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圣陶老先生在《语文教育书简》中说:“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习惯的养成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反复练习而成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过,对于一件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会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复旦附中教师黄玉峰曾自豪地说过:“学生们爱读书,会读书,将来养成终生与书为伴的习惯,我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可见,养成习惯的前提是激发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去了解、去研究。在了解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主学习、自主阅读的能力。所以帮助学生培植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在语文教学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这一习惯。高尔基曾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中华民族是一个喜爱读书的民族,古代一位诗人曾写道:蹉跎莫谴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成为知识分子人生中最有意义、最有乐趣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书籍对人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培养读书的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是生活中有不少的学生不喜欢读书,甚至谈书色变,把读书当成了一种负担;有的学生读书如蜻蜓点水一般不求甚解。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成为一种习惯呢?我的经验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
“最是书香能致远”,要让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享受到“我读书我快乐”的滋味,就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如何在班级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呢?我是这样做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如何让小学生养成良好读书的习惯呢?那就是让学生对渎书感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有了兴趣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调动读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正>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阅读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我们应让学生早读书、多读书,培养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面对天真烂漫的低年级学生,怎样尽早地诱发他们的读书欲望,使其早日接受书本知识的启迪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这样几点。一、引起兴趣汉语拼音教学第一课,我先教学生念儿歌:"拼音字母用处大,读书识字需要它。"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知道学习拼音就可以自己识字、读书、看报了。同时,我抓住刚入学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是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都是一个学习型社会,谁会学习,谁就会得到更好的可持续的发展.而良好的学习习惯离不开读书习惯的养成,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就显得尤其重要.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在班级开展了"读书周"活动.时间是每天15分钟.  相似文献   

10.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历史这门学科,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读书习惯、记忆习惯、思考习惯、善于合作的习惯、筛选资料与总结的习惯、站在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的习惯、学科综合习惯和换位思考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积淀学生的人生底蕴,擦亮孩子人生的底色。但是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时常遇到很多教师埋怨说学生们对于读书没有多少兴趣,不讲究读书的方法,那么,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养成用心读书,用心思考,融会贯通的习惯呢?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使学生在教者指导下读懂文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能读书”,养成该书的习惯。叶圣陶大师曾经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至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教学就必须使学生具有“自能读书”的基本功力。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目能读书”呢?笔者认为:一、要振奋学生阅读的精神和情绪要学生善读,首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激发学生独立的探索思想,而这种探索思想又是跟活生生的情…  相似文献   

13.
尹颢 《教学随笔》2016,(5):107-107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不仅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能提高认识,陶冶情操。正如冰心说得好:“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我相信:当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日常习惯,那么,语文教学的成功,就已经为期不远了。  相似文献   

14.
周玲 《宁夏教育》2009,(5):67-67
身为人师多年来我一直在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让读书成为自己习惯的同时,如何让思考也成为自己的习惯?冥想中富兰克林的经典论说给了我很大启发:“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相似文献   

15.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语文学习效率,而且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现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谈谈认识。1.培养"读"的习惯"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世界上读书最多的国家是以色列,其中最善读书的是该国的犹太人,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达68本之多。当然,他们的回报也是丰厚的,迄今诺奖获得者已有8个,是书给他们带来了智慧,是读书给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中国教师》2013,(21):1-1
读书与实践,是教师在网络时代与学生交流和发展的主要途径。教师自身的读书经验,就是指导学生读书的依据;教师自身的读书习惯,将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教师自身读书求知的发展成果,也会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关于读书,给大家提三点建议:第一,要读原著,不要只读二手书。选本只能代表选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小学阶段有效指导学生读书,将对其终身学习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喜欢读书,学会读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与好书交朋友的。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为了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变"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每当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我都是以"给学生读书"拉开我们班读书"工程"的序幕。  相似文献   

18.
如何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规定?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地把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主渠道,通过推进校园读书活动,构建书香班级;家校携手,倡导家庭读书活动,塑造书香家庭;专业引领,提供读书展示平台,培养阅读之星。多渠道并进,以读书为纽带,将学校、家庭、社区聚合成一艘"读书航母",让读书成为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孩子奠定一生发展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义务教育阶段要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积累整本书阅读的经验。”教师需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深入阅读,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指导学生选择读什么读书至少要读出三层意思,小说等文艺作品要读出:主人公的想法、作者的想法和我的启示。阅读时,学生需要带着问题去读,带着问题去查书,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相似文献   

20.
吴艳梅 《学周刊C版》2014,(3):192-192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可见,良好的读书习惯会让一个人受益终身。从事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工作二十年来,我始终在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遗余力地帮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