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3年10月16日的《陕西日报》二版头条位置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张明利的“名片攻势”》,读者反映比较好。10月27日,《陕西日报·经济特刊》又发表了我写的评论《学点市场心理学》。这两篇文章应该说  相似文献   

2.
在吉林省白山市,崛起了一家民营企业———白山市老乡亲食品厂。这个厂生产的“老乡亲”牌粘玉米走俏省会长春市,并且还很快打入了深圳市场,受到用户青睐。因此,我先采写了消息《“老乡亲”粘玉米走俏省城》,发表于2002年12月30日《长白山日报》头版头条;接着我又采写了人物通讯《“再就业状元”吴春艳》,发表在2003年1月9日《长白山日报》头版;后来,我又抓住机会拍了一张新闻照片,发表于2003年1月17日《长白山日报》头版;不长时间,我又精心撰写了一篇评论《从“老乡亲”所想到的》,发表于2003年2月6日《长白山日报》头版。上述四种体裁的新…  相似文献   

3.
毁书与抄袭     
西晋有个夏侯湛,花多年心血写了部《魏书》,后来他发现自己写的书同陈寿写的《三国志》撞了车,而人家确实比自己写得好,于是就把自己写的《魏书》毁弃了。一千多年后1985年,山西省芮城县广播站有个人抄袭了陕西日报发表的《李爱琴三改广告见风格》,改头换面写了一篇《实打实广告》,与前一篇文章的结构、情节、遣词  相似文献   

4.
编辑部:《陕西日报》、《西安晚报》等数家报纸。在7月9日前后分别刊发一条主要由西安冶院同行采写的学生建筑设计获大奖的新闻,不料在7月18日外埠发行的一家信息日报上,又刊发了同样内容的新闻,而作者是另外的人。笔者生疑,询问冶院宣传部门,答复是除他们自己采写发稿外,再无他人采访。由此可以  相似文献   

5.
胡小平 《新闻界》2000,(3):58-58
《新闻界》编辑部的老师来信说 ,我在1997年和1998两年有三篇新闻作品获得了四川省好新闻一等奖 ,要我写一篇文章说一说怎样才能多出精品。实在有些汗颜 ,但又盛情难却。想来想去 ,打算将自己是怎样采写这几篇新闻稿的写出来 ,再粗浅地谈一谈自己对多出精品的看法。获省好新闻一等奖的三篇作品分别是刊在《四川农村日报》上的《下岗女工张子君带出养猪专业社》、《提起红色罚款单 ,乡长 :我也怕》和《罗永光能官能民本色不变》。采写《下岗女工张子君带出养猪专业社》是1997年的夏天。最初并非去采访张子君 ,是高坪区畜牧局的同…  相似文献   

6.
1993年,我采写的稿件有150篇被地区级以上新闻单位采用,其中有两篇刊登在《工人日报》要位,《陕西日报》、《陕四人报》、《渭南日报》均采用多达20余篇,《中国电力报》采用了8篇,许多通讯员问我上稿多的原因,我的经验是:精心制作标题,紧紧扣住编辑。 我们通讯员采写的稿件,第一位读者首先是编辑,而编辑先看到的是标题。一则好的标题。常常会使采写的稿件,增辉添彩,使读者看后回味无穷,能把编辑像磁力一样的吸引住。这就是“第一印象”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陕西日报》记者晁阳与我合写的《女麦客王建起跨省机收集团》一稿,获得了1995年度全国晚报现场新闻大赛特等奖。这是我采写“女麦客王”的第8篇稿件,也是采写“女麦客王”系列稿件中的第6篇获奖作品。回顾这篇稿件的采访体会,我以为,扇形思维出精品。  相似文献   

