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力的,就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追求生命的意义应成为数学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因此,教学时我们要关注学生,及时捕捉有价值的教学资源,适时调控与引导,促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课堂充满生命力的主要原因是我们面对的是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是每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心学生,及时捕捉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及时调控与教导,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林宏 《吉林教育》2005,(11):47-47
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力的,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的,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因此,教学时我们要关注学生,及时捕捉有价值的教学资源,适时调控与引导,促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课堂生成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耀军 《宁夏教育》2008,(12):54-54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舞台,也是师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园地。课堂之所以充满生命力,就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的、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因而课堂生成被广大教师格外关注,期望师生产生心灵的震撼和思维的碰撞。然而“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学生并不一定按照教师的期望去生成。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 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的,不可复制的。然而,课前的教学预设依然非常重要,我们要精心去预设,面向每一个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以促进资源的生成。资源生成后又如何有效地利用生成资源呢?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一种挑战,需要教师机智地进行有效的回应。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之所以充满生命活力,就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因此,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教师不可预测的"意外"。在执教一年级下册的《称象》时,我让学生图文对照,去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学生争先恐后地想说自己的收获。我乐呵呵地点这个指那个,为孩子能按  相似文献   

7.
官云明 《考试周刊》2013,(29):67-67
<正>课堂动态生成是指在师生、生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随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课堂之所以充满生命力,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节课都是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那么如何演绎精彩动态生成,从而构建精彩的数学课堂呢?一、"随意"演绎精彩生成,构建精彩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8.
蔡玉琴 《教师》2013,(21):39-39
数学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数学课堂上的生成是真实而美丽、稍纵即逝而可遇不可求的!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双敏锐的慧眼,面对"意外的生成",能灵活机智地把握时机,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因势利导,让有价值的资源渐入佳境,别有洞天;让看似平常的资源,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用我们灵动的智慧把"意外的生成"转化为教学资源,让细节演绎出别样的精彩,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师生生命不可重复的体验,课堂闪现着最真实的人生活力,流淌着最精彩的生命激情,而这些价值取向应该建立在幸福之中。让课堂洋溢着幸福,应该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核心意义,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提倡生命化的教育,要求我们的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面对学生的生活。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很多存在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照看的现象。孩子们的生活水平不高,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这样的群体我们如何用新理念指导我们的课堂,使每一位学生能更为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打造高效课堂,让课堂成为教学中的亮点  相似文献   

11.
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力的,就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因此,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应处理好以下"四大问题"。一、预设与生成两者如何平衡课堂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生成"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亦也弊,所以,我认为,过分关注课前预设,忽视学生的独特个性固然不可,但过分尊重课堂生成,没有足够的"预设"作为铺垫,教师就不会用高屋建瓴的眼光审视教材,对学生的学情也难以驾  相似文献   

12.
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力的,就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因此,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应处理好以下“四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当代高等教育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准确理解生命教育中"生命"的内涵,是关系生命教育成败的关键.生命教育是个大课堂,正确体悟其课堂精神是实施生命教育的第一要务.这就要求我们在高等教育中融入生命意蕴,使知识学习与人生价值相互贯通,促进学生身心灵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董慧蕴 《教师》2013,(18):43-44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把"争做智慧教师、构建生命课堂"作为努力的方向。文章分别从五个各方面对"智慧教师"的品质做了分析说明,又对生命课堂的标志做了五点分析。继而将二者结合,得出智慧教师是构建生命课堂的前提,生命课堂是锤炼智慧教师的熔炉。  相似文献   

15.
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是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修改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第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因此,教师要勇于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种种生成的问题.比如科学课堂中实验的失败,比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出现的知识讲解上的失误,学生提出的各种设计之外的问题.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会突发这样或那样的事件,这些事件会影响和干扰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也可为教学的发展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16.
吕爱凤 《考试周刊》2011,(5):171-171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学生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地理课堂焕发新的生命力呢?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给我们的启示是: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让课堂向不确定性开放,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8.
课堂如云     
课堂像一片云,“云聚云散”“云卷云舒”“云蒸霞蔚”。课堂如云,因为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兴趣和需求、思考和灵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课堂上,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20.
“规训化”教育与儿童的权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儿童的发展是这个世界上最为神圣的,儿童的生命具有不可算度的价值,儿童的未来具有不可预定的可能性。面对儿童,教育应该有一种面对神圣之物的谦卑,面对崇高事物的尊敬,应该有一种对伟大存在的关怀。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我们教师以及我们所有成年人,能够反省我们对待儿童的态度和方式吗?鲁迅许多年前的“救救孩子”的呼声在今天是否能够回响?如果我们不忍心看着我们的儿童所遭受的磨难,那就需要毫不留情地反思、治理我们的教育了。——题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