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浅谈档案目录数据的备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目录数据是档案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是档案数字化乃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数据的丢失或损毁会影响到档案利用和档案数字化的进程,所以保证数据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保证数据安全的最好方法就是做好数据备份,通过合理的备份方案可以在发生数据丢失或损毁后能及时恢复数据,把损失降到最低。一、发生数据丢失损毁的原因和概率1、计算机硬件故障。此类故障发生可能性最大,也最频繁,是经常发生的一类故障,常见的有硬盘、主板等故障。2、人为操作故障。由于管理较松、人员培训不足,会发生人为的技术操作错误,如误删除、设备操作不…  相似文献   

2.
刘俊杰 《兰台世界》2007,(5S):19-19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档案的数据资源。要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就要保证档案数据的安全。操作失误、硬盘损毁、电脑病毒、自然灾难等部有可能造成档集数据的丢失,这些都将给档案信息化建设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数据备份就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档案数据的备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影绘 《中国档案》2004,(10):46-46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普及和政府电子政务的开展,档案部门接收的电子文件以及纸质档案、音像档案等数字化后的数据呈几何级增长,这些数据资源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如果遭到破坏,就会给国家及档案事业带来巨大损失。“数据是资产,备份最重要”,及时有效的备份是保证档案数据安全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4.
《云南档案》2005,(6):13-13
《中国档案报》唐文君、周元库报道:以前,企业将职工档案丢失损毁,再给予补办重建,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如今在哈尔滨市,如果企业将职工个人档案因保管不当丢失或损毁的,可以补办。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后的档案与原档案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这是最近哈尔滨市政府第43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哈尔滨市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补办认定办法》中明确规定的。《办法》规定企业职工档案中的下列材料丢失、损毁可以申请办理补办认定手续:一、招收、分配和安置材料;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补办认定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根据《哈尔滨市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补办认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有关规定,近日哈尔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出台了《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补办认定工作程序》(以下简称《程序》)。  相似文献   

6.
做好高校档案数据管理,首要的是构建高校档案数据治理体系。档案数据治理是数据治理和档案治理的交叉契合,文章提出了数据治理框架下高校档案工作体制、制度、规范,以及档案数据安全保障和共享与开发机制的构建与创新,探讨了构建高校档案数据治理体系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给全国的档案界敲响了警钟,大量纸质档案损毁造成了档案信息的丢失。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自然灾害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容易遭到破坏且难以恢复,但对于电子档案信息,我们却可以提前通过对档案业务系统及档案数据的容灾备份,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8.
田梦 《兰台世界》2022,(7):100-102+106
大数据时代,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推动了档案数据治理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档案数据急速增加,面临的安全风险日益增长,使得当前档案数据安全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本文将在大数据背景下分析档案数据安全治理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加强档案数据安全管理机制建设,推进档案数据安全治理进程。  相似文献   

9.
损毁、丢失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是一种严重违反档案法的行为。近年来,由于丢损档案的赔偿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档案的损毁丢失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应尽快制定有关法规,使这一问题得到法律上的解决,把损失减少到最小。损毁档案,指单位或个人在档案形成、收集、保管、利用过程中有意无意造成档案资料的损坏、毁坏和毁灭。它特指三种情况:①有意、无意造成档案损毁;②损毁有损坏、毁坏、毁灭三种不同情况。损坏指档案载体受到轻微程度的损伤,但不影响档案内容的全貌,不影响档案的使用价值,可通过技术手段恢复原貌。毁坏指档案载体以一定…  相似文献   

