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一国的教育投资水平必须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已成为学界共识。我国在2012年终于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突破4%的目标。对于"后4%时代"的教育财政走向,有必要超越教育学的视野,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进行深入探讨。跨国数据实证研究发现,相对受教育年限,代表教育质量的PISA2003成绩对经济增长具有更大解释力,而提高优等生比例带来的经济效应则是其他教育变量所无法比拟的;延长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年限均能够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效应,且中等教育年限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最大;提高人口中等、高等教育参与率对经济增长有显著贡献,且中等教育参与率的效应最大。此外,路径分析的结果表明,中等、高等教育生均经费的增加能够显著地拉动人均GDP增长。因此,在"后4%时代",首先,我国应当继续扩大各级教育投入,在保持义务教育受教育年限、参与率和提高中等教育的受教育年限、参与率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其次,坚持"三个增长",努力提高各级教育生均经费,特别是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最后,建议教育财政性经费中建立"英才教育基金",给予天赋高的学生以特殊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我国未来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精英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2.
区域信息化水平与人均受教育年限两者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存在着一种复杂、相互作用、相互传递的关系。那么,从探讨区域信息化与人均受教育年限尚不多见的角度入手,用计量经济学的有关原理,通过确定区域信息化水平指数和人均受教育年限,建立一个数量模型,采用面板数据对我国区域信息化水平与人均受教育年限进行回归分析,揭示区域信息化水平对人均受教育年限提升的促进作用。根据计量模型的检验结果,可以得到区域信息化对区域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适龄人口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赵岚 《教育科学》2006,22(2):52-55
人均受教育年限是衡量一国教育发展状况的标尺,也是衡量一国未来人力资本潜在能力的指标。因此,对它的预测不仅可指导我们科学规划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更可预测一国未来综合国力的可能。因此,本文从对我国适龄人口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影响较大的农村入手,通过科学、详细的分析,计算出我国未来十五年农村适龄人口人预期受教育年限,并对结果的可能和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的预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建立了一个联系人口信息与教育信息的模型,用该模型对不考虑人口流动情况下的区域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是模型在一定误差范围内是适用的,并预测了我国2002年及2003年的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收入不均等对教育的影响及途径,并运用中国大陆各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收入不均等对教育的影响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收入不均等与人均受教育年限呈反相关关系,即收入不均等程度越大,人均受教育年限越短,收入不均等对教育型人力资本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关于辽宁省1990—200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的预测与分析辽宁教育研究院,省教委教育信息中心关键词人均受教育年限,预测,分析“人均受教育年限”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反映该国家、该地区人口素质的一个最重要的综合性量标,也...  相似文献   

7.
王义  任君庆  雷志安 《职教论坛》2018,(3):66-73,80
通过对2010-2016年各省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与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之间的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A类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率均呈现"低速增长"态势,处在发展阶段的"高原期",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较弱;B类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和经济发展均呈现出相对"稳健"增长态势,处在发展阶段的"平滑期",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度最强;C类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率均表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处在发展阶段的"上升期",但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最弱。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适中的地区,教育投入对经济的影响程度最大;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教育投入对经济的影响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8.
人均受教育水平是量化区域性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重要指标。分析了保山市人均受教育水平的发展情况,探索了保山市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文章旨在探讨教育程度对健康的影响问题,运用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和个人受教育水平对人口健康的影响方向及程度,发现社会存量健康资本越高,稳态经济增长率就会越高,平均教育投入就会越大,社会整体的健康资本增长率也就会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国家的教育系统是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支柱。美国国家经济研究署依据1950年至2010年146个国家的数据,分析发现:人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由此转化而来的经济总量至少增加百分之二。2007年,世界银行的政策研究工作文件报告了类似的结果。基于这些发现,如果美国成年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目前的12年增加到13年,即增加一年的中学后教育,  相似文献   

