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环境伦理学的本体论困境及其症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荒野自然观,作为环境伦理学的本体论之“根”,存在着难以自圆其说的逻辑矛盾:为了论证荒野的至上性与绝对性,环境伦理学极力张扬荒野的先在性、系统性与自组织性特征,其结果却反而说明了荒野的非自在性和非原始性。无视自然的实践中介性与社会中介性,正是导致“荒野自然观困境”的认识论症结。荒野自然观不过是“客观自然主义”的自然观,是一种“毫无血肉的精神”,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和历史观上的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2.
休谟反驳神迹的论证的"根本困难"是内在主义认识论与自然主义的形而上学立场这对组合的相互冲突。"休谟传统"基于内在主义认识论与科学的自然主义的组合而提出了各种反驳神迹的论证,由于这种组合面临着和休谟的组合类似的冲突,所以在此意义上,"休谟传统"没有成功地提出一种比休谟更强的反对神迹的论证。  相似文献   

3.
加伯否认科学史对科学变化的规范说明有着重要的关系。加伯认为,拉卡托斯和劳丹的大尺度理论并不比早期的实证主义科学哲学更适合科学史;两者以不同方式对合理性概念而言都是狭窄的;大尺度方法论并不比他们试图取代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劳丹认为,加伯的批评在他所走的范围内是正确的,但加伯更多地讨论元方法论,而没有对科学变化理论的大部分提出挑战。劳丹承认,就他的元方法论观点而言,他现在的观点已与《进步及其问题》中所刻划的观点大不相同。劳丹指出,在那一特殊立场上,加伯在揭示与劳丹曾阐述的“直觉主义”立场相关联的一些困难方面并没有走出多远。加伯的批评较为温和,加伯的元方法论立场,在很大程度上与劳丹《进步及其问题》中刻划的立场属于同一类别。劳丹试图表明,过去的劳丹和现在的加伯都错在什么地方,而这一努力的结果则可以为构划一种元方法论的更困难的任务建立一些路标,这一元方法论至少将超越加伯和劳丹曾陷入的那些严重的困难。本文认为,科学合理性标准不必建立在直觉主义元标准之上,应当改进和强化劳丹的合理性模式,并探索一种非直觉主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西蒙对归纳问题的思考始于科学发现逻辑的探讨。最初,他试图将归纳法排除在科学发现逻辑之外,但未获成功。在以机器发现方法研究科学发现逻辑的过程中,西蒙在归纳问题上发生了表征转变,将归纳法合理性的辩护从逻辑角度转到认知视角上来。基于批判现代经验论的温和自然主义立场,西蒙从归纳的似然性和人类认知理性的有限性两个方面抛弃了归纳合理性逻辑辩护的认识论传统,提供了归纳问题的认知解答。  相似文献   

5.
自然主义伦理学内部有还原论与非还原论两个派别。以哈曼为代表的还原论和以斯德津为代表的非还原论展开了持久的争论,针对道德性质的解释力、道德副现象论等问题进行辩驳。这两个流派都是自然主义伦理学中极为重要的分支,因此对双方理论的探讨有利于深化学界自然主义伦理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认识论上,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存在一个明显的逻辑矛盾:一方面,它特别强调自然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呼吁人们以整体主义的思维方式看待并处理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关系,具有强烈的有机论色彩;而另一方面,为了赋予自身科学的“刚性”或“硬度”,它又不得不借助于生态科学的最新发现,借助于机械论的、还原论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具有强烈的科学主义色彩。对现代思维方式的“知性”解读是导致这一困境的认识论根源。  相似文献   

7.
“中文屋”思想实验蕴涵的论证结构是其有效性的根本保证,而基于“语法不等同于语义”,“模拟不等同于复制”两个逻辑真理,又可以从中分离出两种论证形式:逻辑论证和经验论证,它们分别支撑“中文屋论证”的两个要点。文章试图对“中文屋”两种论证形式进行考察,证明它在批判强人工智能上的有效性,同时揭示两种论证形式之间存在的不融贯问题。  相似文献   

