低。如果他们受到的总是训斥、批评,自尊心就会受损,自信心就会动摇。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我不行”“我不会”的自我否定的心理定势。2-对孩子有错必究会堵塞了儿童的学习途径。对幼儿来说,尝试练习是他们学习和探索的必由之路。即使是错误的尝试,也会为他们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如果家长过于干涉孩子的活动,这也不准那也不行,这也不对那也错,无形中就束缚了孩子的手脚和大脑,剥夺了孩子学习和探索的自由、权利,不利…  相似文献   

11.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他们有自尊心,也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教师应当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关心和爱护,注重尊重孩子的人格。重视培养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给幼儿一个申辩的机会,那么,孩子就会形成活泼向上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2.
教育幼儿,首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热情赏识和鼓励孩子,坚信孩子一定能行,以不断增强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开朗的心理素质。但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不足之处,也会有错误发生,有的幼儿甚至已有任性等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3.
每个正常人都有自尊心,然而在人生发展的历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和影响它会显现出不同的特征:或健隶,或畸形。 健康的自尊心是人要求受到社会,集体尊重的情感。畸形的自尊心有两种:极左和极右的自尊心。前者是一种抛开群体,对自我名声、荣誉、地位过份追求的心理。后者是一种勿视社会责任感,轻视自我评价的自卑自贱的心理。  相似文献   

14.
羞耻心是因自己的言行、品质不符合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产生的一种否定情绪体验,幼儿的羞耻心虽是否定的情绪体验,但却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是促进幼儿道德情感发展的内部动力,是幼儿自我教育的起步。羞耻心是幼儿自尊心的一个重要表现,有了羞耻心,孩子便会要求上进。羞耻心的感受来源于孩子周围的人们,其中父母是意义重大的影响力量,随着幼儿走进更广阔的世界,教师及其他成人的影响也变得十分重要,因此,成人应有意识地通过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羞耻心。  相似文献   

15.
幼儿教育是门复杂的学问。现在,由于对一些育儿理论缺乏正确的理解,使得许多年轻的父母面对自己倔强顽皮的孩子束手无策。因而,有必要对幼儿教育中的某些常常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一番辨析。关于幼儿的自尊心问题一般认为,幼儿的自尊心不能受损,应该从小爱护。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现实的问题是,维护幼儿自尊心往往被曲解乃至被滥用,这对幼儿的心理发育有害无益。事实上,自尊心应有一定的内涵,自尊心的维护也应有一定的限度,不少年轻父母对孩子百  相似文献   

16.
自尊心是一种个人要求受到社会和他人尊重的感情.人的自尊自强,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体现,是青少年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一定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17.
自尊心是一种个人要求受到社会和他人尊重的感情.人的自尊自强,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体现,是青少年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一定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18.
任何人的言行,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只要导致幼儿在行为、智力、情绪或身体功能等方面受到暂时或永久性的伤害,都叫做幼儿心理伤害。心理伤害对幼儿的健康发展影响很大。美国心理学家艾吉兰教授指出:“在心理上受过伤害的儿童,在其成长中所遭受的思想和心理阻滞,甚至比在肉体上受过伤害的儿童更大。因为心理上的伤害是对儿童自尊心的破坏。”有些孩子性格内向,他们有苦只能往肚里咽,如果他们受到心理伤害,就会使他们整天郁郁寡欢,烦恼不安,时间长了就会得抑郁症等心理疾病;而外向的孩子,如果心理上经常受到伤害,他们就会以…  相似文献   

19.
英国作家毛姆说过,"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自尊心是个人对自己的一种态度,是要求自己受到别人的尊重。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的一种积极情感。自尊作为人的自我系统的核心成份之一,是健康人格发展的必备要素之一,它对人的认知、动机、情感及社会行为均有重要影响。因此,自尊心对儿童心理正常  相似文献   

20.
所谓赏识教育就是充分肯定幼儿,通过心理暗示,对幼儿进行积极地肯定,使幼儿自信心得到满足,不断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 我们应该怎样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才可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