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概念形成的认知心理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勤 《职教论坛》2001,(4):49-49
对物理概念教学的研究,除教师如何“教”外,还就 眼于学生如何“学”。也就是我们对物理概念的研究,必须涉及学生的学习心理,即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过程中,是以什么方式形成物理概念。本文试从认知心理学的一些观点,对物理概念形成的心理机制及思维过程等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2.
张盛彬 《九江师专学报》2001,20(1):28-32,36
虚概念的形成有对客观事物反映的基础,更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扬,是众多事物属性的整合,是思维创造性(发现与发明)的重要成果。形式逻辑的概念理论的实概念的理论,套用来研究虚概念,是理论的错位。本文在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的指导下,就虚概念的性质、形成,功能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儿童比例概念和比例推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自皮亚杰以来的心理学研究焦点之一,也是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章简要介绍了近年来该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前概念是学生在学习概念之前,头脑中就已经存在的来自生活经验的对事物现象的重要认识。由于它的不易改变性,对物理概念形成带来巨大影响,所以作为物理教师就有必要对它进行明确的认识,清楚其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学科知识体系,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本文针对前概念的形成及特征,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科学概念是学生形成科学知识体系的基本单位,是科学知识结构体系形成的基石。科学概念的形成,学生通常需要对大量同类事物与现象进行观察,通过分析、比较等思维活动,才能抽象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及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在计算机理论研究及软硬件开发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数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概念多且零散是离散数学两大特点之一,概念的教学效果决定了这门课的整体教学效果.打破枯燥陈旧的概念教学方法,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学习心理的新方法是离散数学教师面临的挑战.本文在分析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学习数学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离散数学中概念教学的一些技巧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概念的涵义及其意义   什么是概念 ?哲学和心理学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界说。在哲学上,把概念界说为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高级形式,而在心理学上,一般把概念界说为由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的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可见,概念既是存在于人脑知识结构中的一种知识内容,又是主体所进行的一种认知加工过程,具有静态和动态的双重特点。在儿童时期,概念的发生主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概念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它不仅可以帮助儿童根据事物所具有的某些共同属性,将不同的事物组合在一起进行认识,并形成组织…  相似文献   

8.
在心理学概念教学中,可以通过生动准确的例子给学生提供形成概念的感性材料,还要注意区别日常概念与相关学科概念,可以通过比较,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形成概念体系,同时,还可通过图解使概念简约地形象化、具体化,最后要通过概念的运用练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9.
物理概念教学历来被人们所重视,因为物理慨念是人们进行物理思维的基础,科学地建立物理概念,无疑对学生形成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物理概念的教学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课堂教学是初中科学教育的主阵地,围绕科学概念的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通过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形成的概念,是自然科学知识构成的最基本要素。科学知识的推衍、科学规则的建构、科学规律的探求都离不开科学概念。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科学概念还包含思维形成、情感体验等多个因素。同时,在情境的创设、材料的选择、数据的处理等课堂教学细节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科学概念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