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批改.一则耗时费力,二则收效甚微.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师感到头痛的事。叶圣陶曾对每学期的七八篇作文这样评价过:“就学生作文能力的锻炼来说.实在太少了:就教师批改作文的辛劳来说,实在太重了。”但是,我们作为教师都清楚地知道.学生的作文是必须要批改的。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的批改富有成效呢?  相似文献   

2.
学生作文老师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大“传统”。对一篇作文,学生搜索枯肠地作完后,就成了局外人,所有的事全由老师“承包”了。实践证明,这是极不科学的,我们应该大胆地将作文批改放给学生。  相似文献   

3.
作文修改是作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人云:“善作不如善改”,“文章不厌百回改”,但是许多学生对修改不够重视,认为自己作文主要是写。改。是教师的事情,因此学生每当把作文写完,不管好与差,一交给教师“阅读”,就算万事大吉了。教师历尽千辛万苦地将批改后的作文发给学生,学生看看分数.浏览一下评语。心不在焉地听听教师的评价,就随手翻过去.开始了新的一篇写作。结果上次作文的症结依然如故,这样的作文教学可称得上事倍功半,教师的批改成了“纸上谈兵”,导致作文评价常流于程式化。  相似文献   

4.
蒋丽霞 《考试周刊》2012,(76):49-49
批改作文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而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学生作文数量多,批改中的少、慢、差现象时有发生,即便是认真批改了的,也缺乏很好的针对性、激励性、启发性。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讲:“老师批改作文是够辛苦的.几十本.一本一本地改.可是劳而少功。”那么如何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批改,避免“劳而少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5.
“满纸批改言,一腔心血缀,都云老师累,谁解其中味?”即便如此.教师还是在作文评价中迷失了方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批改作文.收效却甚微。综观当前作文批改的现状,传统的作文评价已凸显弊端:  相似文献   

6.
作文批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措施。但教师批改作文是很辛苦的,尤其是大的班级,教师要将几十篇作文从字词、标点至句篇,从眉批到总评进行批阅,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这种批改形式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往往效果并不明显.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对作文批改作了一些新的探索。按“自读作文——朗读评议——自改互改——教师抽批”进行评改,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说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来纠正或者说确定一种说法,改变一种视角。历来都说“批改作文”或者“作文批改”,我觉得有必要在“作文”和“批改”之间强调“学生”一词。“批改作文”或“作文批改”是一种只见文本或者说以文为本的视角。而“批改学生作文”是既见文本,更见作者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批改作文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搞好语文教学提高写作水平.批改作文是重要不可缺少的环节。语文老师常常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详改”,这样给老师增添工作量。当老师把批改好的作文发给学生时。多数学生只是看看分数或是评价等级。因而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的并不明显,教师为批改作文感到烦恼、困惑。怎样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9.
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等闲视之。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曾经就这个问题做过探索。 评语忌用杀威棒。我们有些教师动辄简单化“一语否定”,诸如“离题万里”呀、“内容空洞”呀、“一塌糊涂”呀之类。这样做会严重伤害学生的感情,试想,学生耗费心血写出一篇作文来,一下子被你用四个字“毙”了,能不悲观失望么?  相似文献   

10.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最繁重、最头痛的一项工作,特别是逐篇的精批细改,如果按每节课评改6—8篇作文的速度,也要近30个课时,费时、费力。针对这个问题,我试行多层级交互开放式作文评改法,兼作文指导与批改为一体,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具体步骤和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作文批改中,学生对老师批改的作文似乎比较“冷漠”,若无其事。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被动局面,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们探讨了一种作文批改的“互动模式”。即在作文批改中,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动关系,使作文批改臻于学生自主操作的范式。下面将我在教学中的实践过程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2.
刘桂荣 《河北教育》2005,(23):27-27
学生根据教材中的作文要求完成一篇作文后.教师往往把这次作文的“要求”当作一个统一的标准,对全班学生的几十篇作文“一刀切”,达到要求的就给个高分.给个“漂亮”评语,达不到要求的就给个低分.给个“不漂亮”或“不够漂亮”的评语。我曾就作文教学,尤其是作文评语.对学生进行了多次问卷调查,主要情况是:  相似文献   

13.
作文本来是一项很快乐的活动,是一种把自己接触、体察着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及南此而产生的各种感受“一吐为快”的精神产品独创。可这项活动被负载了太多的功利目的时,快乐也就荡然尤存了,下篇一律的表达方式,千篇一律的结构特点,千篇一律的语言风格。许多语文老师批改作文的切身感受也表明.批改这样的作文.真是一项极单调、乏味甚至极痛苦的事——既然看不到任何新意,又何来批改时的愉悦感?  相似文献   

14.
案倒背景: 今天批改开学第一篇作文.写最难忘的寒假生活。看到一篇写自己跟爸爸吃麻辣烫的好文章.真是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叫人禁不住唾津潜溢。谁知竟是班上最怕作文的戴晶晶“写”的。一时间我哭笑不得.准又是从哪儿“借”来的文章。这家伙算是屡教不改的“惯犯”了!并且还正在影响着几个同样怕写作文的懒小子。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切实有效地杜绝学生抄作文这一现象呢?我思之再三,精心预设、生成了以下案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个研究、探讨的热门话题,而这一热点的中心就是如让学生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作文来,这当中指导写作固然是个关键步骤,但科学、有效地批改作文则是激励学生写作的动力。有了动力,学生才能“乐其业”,满意的习作也将应运而生。笔者认为“批改作文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方法。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究实效。  相似文献   

16.
作文批改的惯例,一般都是老师精心批改。一篇作文不光有总批,还有眉批。甚至对篇中的字、词、句、标点也作精心的筛减,花去了很多时间。但发下去之后。有的学生连看也不看,下次作文依然我行我素。这种传统的批改方法,对老师来说是吃力不讨好,对学生也没有多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包君玲 《考试周刊》2013,(98):54-54
<正>作文批改与讲评是作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重视作文的批改与讲评,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有很大帮助。作文的批改与讲评不仅仅是对学生作文打等第、作评价,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写好下一篇作文。因此,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那如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与讲评呢?一、明确要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论是批改作文还是讲评作文,都要看是否按要求作文,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当前中学生缺乏作文兴趣和厌烦作文的心理,从改革作文批改这一角度切入,分析了形成这一心理的原因,探索了扭转这一局面的过程和方法,论述了实施“过程”和“方法”的科学性,总结了实施批改改革的多面效应。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标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可见,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作文批改方式和新课标精神是背道而驰的。笔者认为,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打破教师一手包办批改作文的格局,从“教师为主”的方式转向以“教师为导”。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经常跳出自己天地来思考,向自己挑战.莫贪恋熟悉的模式套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本文就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做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钱文河 《甘肃教育》2005,(10):20-20
作文的批改是一个大难题,不少老师受传统影响,至今仍沿用“精批细改”的老做法。然而作文发下后,学生只是粗略浏览一下得分和评语便将其束之高阁,其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那么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这种被动局面呢?近年来,我尝试了“互动批改法”,即在作文批改中让学生唱“主角”,师生、生生之间互动配合,对提高学生整体写作水平很有益。其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