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是和谐的家庭与身心和谐的个人,《弟子规》注重家庭对孩子身和心的教化,强调首先做到个人的心智和谐与家庭的和睦,而后才能治国平天下,扩大开来就可以参与到构建和谐世界的使命中。人类的心智现在已经能够研制出原子核的分裂和太空行走等尖端技术,但是人类至今未能创造出一种协调与和谐整个世界的办法和方案,《弟子规》是应对这一挑战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孙亚琴 《教师》2014,(31):108-109
正一、研究背景《弟子规》是清代影响较大的行为规范性的启蒙教材,它将为人处世的人生哲理具体化、规范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对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等,有着良好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家庭和谐、社会风气净化等也具有导向作用。二、研究价值(1)将《弟子规》作为老师、幼儿、家  相似文献   

3.
一、学习《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弟子规》通篇讲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求学等的时候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适合中小学生学习、践行。它已被国内外许多幼儿园、小学列为课程之一,颇受好评。教导少年儿童学习《弟子规》,可以帮助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同时,对家庭的和谐、社会风气的净化,也必然很有助益。本刊从这期开始择其精华进行简释和解说。  相似文献   

5.
《弟子规》是根据儒家的经典编写而成的,《弟子规》也是前人为人处世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的重要总结。要求幼儿学习《弟子规》有助于幼儿道德认知水平提升以及促使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幼儿良好性格形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分析《弟子规》对于幼儿养成教育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简解 《下一代》2011,(2):5-7
编辑大朋友说:《弟子规》通篇讲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求学等的时候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适合中小学生学习、践行。它已被国内外许多幼儿园、小学列为课程之一,颇受好评。教导少年儿童学习《弟子规》,可以帮助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同时,对家庭的和谐、社会风气的净化,也必然很有助益。本刊从这期开始择其精华进行简释和解说。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对教育的解释是指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同时指导习惯养成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习惯比任何教育都重要,好的习惯能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在小学中,我们引入《弟子规》的学习,其中包含着很多有教育意义的道理,让学生读起来很流畅。《弟子规》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具有很好的作用。一、用《弟子规》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弟子规》中有很多对于孩子孝敬父母的教育,也有父母教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国学热的潮流,《弟子规》的学习成为许多学校的特色项目,受到众多家长的青睐。然而,其轰轰烈烈的学习热潮也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和质疑。本文试图透过教育哲学这一视域,站在"人的存在"之角度分析《弟子规》的学习,进一步研究理性学习《弟子规》的目的、学习者、内容和方式,阐述思辨性《弟子规》学习的教育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弟子规》是我国清代一部广为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学习观视角下的《弟子规》解读对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具有时代借鉴价值。《弟子规》的学习观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以奠定学习基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体现学习效果;经典选择以确定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0.
正一、学习《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二、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效,却不曾注重小节。而"孝和林"恰  相似文献   

11.
《弟子规》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对于中小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有着重要的价值。为此,很多学校都逐渐开始组织开展《弟子规》学习活动,以此启迪心智,陶冶情操,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因此,对《弟子规》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整合展开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蒙学的典范之一,其中所倡导的"孝"文化思想,对我们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深入研究《弟子规》中的"孝"文化思想,将《弟子规》中的"孝"文化渗透到现实生活,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和平友善的人际关系,构筑和谐稳定的社会坏境,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国学热的潮流,《弟子规》的学习成为许多学校的"特色项目",受到众多家长的"青睐"。然而,其轰轰烈烈的学习热潮也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和质疑。本文透过教育哲学这一视域,站在"人的存在"角度进一步研究理性学习《弟子规》的目的、学习者、内容和方式,阐述思辨性《弟子规》学习的教育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职学生经过学习,知识丰富了,技能精湛了,但如果没有相应的道德品质来导航,难免在走向社会之后出现过错,甚至导致失败。那么,怎么做才能保障他们能够成功地立足社会呢?最实用的方法是在大学期间,让他们静下心来,好好地学习一下《弟子规》。因为《弟子规》可以给他们提供为人处事的准则和行为举止的规范。毋容置疑,《弟子规》是高职学生提升个人修养的良好教材。  相似文献   

1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弟子规》是童蒙养正、扎根教育的最好教材,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要想落实《指南》,就必须学好《弟子规》。《弟子规》是具体落实《指南》的抓手和动力,《弟子规》学不好,学习《指南》就是大话、空话。  相似文献   

16.
张青 《文教资料》2012,(10):85-86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蒙学的一本经典著作,它在现代家庭教育中仍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本文从家长率先学习《弟子规》的角度着手,揭示其对现代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好地挖掘《弟子规》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校利用传统文化优秀资源构建和谐校园关键在于“扎根”教育,儒家的根就是《弟子规》.《弟子规》中的“孝亲”思想是高校校园和谐的源泉,“谨、信、仁”思想是高校校园人际关系和谐的必经之路,“亲仁”思想是高校校园和谐建设的指导原则.高校落实《弟子规》,必定能达到和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弟子规》是清朝年间的一本为人弟子的社会行为规范,是教人学会做人做事的。幼儿心理还处在自我中心的他律阶段,需要外在的力量来帮助他们,记载表作为幼儿践行《弟子规》的载体,同时也能引导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弟子规》,幼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约束和督促作用。设计记载表,用好记载表是践行《弟子规》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能树立正确人生观,不仅幸福自己,而且服务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会以积极的心态热爱生活,努力奉献自己存在的价值,与他人共享奉献的乐趣.我认为在学生中学习践行弟子规是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最好途径. 在学习生活中如何落实《弟子规》,养成良好习惯,树立正确人生观? 一、学习《弟子规》,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20.
主要阐述初中生在校学习经典文化《弟子规》对加强其养成教育的作用及意义,力争通过家校结合进一步促进初中学生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