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凝视”的概念描述了一种与眼睛或视觉有关的权力形式。在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的视野里,以影片和观众的凝视为中心,电影实际上满足了男性-父权世界一种相互认同的“窥淫”的快感。香港电影《功夫》与《霍元甲》中,两位美丽善良的女性(阿芳和月慈),同样摆脱不了作为“花瓶”而被看、被凝视的宿命。不仅如此,透过影片对其“残缺美”(一哑、一瞎)的着意渲染,凝视似乎还格外承载着回归后的香港电影人一种原道、归宗的“自发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2.
“凝视”的概念描述了一种与眼睛或视觉有关的权力形式。在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的视野里,以影片和观众的凝视为中心,电影实际上满足了男性-父权世界一种相互认同的“窥淫”的快感。香港电影《功夫》与《霍元甲》中,两位美丽善良的女性(阿芳和月慈),同样摆脱不了作为“花瓶”而被看、被凝视的宿命。不仅如此,透过影片对其“残缺美”(一哑、一瞎)的着意渲染,凝视似乎还格外承载着回归后的香港电影人一种原道、归宗的“自发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3.
教学和研究的结晶──评析《台湾香港电影名片欣赏》张沛泓寇立光、李玉芝二位先生合著的《台湾香港电影名片欣赏》(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是继《中国当代优秀电影欣赏》一书出版后奉献给读者的又一部力作。作为妹妹篇,它们的先后面世,实现了作者力争把自立于世界电影之...  相似文献   

4.
《鼠来宝3》     
《红领巾》2011,(11):52-52
2007年,一部“真人+动画”的歌舞电影《鼠来宝》让三只古灵精怪的小花栗鼠走红银幕。2008年获得“儿童选择奖”之最受欢迎电影的它,今年强势推出第三部啦——  相似文献   

5.
电影《雏菊》将韩式浪漫爱情故事模式和香港电影的经典枪战元素相结合,将感情、激战和音乐融为一体,使观众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6.
清代陈奂的《诗毛氏传疏》一书,使用了大量《易》学材料来注解《诗经》,可以称为“以《易》解《诗》”。这一解经方法,是对东汉郑玄“以《易》笺《诗》”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陈奂的“以《易》解《诗》”,主要包括三种方法:一是用《周易》训诂《毛诗》字义,二是用《周易》解释诗旨,三是用《周易》补正《诗经》中的礼。陈奂对《周易》的一些申发与补正,能够推动《易》学的发展,拓宽《易》学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谢啸实 《陕西教育》2014,(10):63-64
由香港著名女性导演许鞍华(四届香港电影坌像奖最佳影片.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两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两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第6届亚洲电影大奖终身成就奖)指导,著名编剧李樯(第6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编剧奖。第5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第3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编剧、监制,汤唯、冯绍峰、王志文等众多影星主演的电影《黄金时代》,目前正在全国各大院线热映中。影片自10月1日上映以来,因其浓厚的文艺化风格以及极具实验性的拍摄手法.口碑呈现两极分化,一度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深受各大电影节的青睐,并从侧面反映出该片巨大艺术价值.为了能让更多影迷欣赏到《黄金时代》的独特魅力,片方已对该片启动长线放映。  相似文献   

8.
欧阳修那个时候没有电影.但是,艺术的门类不同,手法却是相通的.《醉翁亭记》的写景就包含了很丰富的电影拍摄手法和衔接技巧.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说明. 开头的“环滁皆山也”是大全景,接下来依次是全景“其西南诸峰”,中景“琅岈”,近景“酿泉”,最后是“醉翁亭”的特写.这是用了摄像机“推”的手法.  相似文献   

9.
霍寿喜 《作文》2023,(11):52-53
<正>我看过电影《白鹿原》,应该说拍得很不错。但电影的长度毕竟有限,小说里经常出现的一些人物,在电影里常常只能走个过场,甚至连走过场的机会都没有。例如,电影《白鹿原》里是没有“朱先生”这个人物的,陈忠实生前对此特别遗憾,以至于他后来和电视剧《白鹿原》的编剧交谈时,笑言自己的最大希望是“把朱先生给找回来”。也因此,我再次阅读《白鹿原》时,  相似文献   

10.
每年推出的贺岁片之中,成龙大哥所拍的电影必定大放异彩,独领风骚,继去年的《赎金之王》后,今年成龙又有一力作《特务迷城》,这套电影还破了香港电影史上最庞大制作费的纪录,一共耗资了两亿港币拍摄。《特务迷城》除了是重量级的大制作外,也是成龙首次拍摄的特务电影,该片由筹备至拍摄,耗时一年半,更横跨香港、韩国、土耳其实地拍摄,当中以土耳其作为片中的主要场景,而拍摄时间长达四个多月。  相似文献   

