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循环日记,就是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固定的小组,在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小组成员之间轮流习作,互相批改,互相学习,老师和家长共同参与批阅和评价,从而提高全班同学习作水平的一种习作方式。循环日记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四个必不可少的策略:循环形式促合作;日记内容巧引导;评价方式重多元;激励方式靠群体。循环日记,是一种特殊的习作方式,它使一个小组、一个班级成为一个习作的共同体,使读、写、评三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邓月晖 《教师》2014,(36):57-58
漂流日记,是日记写作的一种形式。它由几个学生合作小组轮流写作,互相批改,互相借鉴,从而达到共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在合作交流中,它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激起了写作欲望,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循环日记比起普通日记有着明显的优势,但这样"循环"时间一久,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会随之下降。这里所说的循环日记的变革指的是把小组小循环变为班级大循环,扩大交流的范围,变"日记"为"练笔",丰富日记的内容,同时开放评价方式。这样的快乐循环,使学生的语言与兴趣一齐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加强学生个体间的思想交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采用记循环日记的方法,每天让一部分学生写日记。实践中我发现,循环日记对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作用远远大于单篇日记。由于循环日记的交流限于一组之内,老师批改评价的影响也相应变小。如何让循环日记走出"组内循环"的小圈子,进入班级循环的大天地呢?我的做法是简批、详评、日日评。  相似文献   

5.
将作文教学与训练学生写“行走日记”相结合的作文之路,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行走日记”是日记写作的一种形式。它是由几个学生组成合作小组轮流写作,互相批改,互相借鉴,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标,具体操作的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6.
数学日记作为新课改下作业改革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新型的数学教学方法,更是教师了懈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一方面它可以锻炼学生文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互相阅读,互相学习,共同提高.2003年以来笔者一直坚持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数学日记使数学课成了学生彰显个性、展示自我的互动式学习平台.本文中,笔者就从数学日记的操作形式及教学功能两大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所任班级试行了一个阶段的循环日记写作后,学生强烈的新鲜感逐渐平淡,甚者有了像对待作文一样的抵触情绪。经过调查分析发现:"循环日记"在交流的范围、评价的主体、写作分享的兴趣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此,本文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循环日记”值得提倡●安徽宿州市芦岭中学王文武所谓“循环日记”,即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共用一个日记本,按天“值日”,一周一循环,它的优越之处有:一、比一般日记能更有效地训练写作,且减轻学生负担。“循环日记”是有“读者”的日记,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日记,就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对每次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评价及意见,其中包括自己在数学活动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那么,数学日记应该记些什么?写数学日记有什么好处?经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数学老师教学生写  相似文献   

10.
“数学日记”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评价记录自己的学习情况。它不仅可用于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用于评价学生的思维方式;不仅可以对他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而且可以像和自己谈心一样写出他们自己的情感态度、困难之处和感兴趣之处。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日记来获得学生有关学习数学的一些信息,便于及时评价学生和调整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开学伊始,学校安排我担任高三(5)班 的班主任。此班的情况我早有耳闻,学生人 数全校最多,班级纪律、学习情况非常糟 糕。为了尽快扭转班级的落后面貌,我灵机 一动,何不尝试以“循环日记”为突破口建 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放飞学生的心灵,进 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 为了激励学生写好日记,我在“循环日 记”本的封面上题写了“从生活处学习,在 日记中成长”;为了给学生起到良好的表率 作用,我还亲自在“循环日记”本的第一页 写好卷首语。经过充分的宣传发动,我班的 “循环日记”新鲜“出笼”了。  相似文献   

12.
所谓"日记教学",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由自在、天天练习写作的教学方式。它建立在学生独立、真情的写作和师生之间互相信任与交流的基础上,把日记写作引进日常教学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行为习惯。要搞好日记教学,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一、写之前初一伊始,新生纯洁听话,都想学好,都有求知上进和渴望得到老师肯定与表扬的内在动  相似文献   

13.
“数学日记”就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述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与体会。牵手“数学日记”,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困生的转化,因为它是师生睛感交流的桥梁、知识回顾反思的纽带、自我评价的平台。通过写数学日记,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就数学日记对于学困生的转化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日记”就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述他们对每次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学习体会,评价教师教学和自己学习中的得失,提出自己对教学的要求,向老师请教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知识上和心理上的疑惑等。下面根据我的教学实践,谈谈“生物学日记”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基本功能。1....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在谈作文教学时提出了“自能作文”的理念,其目标在于体现“教是为了不教”,鼓励学生自己写作、自己评改,逐渐形成独立写作的能力。“循环日记”是一种习作训练模式,由班级学生分组循环,每人轮流写日记,在相互评改、激励、分享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整体提升。在开展“循环日记”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明晰“循环日记”的写作特点,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记录学生的真实生活,做好跟踪指导,促进多主体间互动评改。  相似文献   

16.
正缘起:一次循环日记的"尴尬"。事情得从一次循环日记开始说起,日记的题目是《我喜欢的一堂课》,57个同学,只有6个同学喜欢的是语文课,其余50多个同学,语文都没有成为他们喜欢的"菜"。无语的尴尬之后,总觉得该做点什么。于是,第二次循环日记,就从孩子自己的感受出发——为什么不喜欢语文课?"语文,老是要读,要背,真累啊!""一篇课文,我已经懂了,可是老师还是在那里讲讲讲,  相似文献   

17.
"养花日记"是一种观察日记,也是班级循环日记。"养花日记"教学实质上是一种体验式教学,"养花日记"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心灵的产物。"养花日记"是提高中学生写作素养的课外练笔方式。  相似文献   

18.
循环日记是学生全员参与,将分组循环、相互阅读、多元评价相融合的一种习作教学模式。循环日记紧扣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学情和语文学科的特点,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促使学生观察生活。循环日记也增加了教师、家长和学生对习作的多元评价环节,是一种较为适合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习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利用批改作业的方式来实现教学信息的反馈。引人注意的是,近几年来,为了深层次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经验、兴趣,学习风格等个体差异,进一步完善教学,美国的部分学校已开始采用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数学日记”。这里所谓的“数学日记”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他们自己对每次教学内容的理解、评价及意见,包括自己在数学活动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  相似文献   

20.
循环日记是学生全员参与,将分组循环、相互阅读、多元评价相融合的一种习作教学模式。循环日记紧扣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学情和语文学科的特点,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促使学生观察生活。循环日记也增加了教师、家长和学生对习作的多元评价环节,是一种较为适合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习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