10.
档案数字化是近年来档案工作发展的主要目标,其中对于档案数字化管理中的数据存取、数据维护、数据安全等技术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结合数字化管理的实践,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全球化趋势下,档案数据流转与利用速度加快,传统安全管理方式无法满足档案数据发展新需求。数字治理通过多元主体协同、数字技术应用等方式开辟了档案数据安全治理新路径。文章利用数字治理基本思维与方法构建以目标层为统领、以档案数据生命周期为主脉络、以安全层为核心、以技术层为基底的档案数据安全治理模型架构,并分析模型的运行机理。档案数据安全治理模型从数字治理角度出发,旨在实现档案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风险动态防控,为档案数据安全利用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2.
叶先敏 《档案管理》2020,(3):51-51,53
本文依据数字化产品定义(DPD)产品制造流程,从DPD数据管理流程、数据安全及状态控制、衍生数据的形成、数据的归档和管理等方面对DPD数据的档案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安全是档案工作的底线。大数据时代,档案数据在集成管理、开放共享、信息伦理、安全保密等方面面临着各种风险,造成档案数据“不可控、不可联、不可用”,实施档案数据安全治理势在必行。能力成熟度模型作为战略规划重要的工具之一,是描述管理活动渐进式发展的过程图,也是对事物发展能力测评的重要依据。文章依据《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从能力、过程、能级三维度建构档案数据安全治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并对模型有效性进行验证,为评估档案数据安全治理效果、制订档案数据安全治理策略、提升档案数据安全治理能级提供路径指引。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时代,档案数据急剧增长、海量汇聚,面临的安全风险日益增多,安全防控难度加大,安全体系亟需重塑。围绕档案数据安全主题,归纳分析档案数据安全风险类型与成因,揭示档案数据安全保障内涵,解析档案数据安全保障目标。从法治、协同、技术、智力等层面探索档案数据安全保障路径,加强档案数据安全法治建设,提升档案数据安全协同共治能力,打造档案数据安全技术壁垒,培育档案数据安全专业人才,形成严密有效、系统科学、立体多维的档案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构筑大数据时代的社会记忆殿堂。  相似文献   

15.
四川汶川地震给全国的档案界敲响了警钟。大量纸质档案损毁造成了档案信息的丢失。如果说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容易遭到破坏且难以恢复,那么对于电子档案信息,我们却可以在灾难发生前通过对档案业务系统及档案数据的容灾备份,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广播发射台数字档案室建设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优势和重要性,以及广播发射台数字档案室的建设框架设计。首先,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优势在于提高档案的可访问性、实现档案的可持续性、提高数据管理和利用效率、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其次,广播发射台数字档案室的建设框架涵盖数据收集和存储架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此外,还需要考虑用户界面和功能设计,以提供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和丰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刘君 《山西档案》2022,(5):170-172
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在数据时代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面临着多种问题,如数据来源不清晰、安全性不足、信息处理效率低下和部门协作困难等。为此,应拓宽数据获取渠道、加强数据安全保护、进一步数字化升级财务档案信息以及优化部门之间的协作来应对这些问题,提高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芦民 《现代声像档案》2007,9(1):I0004-I0007
音像档案作为档案馆馆藏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馆数字化工程的组成部分之一。要忠实地反映音像档案的原貌,必须做到无损压缩,这样必然造成在数字化过程中产生大量数据。为保证音像档案数字化数据的安全、完整地保存,比较稳妥的办法就是将数字化数据刻录成光盘。这样就必须严格控制光盘刻录的质量,从而确保音像档案数字化数据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民生无小事     
从2005年以来,哈尔滨市档案局先后单独或和其他部门联合,制定了《哈尔滨市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毁损补救办法》、《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补办认定工作程序》、《哈尔滨市非企业人员人事档案补办认定实施细则》,《哈尔滨市职工档案管理办法》也于去年1月15日正式施行,由此形成了对职工档案依法进行管理和救济的法规体系。这对于企业和广大职工,特别是对于那些因种种原因损毁丢失档案,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的企业失业人员和困难职工来说,不啻是一个福音。  相似文献   

20.
殷俊燕 《云南档案》2012,(10):12-12
<正>为加强对档案数字化的安全保密管理,防范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出现档案丢失、损毁、失密、泄密等问题。日前,云南省档案局、云南省保密局联合出台《云南省档案数字化工作安全保密管理办法》。《办法》明确了县级以上档案、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档案数字化组织实施单位和承担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