8.
赵勋  周骏 《新闻知识》2000,(9):27-28
我们合作完成的《她,背起妈妈上大学》一文,被评为1999年度陕西新闻奖一等奖和西安新闻奖一等奖,并且被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推荐参加“中国新闻奖”的角逐,这篇不足千字的通讯受到省内新闻界众多资深评委的青睐,这使我们感到莫大的荣誉,同时也激励我们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奉献给读者。 一、用真情去采访和写作 《她,背起妈妈上大学》一文的发表是在1999年11月4日,发表后一些同事就说,这篇文章很能打动人,为此我们也颇有点“沾沾自喜”,因为我们是用自己的真情去采访、去写作的,这也是我们在采写这篇文章中获益最…  相似文献   

9.
1998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我有幸陪穆青同志在红旗渠和石板岩山区采访了两天,采写了《穆青情系红旗渠》现场短新闻(以下简称《情》),相继被《安阳日报》、《河南商报》、《大河报》和《新闻出版报》采用。同时,我也陆续接到北京、郑州、安阳、林州市一些读者朋友的来电、来信。应该说,大多数读者被打动是被在全国人民心中享有盛誉、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穆青对红旗渠的深情所感染。但回顾一下该文的采写经过和体会,进而谈谈现场短新闻的特色,也应该是作者对读者和编发该文的诸报编辑和记者同行们的一种回报。 真实真情真意境 采写现场短新闻,是新闻记者的一项基本功;及时编发优秀的现场短新闻,是广大读者喜闻乐见、新  相似文献   

10.
我与《新闻知识》结下不解之缘,从1985年开始的。1989年退休后,我买了辆自行车,跋山涉水,走村串巷,跑机关,下基层几乎走遍了我县的东西南北中,进行艰苦的新闻报道工作。在这六年中,我出门采访从不分春夏秋冬,严寒酷暑。 虽说吃尽了苦头,仍锲而不舍。我采写的稿件曾被《参考消息》、《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等十几家报刊采用,还连续两年荣获《陕西老年报9优秀通讯员称号。 说句心里话,我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全得益于《新闻知识》。 这几年来,我始终运用《新闻知识》传授的理论指导思想和采写技巧,去报道我县改革开放以来的大  相似文献   

11.
去年年底以来,陕西日报连续报道了高中毕业生韩志刚献身农业劳动的模范事迹:1960年12月30日发表了《一心一意当第一代新型农民》的通讯;1961年1月24日发表了韩志刚的母亲董玉惠支持儿子参加农业劳动的新闻(配有评论);4月8日又发表了韩志刚给全省应届中小学毕业生的一封信。这些稿件是在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指导下组织采写的。见报后,都被编辑部评为红旗稿,认为抓得准,针对性强,材料比较扎实。读者反映也好。韩志刚和他母亲董玉惠这两个人物成为全省知识青年和学生家长学习的榜样。在组织采写这组典型报道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  相似文献   

12.
在近几年的采访中,我体会到:好的社会新闻作品应当有比较深刻的思想性,它不应当是对孤立事件的就事论事的报道,而应能启迪读者去思索一些问题。1984年,我在渭南驻站时采写的《城里姑娘到乡下》(见陕西日报1984年9月28日2版),就是按社会新闻采写的。当时,反映农村实行责任制后面貌变化的正面报道很多,而这篇报道是通过折射,目的同样是反映责任制的优越性的。由于作为社会新闻写,我在有限的篇幅中,尽量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和故事情节。经济基础变了,但作为意识形态——一些人轻视  相似文献   

13.
由《辽宁日报》、《锦州日报》、锦州电视台记者分别采写的《为农民说话》、《农民的代言人》和《张德东精神赞》在党报、电台、电视台发表后,我陆续收到省内外许多读者来电来信。许多热心人关切地询问我:“爬了32年格子,发表稿件万余篇,获得中央、省、市、县荣誉证书118本,今后还会执著地写下去吗?”今天,我通过《记者摇篮》一席之地告诉所有关心我的人们,那就是不改初衷,按照中国共产党章  相似文献   

