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钝,笨拙、不灵活。曾几何时,这样的词汇若是加诸在某一个人身上,无异于对他的职业生涯宣判了死刑。如果哪位教师在教学时因课堂突发事件而一时语塞、陷入困境。那是多么尴尬的事情!随之而来的便是这样一些评价:.“反应不够机敏”、“缺乏教学机智”。  相似文献   

2.
追求至善至美是人之常情,但世间万物却又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缺憾。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努力追求课堂设计最优化和教学效率的最大化,但课堂往往是灵动生成的,正所谓“计划不如变化”。课堂教学完美无缺人人向往,但我认为有不足和缺憾的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3.
<正>一、主题与背景近两年来,我们学校一直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于是"灵动课堂"便应运而生。"灵动课堂"是什么样的课堂?对于理想的灵动课堂,有这样一段描述:灵动的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乐园,就是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完善学生人格的智慧课堂,是一种激情与智慧相伴、科学与人文相随、充满活力和创造的课堂。在不断深入的研究中,逐步有了一些"灵动课堂"模式,这样一些词语成为了"灵动课堂"的时髦词:质疑问难、聚焦沸点、自学合作、读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英语课堂并不能有效地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还会影响学生天性的发展。因此,英语教师需要打造灵动的英语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所谓灵动的英语课堂,是指具备较强趣味性的互动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灵活,情绪较为活跃。英语教师需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内容等多个方面实现灵动课堂的打造,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  相似文献   

5.
读了周幼萍老师题为<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紫藤萝瀑布>教学案例,不禁感到:有这样态度主动、想像灵动、文采斐然的学生,做老师真是幸福;而同样(也许更重要),有这样灵活机变、宽容"越轨"的老师,做学生真是幸福.而且,我以为周老师的课堂总结的一句话是可以体现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所在的:"‘争'的课堂便是激活了的课堂.  相似文献   

6.
<正>思维是跳动的火花,而不是僵硬的陈述和复制;思维是灵动的羽翼,而不是刻板的罗列和沉寂。好的课堂有着灵动的灵魂。学生的思维是释放的、自由的,同时又是合着教师的节拍起舞的。教师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艺术家,每一个教学素材的选择,每一个课堂节点的预设,每一句课堂语言的应用,都如行云流水般流淌于灵动课堂之上。学生在思索中感受思维的跳动,生发出对知识的探索,知识的星空就这样被智慧点亮。这样的课堂是学生期待和深爱的智慧星空。  相似文献   

7.
在别人眼里,她是一个不起眼的女孩:成绩一般,相貌平平,性格内向。她自己也这样认为,她没有理由不这样认为:我家境贫困,脑瓜不灵活,做事情不会转弯,还孤僻寡言,丝毫没有聪慧、灵动女孩的痕迹。  相似文献   

8.
徐茜 《学苑教育》2012,(10):6-6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师生心理相容、感情融洽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恰当地运用自己的智慧,灵活机敏地捕捉课堂生成资源,幽默含蓄地扭转偏离的"轨道",有效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9.
董玉凤 《辅导员》2009,(17):38-38
课堂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迅速、敏捷、灵活、准确地作出判断、处理,以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它是教师智能的灵活性与机敏性的统一,是一种“应急”的智力活动,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10.
追求至善至美是人之常情,但世间万物却又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缺憾。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努力追求课堂设计最优化和教学效率的最大化,但常态下的课堂往往是灵动生成的,  相似文献   

11.
<正>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有着近百年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系南通市教育局直属学校。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行教学改革,将构建"活"的课堂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活"的课堂的根本特点是"活","活"的含义主要包括灵活、活跃、鲜活等,它意味着课堂形式是变动生长的。具体表现在:教师引导灵活、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氛围鲜活、灵动;课堂问题来自直接或间接的生活,师生通过解决问题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刘红梅  杜良云 《师道》2014,(11):48-49
新课程的实施改变了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学生主动的学习态度,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多元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主动、互动、灵动”的教学理念,构建主动、互动、灵动的课堂,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构建“主动、互动、灵动”课堂的前提,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是构建“主动、互动、灵动”课堂的基础,灵活教学、鼓励创新是构建“主动、互动、灵动”课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韩艳红 《河北教育》2005,(11):22-24
倾听--课堂中最美的声音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倡导学生自主感悟、体验……全新的理念如春风拂过,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孩子的思维机敏而灵动.课堂不再压抑与沉闷,充满了个性的声音开始响起,那是课堂中最美的声音,那是孩子充满童真的、充满思考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插嘴”是常有的事情。面对插嘴,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反应。许多教师比较反对学生在课堂上随意插嘴,他们认为这样会打乱课堂教学秩序,扰乱师生的思维。笔者认为,插嘴可以使课堂更加灵动、更加精彩。学生的插嘴中,蕴含了许多非常宝贵的课程资源,可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灵动课堂"的关键词毋庸置疑:灵动和课堂。那么什么是灵动呢?我认为"灵",应该是灵气、灵慧、灵性,即激发出学生的思考与生成;"动",应该是手动、口动、思维动,即师生生生之间达成的互动。课堂是实的,灵动是虚的,虚实相生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6.
韩艳红 《河北教育》2005,(21):22-24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倡导学生自主感悟、体验……全新的理念如春风拂过,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孩子的思维机敏而灵动。课堂不再压抑与沉闷,充满了个性的声音开始响起,那是课堂中最美的声音,那是孩子充满童真的、充满思考的声音。让我们现在就去听一听——  相似文献   

17.
“和孩子一起过语文的日子。”简单、素朴,他的课堂就是这样一段段平凡、普通的生活:自由、快乐.他教的孩子就是一个个这样自然、本色的稚子。太多人喜欢他的课.因为简单中总有着那样一种深邃.素朴中总有着那样一抹光彩:太多人喜欢他的课.因为他的课堂上,孩子自由却不散漫。灵动、活跃.在一阵阵笑声中总有收获。于是.我们不得不感叹:这...  相似文献   

18.
徐爱萍 《教育》2010,(10):56-56
课堂教学机智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和课堂突发问题,迅速、敏捷、灵活、准确地做出判断和处理,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临场应变能力。它是教师智能的灵活性与机敏性的统一,是一种“应急”的智力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9.
倾听——课堂中最美的声音新的课程理念,倡导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倡导学生自主感悟、体验……全新的理念如春风拂过,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孩子的思维机敏和灵动。课堂不再压抑与沉闷,充满了个性的声音开始响起,那是课堂中最美的声音,那是充满孩子童真的、充满孩子思考的声音。带着这样的一种思考,我们走进了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内容: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下《)蜗牛的奖杯》教学片断1:师:上节课,我们已经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今天,我们来试着把课文读好,有信心吗?生:有!师:那么,就请大家用心地读…  相似文献   

20.
林毅青 《教师》2015,(2):52
常听一些教师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名师的课听上去总是那么顺,而我们自己的课纵使预设得再周全、再有新意,学生还是常常会游离其外?"其原因就是不少教师课堂理答单一、呆板,缺乏学生回答生成后应对的机敏性。那么如何智慧理答,让课堂生成精彩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三条路径:一、倾听是智慧理答的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