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亮 《新闻记者》2004,(9):13-15
时政报道因其特殊的重要性和敏感性,一般要遵循审定的“通稿”来报道,在保证了舆论导向正确性的同时,客观上也造成了“千篇一律”的结果。如何突破这种“千篇一律”,既满足受众对资讯的需求,又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我认为,鉴于时政报道的特殊要求,在主题和内容没有更大突破的现状下,记者捕捉到独家的、生动形象地反映主题的细节,就是找到了突破“千篇一律”的重要途径。如果说报道通稿内容是“规定动作”的话,那么报道细节就是“自选动作”。在大多数人都只做规定动作的情况下,“自选动作”编排得当,准确漂亮,就会更“出彩”,更抓人。细节对…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报道发展到今天,报道形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简要地说体现在由过去单一的一分钟新闻发展到系列报道、连续报道、深度报道、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组合报道……报道形式更加丰富,电视的优势较之其它传媒更加充分地得到了发挥。这其中组合报道就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更能发挥电视优势的全新报道方式。一、电视新闻组合报道概述电视新闻组合报道是:围绕一个新闻主题或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多层面报道的组合。它既可以是单条新闻的放大、扩展(消息+背景),又可以是多条相互关联的新闻的有机集合,从而做到对这一新闻主题或新闻事件全景…  相似文献   

3.
岳巍 《新闻前哨》2006,(1):40-40
所谓组合报道,是将某一新闻事件各个侧面的报道及素材组合在一起,从方方面面对新闻进行透视的一种报道方式(杜骏飞《深度报道写作》),这种报道方式,因其可以多角度全面地反映所要反映的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正日益显示出全方位、立体化深度报道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主题报道是否契合了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否紧扣社会热点与焦点问题,是否贴近民生为人民发声,都是地方新闻网站主题报道工作中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为此,本文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地方新闻网站如何做好主题报道.希望与所有媒体人共同努力,为完善地方新闻网站的主题报道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徐赞 《新闻实践》2007,(6):54-54
一条有报道价值的新农村新闻,往往可从多个角度去挖掘、表现。角度的不同、挖掘的深浅,表达出的主题和意义就会相去甚远。一要把握个性、突出特点由于工作和形势的需要,新农村报道不可避免地会重复报道某些相同或相近的人或事。有时  相似文献   

6.
专题新闻摄影报道,通过所拍摄对象的不同时空下不同的瞬间及状态,去全面、深刻、完整地反映、揭示与深化主题的一种深度报道形式.专题新闻摄影报道在报纸、杂志和网络等媒体上均可采用.  相似文献   

7.
重大主题新闻报道往往具有主题重大,思想性强,报道角度高屋建翎,报道形式较严肃等特点,这与市民报纸所强调的内容上的可读性、服务性、适用性及形式上的灵活性与贴近性有较大的差别。这也是为什么都市类报纸较少涉足重大主题报道,或即使涉足往往也是蜻蜓点水、欲言又止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陆素 《中国广播》2013,(1):71-72
主题报道是广播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的广播主题报道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时效性较差、内容不够鲜活、形式比较陈旧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在2012年两会前夕推出的主题报道《我说我的幸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其崭新的报道形式打破了广播新闻主题报道的原有模式,给听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也给广播人带来了启示。  相似文献   

9.
人们一般把新闻媒体带有指令性的正面报道,称作“规定动作”。纳入“规定动作”的,一般都是主题重大、具有导向意义的新闻典型。但是,这类新闻同时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主题指定,很难做出新意;第二,众多媒体统一采访,很难挖到新颖材料;第三,重复报道,有的采访对象已经成了报道明星  相似文献   

10.
录音报道是最能发挥广播特点的一种重要宣传形式。采用这种形式,集字与各种音响效果于一体,可以更好地表现主题,使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这是字报道难以比拟的,多年来实践证明这种宣传形式具有强烈的现场感、真实感和感染力,因而很受广大听众欢迎。  相似文献   