14.
1996年 ,我采写的通讯《巴山玉米王》在《通川日报》等报刊上刊用后 ,获得了当年四川省好新闻一等奖。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来说 ,感到莫大的幸运和鼓舞。最近 ,应《新闻界》编辑张永红同志之约 ,在这里向朋友们介绍一下这篇好稿的采写经过。宣汉县百亩玉米高产攻关试验于1995年创造了奇迹 ,轰动了全川。次年春 ,正当玉米育苗移栽时 ,我有幸采访了作为攻关试验技术负责人的该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李焕然。回顾采写感受 ,令人至今难忘。到峰城乡采访时 ,天还飘着雪花。在农舍的院坝中、火塘边 ,人们朴实的语言 ,生动的形象 ,流露出对“李…  相似文献   

15.
《台上他讲,台下讲他》是篇富有特色的新闻小言论。它发表在1982年10月19日四川日报小言论专栏《巴蜀小议》上,并获得了同年评选的全国好评论一等奖。《巴蜀小议》是四川日报于1980年辟设在要闻版的新闻小言论专栏。多年来,该专栏发表了大量群言型的小言论,深受读者的喜爱,获得了读者的普遍好评。《台上他讲,台下讲他》这篇小言论,就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一篇。现将全文照录如下: 《台上他讲台下主讲他》(作者汪道衍) 某县有个分房小组负责人,在分房会议上振振有词地讲:这次分房的原则是县委常委定的。分新房,就要交旧房,先交旧房钥匙,才能领取新房钥匙,等等。他的话还未讲完,人们就窃窃私议起来:“他自己没交旧房就住了新房,说一套做一套咋能服人啊!”原来,  相似文献   

16.
尹维祖 《报刊之友》2010,(8):104-105
贤良同志去年发表在《陕西日报》的论文《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我曾阅读过,很受启发,收益甚多。最近又浏览了他以此话题为主线的新闻专著《舆论引导艺术》,由于同在一条战线工作,又多年同唱“同一首歌”,  相似文献   

17.
尹维祖 《今传媒》2010,(8):104-105
贤良同志去年发表在《陕西日报》的论文《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我曾阅读过,很受启发,收益甚多。最近又浏览了他以此话题为主线的新闻专著《舆论引导艺术》,由于同在一条战线工作,又多年同唱"同一首歌",因而读  相似文献   

18.
在新疆第8个民族团结教育月里,我采写的通讯《各族人民为他“送行”》在《新疆日报》发表后,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自治区卫生厅特向全疆发出《通知》,号召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学习杜东亚同志的高尚医德、良好医风和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这篇《通讯》已先后获得1990年度《新疆日报》民族团结报道一等奖、同年《新疆日报》好新闻一等奖、新疆好新闻一等奖和全国8省区民族地区报道好新闻一等奖。不少同志问我这篇采写报道的经验,我说除了新闻事实典型等客观因素外,从主观因素来讲,主要是激情,是激情使我产生了强烈的采写冲动,是激情激励我一定要把它写成佳作。新闻作品首先要有素材,有“原料”,但又不是一大堆材料的简单组合,它要受情感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是材料、观点和情感的有机结合。在阶级社会里,人的情感、激情总是有阶级性的,我所说的“激情”,  相似文献   

19.
今年四月中旬,我到成都、重庆等地采访.《四川日报》社的同志告诉我:他们在收集整理报纸史料中,发现了胡耀邦同志于1950年10月3日写给《川北日报》的亲笔信,并已征得作者同意,即将在四川记者防会和《四川日报》主办的《新闻界》第二期发表.  相似文献   

20.
《北京日报》的“购物指南”(市场短波专版)和《北京晚报》的“市场快讯”两个小栏目里登的稿件,尽是些跟人们衣,食、住、行关系较密切的事儿.篇幅虽然短小,但在介绍商品知识,指导人们消费、沟通产销渠道。促进生产发展上,却起着良好的作用,受到读者的欢迎。去年,这两个小栏目共采用了我写的稿件一百多篇.由于稿子的内容准确、采写的又比较及时,收到了比较好的宣传效果,得到了读者的好评。我是怎样为这个小栏目写稿的呢?亲自采访,不捕风捉影。“市场快讯”的稿要求一个“快”字,但不能因快失真。有人觉得几十字的“豆腐丝”用不着采访。还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