11.
学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整个学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数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以与学制和年龄相对应的“标准(或适龄)受教育年数”为基本参数,以受教育程度构成的年龄变化为依据考虑学龄段内的错龄上学,对学龄人口的分龄及整体平均受教育年数的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学龄人口的分龄及整体平均受教育年数普遍提高,总体受教育程度高移化趋势显...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变化与启示   总被引:47,自引:3,他引:47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进行及知识经济的萌芽 ,与 2 0世纪 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和教育规模扩大相伴随的是各级教育收益率水平的显著提高。对中国城镇就业人员跨年度的抽样数据分析显示 ,在中国城镇 ,教育收益率水平 90年代初期以前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状况基本得到了扭转。截止 2 0 0 0年 ,中国教育收益率水平虽然略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但已与后者逐步接近。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在竞争性的经济部门以及年轻的就业者中 ,教育具有更高的收益率。该结果从一个角度验证了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随着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教育的收益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long-run effect of higher education, measured in average years of tertiary schooling, on the level and growth rate of national per capita income. It uses an improved dataset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s which not only reduces measurement error but also overcomes data comparability issues and allows us to estimate the long-run effect of human capital through higher education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Using unique long panel data for 36 advanced and emerging economies spanning over the period 1870–2010, we find that higher education has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level and the growth rate of national per capita income. Specifically, our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1% increase i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t higher education level would raise the growth rate of per capita income by about 0.01% to 0.02% over a five-year period. That is, at the sample mean, an increase in average tertiary education by one year would raise output growth by about 6% to 11% in five years. We find that the returns to female education are lower than the returns to male education at tertiary schooling levels. Our results are robust to alternative specifications.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challenges Hanushek and Woessmann's (2008) contention that the quality and not the quantity of schooling determines a nation's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I first show that their statistical analysis is flawed. I then show that when a nation's average test scores and average schooling attainment are included in a national income model, both measures explain income differences, but schooling attainment has greater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a nation's average schooling attainment, cumulative investment in schooling, and average tests scores indicates that average schooling attainment implicitly measures the quality as well as the quantity of schooling.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 between overeducation and enterprise-related schooling. If overeducation and enterprise-related schooling are substitutes the social costs of Overeducation are less. We find that correctly allocated workers have the highest probability of participation in enterprise-related schooling, while undereducated workers have the lowest probability of participation.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overeducation and enterprise-related schooling being either substitutes or complements. If we do not correct for self-selection, the average return on a year of education for correctly allocated workers is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rate of return to education for under- and overeducated workers. If we correct for self-selection in the participation in enterprise-related schooling the rate of return to education increases. The rates of return to under- and overeducation increase as well. If we correct for self-selection the rate of return to a year of undereducation becomes higher than the rate of return to a year of actual education. For undereducated workers the wage gain of participation in enterprise-related schooling is higher than for a correctly allocated worker. A year of Overeducation decreases the wage gain of participation in enterprise-related schooling for participants.  相似文献   

16.
人口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口的发展必须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近年来,陕西经济快速增长,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规模对未来的经济活动形成了很大压力。运用 EOP-MM 模型,以2002年为基期,对陕西省2002-2011年的经济适度人口规模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10年间陕西省经济适度人口规模小于实际人口规模,与实际人口规模存在差距。从产业结构层次、劳动力结构转换、人口规模、人口总体素质、人口老龄化等方面分析了产生差距的原因,并提出了缩小差距、增加经济适度人口规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部开发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东西部的经济差距在短期内难以缩小。西部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明显加快,2000—2001年,西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9%,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西部经济仍很落后,2001年,人均GDP和人均工业总产值,西部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5%和45%。因此,要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西部地区必须通过经济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西部经济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  相似文献   

18.
基于历史教育事件构造自然实验是识别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因果关系的前沿方法,随之而来的教育多样性问题却没有引起实证研究者的足够重视。本研究在晚清中国多种教育形式并存且新旧教育过渡的背景下,使用教育发展情况在时期上和地区间的双重差异构建实证策略,进而比较不同教育类型对近代经济发展的效应。结果显示:相比于传统的儒家官学和外来的教会学校,新式学堂的经济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不同教育类型在高素质劳动力供给上的差异是出现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然而,三类教育只能提高经济水平而无法提升经济增速。这些发现强调了教育的实用性和世俗化对于现代经济的重要性,也指出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初期需要着力应对学校教育“技术含量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某高校2015-2018年"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数据的分析发现,来自不同地域大学生的发展水平四年间差异显著并与生源地经济水平显著相关,尽管四年间中西部地区生源学生与东部地区生源学生的差距不断缩小;大学生发展水平受个体人口学因素、家庭背景因素和生源地教育经济条件影响,其中家庭背景因素的影响最大。生源地区教育经济条件的影响持续整个大学阶段且时空异质性显著,其中人均GDP因素的影响东强西弱,平均受教育年限因素的影响西强东弱,人均教育经费因素的影响西强东弱、南强北弱。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目前有高职院校82所,分布于13个市,但分布不均匀。这种分布状态与各市经济产值以及人口分布,均表现出了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与经济产值之间的相关性尤其突出。因此,总体来说,江苏省的高职院校设置与区域经济吻合度较高。但是,高职院校出现了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这不利于经济落后地区的高职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政府要加大投入与政策倾斜,促进经济落后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