11.
狄更新的小说不仅思想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生动,叙事风格更是独具特色,俄国电影大师爱森斯坦称其为“电影化”特色.《远大前程》是狄更斯最成熟的作品之一,是英国人最爱读的狄更斯作品,最具其“电影化”特色,曾多次被搬上大银幕.我们将从《远大前程》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技巧两方面来分析狄更新的电影化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2.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2):114-118
香港著名导演张彻拍摄的电影《荡寇志》采用在节选原著的基础上加以虚构的改编方式,重点展现了小说《水浒传》"征讨方腊"一节中攻取杭州城的曲折情节。影片通过原著情节重构中的英雄形象彰显、水浒英雄阴暗面的影像淡化以及方腊一方形象的反面化塑造,不仅投射出一代武侠电影宗师张彻对于《水浒传》人物精神内涵的特殊理解及其在影像实践中一以贯之的"阳刚电影美学",亦体现出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电影对于包括《水浒传》在内的古典名著的独特影像诠释。  相似文献   

13.
他是央视热播剧《夺粮剿匪记》里那个人见人爱的别样警卫员“小土豆”;他是电影《决战刹马镇》里和林志玲、孙红雷对戏,令人捧腹大笑的“绿毛裤”;他是电影《建党伟业》中让导演一再加戏的爱国青年“匡互生”;他是电影《画壁》中跟随邓超一起进入画壁仙境的憨厚小书童“后夏”;他是湖南卫视热播剧《宫·锁珠帘》里让人爱限交加的“苏培盛”……他就是包贝尔。  相似文献   

14.
意象化的影像——从《色戒》看影片对原著的还原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的小说素有“纸上电影”之称,其文中的意象更是丰富而独特,让众多导演是又爱又惧,根据其改编的影视剧的评价往往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以《色戒》中两个重要的意象:麻将和戒指为例,来分析李安在电影《色戒》中如何用其细腻而唯美的“意象化影像”再现原著的“意象化空间”,从而成功突破张爱玲的文字挑战。  相似文献   

15.
旨在揭示历代读老、解老者误读和错解《道德经》的原因。《道德经》是讲生命本体的书,思维方式的特点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不能用西方的主客二分法来解释。《道德经》的断句和分章与思维方式紧密相连,若用主客二分法进行断句和分章,结果只能是乱上加乱。庄子才是《道德经》的真正的解释者,生命有“体”有“用”,《道德经》是描绘“体”的典范,《庄子》是描绘“用”的楷模;“体用一如”,《老》《庄》一体,方可避免许多对《道德经》的误读和错解。  相似文献   

16.
电影《秋菊打官司》是根据当代作家陈源斌的中篇小说《万家诉讼》改编而成的。原著小说作为电影创作的母体,为电影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基础。但电影并不是对原著小说机械被动的语言转译,编剧刘恒和导演张艺谋抓住原著小说的精神内核,按照“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关学原则进行再度创作,使电影与原著小说相比,在艺术上达到了典型化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王辛 《中文自修》2004,(9):36-37
这一期的电影《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讲述的是中国当代历史中发生的故事。电影的一头连接着个人,另一头连接着时代,虽然那段历史离开现在有些远了,但是我们常常可以通过电影“看到”过去。历史不可忘却,个人的悲喜同样让人难以释怀。下期关键字“光荣·怀缅”,参考电影《海上钢琴师》《红磨坊》《梦断花都》《天堂电影院》。  相似文献   

18.
张萌 《八小时以外》2010,(6):104-105
香港电影金像奖风风火火地过了二十九年,虽未到而立之年,但却疲态尽显。尽管有人说,《十月围城》、《赤壁:决战天下》等影片让人们看到了香港电影人以其国际性的视野突破了地域性的限制,但是十八个奖项仅仅被两部电影包揽,这仍在某些方面表明了香港电影创作的疲乏。稳定有余,创新不足,香港电影在权威光环下多少有点尴尬。所谓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香港电影已然走到了一个坎儿上,“中年危机”的帽子不可避免地被戴到了自己的头上。  相似文献   

19.
“好莱坞”相信很多人对她向往以久,“好莱坞”制作的电影,无论是场面的浩瀚博大、音乐效果的澎湃震撼、高科技的特技效果、演员技湛的表现、投资金额之巨大,堪称世界一流,是电影世界里面的“梦工场”。“好莱坞”也是电影巨星的摇篮,在这个“梦工场”培养出来的国际巨星,多如天上繁星,数不胜数,熠熠生辉,在这芸芸众星之中,有两颗耀眼的新星,如初升的太阳,充满朝气,她们是电影《甜心伊人》的女主角妮坦莉宝雯和《锁不住的青春》的女主角姬丝汀斯特。最近《甜心伊人》和《锁不住的青春》两片不期而遇,同时同地齐齐上演,展开龙争虎斗,观众们,有好戏看啦!  相似文献   

20.
电影语言是一种视觉符号,它通过色彩而非文字来展开叙事,张艺谋在电影《英雄》中成功运用了色彩这一电影语言形式。该片中视角、叙述者、叙事时间、环境、情节、人物的生成转换都是通过色彩的运用来完成的,色彩是《英雄》中真正的“主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