11.
重大主题报道作为社会舆论的导向性报道,能够对大众做出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满足大众对于社会重大事件的知情权利.重大主题报道已成为当今主流媒体传播文化价值观念、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手段,由于重大主题需要对相关主题事件进行深入挖掘,因此需要做好新闻策划工作.本文主要探讨新闻策划在重大主题报道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闻的主题是什么?它是一篇报道的主旨,新闻主题是报道的核心内容,只有确定了报道主题才能围绕其建造起报道的结构,编织进报道的素材,展开报道的思路。要选准主题首先要选准角度,即新闻报道的切入点、侧重点。选准角度,需要记者对采集到的素材理解和辨别事物的能力。主题与角度是对立的统一体。新闻主题好比金矿石,含金量再高,假如不经过一番提炼,只能算是一块矿石。新闻素材只有经过作者的认真分析、缜密思考(这里包含着对事物了解的程度,掌  相似文献   

13.
战役性报道就是对受众进行大量的、多角度、多形式的、连续的信息传输,以期达到传播者的目的。无论正面报道,还是舆论监督报道,战役性报道的题材和主题要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人文关怀,倡导科学、民主精神,传播健康新观念,有助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浙江日报、钱江晚报、嘉兴日报等媒体做好庆祝建党90周年重大主题报道,内容扎实,形式新颖,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这说明,只有遵循新闻规律、增强驾驭宣传主题的能力,踊跃参与、主动研究、周密策划、精心组织、深入采写,才能使主题报道效果最大化。围绕党委、政府重点工作,营造报道声势,形成舆论强势,是新闻宣传服务中心工作、有效引导舆论的必然要求。但是,有的媒体往往把宣传声势简单地等同于宣传效果,满足于“图解式”、“脸谱化”的简单机械的报道方式。因此,如何处理好营造主题报道声势和提高主题报道效果的关系,切实增强主题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推进新闻创新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深度VS速度     
潘伟 《新闻爱好者》2007,(12):21-21
我们今天谈到的深度和速度,不是竞技体育中的比赛项目,而是电视深度报道与电视动态新闻在对同一新闻主题的报道中优势与劣势的对比。我们知道,在对新闻事件报道的过程中电视动态新闻以其快速、直观的特点有着其他媒体以及其他报道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那么在媒体栏目竞争激烈的今天,其他报道方式比如说深度报道如何在新闻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了电视同仁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是主流媒体承担职责使命的重要手段。做好重大主题报道,主动研究、精心创意策划是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结合大兴安岭媒体在新闻报道工作中对新闻策划的有效运用,谈谈新闻策划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拍摄新闻图片,应像做文字报道一样,要有换位思考能力,从读者的角度对主题进行思考,提炼挖掘出最有新闻价值的报道内容,使新闻图片的主题更鲜活。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实践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特定的报道对象,比如重大的社会现象、典型的人物形象等等。依靠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可能无法最全面、最深刻地表现和挖掘出这些报道对象的精髓。这个时候,主题突出、层次丰富、可读性强的新闻速写就成了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武器。一组好的新闻速写,不但要做到主题思想突出、新闻性强、反映社会和时代的亮点,还要利用各种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报道。  相似文献   

19.
主题报道是指围绕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部署、重大活动及相关社会热点所进行的集中、大规模的战役报道,是党报的"规定动作"。让主题报道回归新闻规律,重大主题民生化表达,用社会化事件"引爆"主题宣传,是党报创新重大主题报道的三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洪炜 《东南传播》2017,(12):116-117
民生新闻兴起后,其高收视成为地面频道突围的重要途径,然而到如今,部分地区的民生新闻不约而同地陷入了"琐碎化、同质化"的误区,过分追求小新闻,过多地报道负面新闻。民生新闻如何摆脱这个泥潭,打造积极健康的电视节目,福建电视台《第一帮帮团》栏目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尝试。如果说常规的民生新闻报道是枝叶的话,那么贴合时效的主题策划报道则是民生新闻中的主杆,它能带给观众更深的感受,富有较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通过主题策划,一方面可以满足栏目的正常播出,引领舆论,呼应主流。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栏目的品位和档次,扩大影响力和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