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多维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版权人权利特殊限制的一种形式,合理使用体现了法学和经济学价值观的辩证统一,集中体现了版权制度追求的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法律价值.文章认为知识的公共产品属性以及信息传播的公共属性是合理使用制度产生的基本前提,而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确认了合理使用制度的价值目标.面对数字时代的版权权利扩张,提出合理使用制度同样应当作出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2.
数字时代版权授权方式比较研究与图书馆适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数字时代下的几种版权授权方式,即合理使用与许可使用、授权要约模式、版权补偿金制度、交叉许可模式、集体管理制度等进行比较分析,认为集公共信息传播者、版权作品使用者、版权作品创作者三大利益角色于一身的图书馆,为适应版权作品尤其是数字作品的海量授权需要适用的授权方式,进而指出集体管理制度是图书馆版权授权模式中的核心制度。  相似文献   

3.
数字档案馆在建设与运营中应当妥善处理版权问题,尽量避免版权侵权.档案馆具有公益性和特殊法律地位,我国应当基于数字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的利益平衡原则,完善合理使用制度和法定许可制度,加强版权集体管理和数据库的保护,同时档案馆需要加强技术保护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版权制度并不是伴随着作品的诞生而诞生,是传播技术的进步催生了版权制度的诞生,版权制度是应对传播技术发展的产物。传播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版权制度的发展,使版权制度不断修正以平衡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在数字技术时代,版权制度应对数字技术发展应遵循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尊重数字技术形成的市场机制的调整方向,在保护著作权人权益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数字权益管理在网络环境下保障版权人权益的同时,挤压了合理使用的空间,造成了网络环境下版权人与信息使用者之间的利益不平衡。通过对DRM与合理利用之间的冲突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试论数字图书馆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但它对原有的版权制度的冲击也是空前的.本文阐明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对合理使用制度的影响,论述了数字图书馆对作品合理使用的必要性、合理使用的范围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叶敏 《出版科学》2012,(4):19-23
数字版权管理措施是随着技术发展出现的数字作品著作权人保护自身权益的有效途径,但数字版权管理措施存在着可能侵害用户信息安全和隐私权、与合理使用制度相冲突的不足,为达到著作权人与用户的利益平衡,促进这一新型知识产权保障方式的健康发展,首先需要明确其法律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合理界定其限度,通过法理分析可知其本质是民法上自力救济措施在新技术条件下的体现,具有权利公示方式与权利保护措施两方面的作用。但数字版权管理措施存在着自力救济固有的可能带来潜在侵权的弊端,建议通过立法明确其合法地位、可以采取的形式、范围与限度等,明令禁止破坏性手段进行版权自我保护,尤其是完善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以保障数字作品用户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数字版权权益管理是管理和保护数字版权作品价值链中所有参与者的权益。文章以平衡各方利益为切入点,在分析当前数字版权利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数字版权的公众利益管理和数字版权人利益管理两方面入手,详细分析了各自管理机制构建策略,认为数字版权领域里应该构建一种以政策为先导、以法律为准绳、以利益平衡为基础、以合理保护为手段、以利用为目标的刺激创作、维护公平、推进共享、促进文化科学艺术繁荣的公众利益与私人利益和平共处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李明发  杜健 《图书馆》2015,(1):12-17
版权的产生、发展与技术变革具有密切关联,技术变革既推动版权发展,也给其带来挑战。云计算技术下作品传播利用的新特点使版权陷入困境。作为一种路径选择,替代版权模式难以落地生根,版权仍是调整作品传播利用关系的最优制度安排,通过调整版权专有权、规范数字权利管理、协调合理使用与技术措施、引入反垄断条款,可实现版权平滑过渡。知识共享模式合理运行可激发版权内生动力,共同致力于知识朝向自由共享的公共利益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图书文献的合理使用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数字版权的激烈讨论中的热点。有人主张废除甚至限制合理使用以维护版权人在数字时代的利益 ;反对者则主张废除合理使用制度有可能损害公众利益。本文在分析传统合理使用制度价值特征已经各国关于数字化图书文献合理使用之立法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数字技术发展的现状探讨我国数字化图书文献合理使用制度的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