8.
约翰.齐曼在对科学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进行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自然主义的科学观,其基础包括:“弱”实在论的本体论、自然主义的进化认识论及语境分析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敖佳勇  杨建萍 《科教文汇》2008,(23):231-232
在英国哲学史上,摩尔不仅开创了语言分析学,而且还提出了“善即是价值”,以及关于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等重要价值思想,进一步丰富和推进了西方伦理学和价值论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0.
达米特认为意义理论的比较研究有助于解决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问题 ,以促使一个“研究纲领”的产生。他的反实在论哲学以其意义理论分歧或语义学模型分歧为出发点 ,借助现代逻辑的手段 ,试图用直觉主义逻辑来奠定其反实在论哲学的逻辑基础 ,并尝试把应用于数学领域的直觉主义逻辑方法推广到日常语言领域 ,以解决不同意义理论之间的争论问题。因此 ,达米特的反实在论本质上是一种语义反实在论。这种反实在论的研究不仅促使我们深入地思考语言描述与客观实在的关系问题 ,而且使我们找到了一种研究哲学问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A four-stage hypothesi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is presented. The stages derive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Moore's Law—that the number of elements that can be integrated onto a chip is doubling roughly every year—the expression of the very rapid exponential rate of growth of information systems technolog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ooers' Law—that an information system will only be used when it is more trouble not to use it than it is to use it—the quintessential express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factors. It is argued that we are now roughly halfway along this developmental process, about to make the transition from Stage II to Stage 111, and that from that conclusion we can make some useful projections for and about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2.
在第三屠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期间,本刊记考在深圳专程采访了致力"成为推动中国半导体设计产业的主要办量'的翱科公司与其创始人--副主席兼策略总裁高秉强及技术副总裁、翱科半导体公司总经理陈凯博士.  相似文献   

13.
科学界有一句格言,“创造的秘诀在于求异”。异,就是与众不同,就是独树一帜。许多科学家和发明家都是属于“特异”一类的人。他们勇于发表异言,乐于坚持异见,善于运用异思。总之,他们的特征是标新立异。“异”是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有人曾把“异想天开”贬斥为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这是一种偏见。其实,没有“异想”,何来“天开”呢?异想,使我们摆脱了控制性观念的束缚,使我们超越了常规式思考的限制。有人也将“见异思迁”一词用来讽刺某些在事业上不安分守已的人,这也是不恰当的。须知,这个“异”正是创造本能的体现。山…  相似文献   

14.
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从其产生以来,自然界是否存在客观辩证法问题一直是争议的核心。辩证法概念发展的一般哲学史含义同德国古典哲学的特殊转义是造成自然辩证法概念理解分歧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哲学史背景下对辩证法概念进行文本学考察,是判别自然辩证法概念真实含义及其合理性的最可靠依据,是深入进行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前提,是保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完整性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唐芬 《科教文汇》2011,(8):163-164
喜欢活动、需要快乐是小学生的天性.这中间包含了他们对未来的追求.对人生乐趣的渴望。在活动化教学活动中,他们要摸、要闻、要尝、要听、要唱、要跳、要画、要写:在和伙伴们一起活动时,要说话、要进行思想交流、要模仿别人,要探索、要创造、要驰骋于想象的天地。他们积极参与其问,兴趣盎然,领悟了学习的喜悦,获得了成功的满足.从而充分发挥了个性.提高了他们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16.
"参考文献"与"引文"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林晓军  王昕 《情报科学》2000,18(2):180-181,184
"参考文献"、"引文"是文献计量学中引文分析法常用的两个学术用语,针对目前某些文献中对这两个术语使用比较混乱的现象,本文从信息的角度论述了这两个术语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制造与"世界第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制造”的崛起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经济为全球所瞩目的主要原因。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整体经济的质量和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效益也较过去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外资企业蜂拥挤般进入中国,民营企业在夹缝中生存下来并迎来了其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文献角度与医学原理,分析了《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一句中的"痒"字,对历代医家的理解作疏解,并结合当代学者的观点展开了探讨。同时,"对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含义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蔡鸽 《科教文汇》2013,(2):131-132
0—6岁的儿童年龄较小,生长发育较快,孩子的营养、吃饭问题就成了老师和家长们一个比较关注的话题。而现在的很多孩子由于挑食、厌食导致体重超标、营养不良,本文在基于实例的基础上,结合孩子的生理和家长的教育问题,提出可行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陈光霓 《科教文汇》2012,(25):86-86,91
讲述故事的游吟诗人和歌者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历史文化传播者。文章以传统西藏的说唱艺人"仲肯"和古希腊诗人"荷马"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和对照游吟诗人的共通之处,说明故事的讲述人在"行走"中不仅完成了史诗的创编、演述和流布,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构建起了凝聚群族认同的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