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潘兆明 《教师》2014,(30):12-13
当今社会越来越缺少诚信,由信任危机带来的矛盾愈演愈烈,要想建设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必须加强诚信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弘扬季子诚信文化,让他们传承季子诚信精神,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
季子是常州的人文始祖,是春秋吴文化的杰出代表。季子文化,就是季子的思想行为、道德品德对后人产生的人文影响和精神成果。季子文化的主要内涵是厚德、诚信、守礼、清廉。季子文化的核心是仁义、至德。传承和弘扬季子文化,必须加强季子文化的宣传弘扬,提高其知名度;加强对季子文化的挖掘研究,提高其历史地位;加强对季子遗存遗迹的规划布局,提高季子文化纪念场所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季札是常州的人文始祖。季子文化是常州文脉之根,是常州文化之基,是春秋吴文化的杰出代表。季子文化完美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价值追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季子文化对本地社会文明的积极影响体现在:季札“谦让、诚信”的品行成为社会道德规范;季子文化成为古延陵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季子文化对教化风俗、安定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季子文化使本地区崇文重教,名士辈出,诚信礼让,社会文明,友爱互助,和谐稳定。这里走出的名士名人具有修身齐国,儒雅刚正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省丹阳市行宫中心小学位于美丽的香草河畔、季子故里。学校绿树成荫,四季花香,环境优雅,"挂剑廊""诚信墙""读书亭""季子书吧""诚信钥匙"等校园景点错落有致。学校传承季子诚信、仁爱、谦让、博学的精神,确立"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以"诚信"为校训,坚持诚信立学、诚信立行、诚信立人,形成  相似文献   

5.
找到自己     
有必要认识两个人。一个人叫公子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四子,照旧礼,我们尊他为季子。一天,季子佩戴着宝剑去看望徐国国君。国君看完季子的剑后,满脸喜欢之色。季子看在眼里,心里想这剑还是送与爱剑人吧。当时急于出使晋国,季子没有立即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城市的底蕴和灵魂,它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江阴乃是江南文明起源的中心地带之一,江阴城市历经变迁.早期余城在青铜时代已成为“长江下游第一城”。季子是江阴城市文化起源的象征性人物,他身上体现的性格文化、礼让文化、诚信文化、自立文化、化育文化是江阴城市文化宝贵的源头文化:  相似文献   

7.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而有信,待人以诚,言行一致,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必备品质。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这是一种行为准则,又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种经营理念。在现在社会中,诚信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因此,搞好企业诚信建设,秉承季子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找到自己     
有必要认识两个人. 一个叫公子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照旧礼,我们尊他为季子.一天,季子佩戴着宝剑去看望徐国国君.国君看完季子的剑后,满脸喜欢之色.季子看在眼里,心想,这剑还是送给爱剑之人吧.当时急于出使晋国,季子没有立即把剑送给徐国国君.等到他出使回来,徐国国君已死.季子黯然,当即摘下宝剑要交给徐国继任的国君.  相似文献   

9.
资讯     
《江苏教育》2014,(17):6
<正>江苏:1700万未成年人要学"八礼四仪"。——从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江苏在全省1700万未成年人中全面推行"八礼四仪",这在全国尚属首次。根据《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试行)》,"八礼"主要包括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  相似文献   

10.
找到自己     
有必要认识两个人。一个人叫公子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四儿子,照旧礼,我们尊他为季子。这一天,他奉命向西出使晋国。出使之前,季子佩戴着宝剑先去看望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徐国国君。徐国国君是个爱剑人,当他看完季子的剑后,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满脸的喜欢之色。  相似文献   

11.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简一有: “绝知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虑,民复孝(季)子(慈)。”关于“季子”,楚简释文以“季”为“孝”之讹,“子”通“慈”,即“孝慈”,但不少学者认为这两个字应如字读。如崔仁义先生说: 季子,传世本《老子》作“孝慈”;帛书《老子》甲本作“畜兹”,乙本作“孝兹”。……但  相似文献   

12.
找到自己     
有必要认识这两个人。 一个人叫公子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四儿子,照旧礼,我们尊称他为季子。这一天,他奉命向西出使晋国。出使之前,季子佩戴着宝剑先去看望徐国国君。徐国国君是个爱剑之人,当他看完季子的剑后,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满脸的喜欢之色。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2013,(Z2):138-142
正"弘扬北京精神,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第三届《大学生》杯动漫大赛"是为大力弘扬北京精神,丰富首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内容,倡导文明生活理念,充分调动广大青年大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宣传践行北京精神、参与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是为了贯彻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的文化精神,而开展的一项大型系列主题文化创意赛事。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思想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近年来,冀中股份东庞矿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活动,通过"读、听、唱、讲、写、评、查"七字循环法,大力弘扬以"仁、礼、孝、贤、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省委新闻发布会上发布《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试行)》后,在淮安周恩来红军小学引起了积极反响,该校充分利用开学第一课组织全校四千"红军娃"学习"八礼四仪"(八礼:餐饮之礼、游览之礼、观赏之礼、仪表之礼、行走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仪式之礼;四仪:7岁入学仪式、10岁成长仪式、14岁青春仪式、18岁成人仪式),争做优秀"红军娃"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6.
闽南族群源于中原,成于闽南,走向世界。闽南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和"、"礼"、"义"、"易",打造"重乡崇祖、爱拼敢赢、重义求利、山海交融"的精神,弘扬了中华文化深厚的包容力、统合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7.
<正>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育人之本,莫如铸魂。海门市通源小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强化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引领,教育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养新生命教育文化观照下的新儿童。德育部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八礼四仪"、志愿者活动、劳动教育、心理教育等德育系列活动。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卓有成效。学校多次被授予海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八礼四仪"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优秀学校、南通市红旗大队等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十分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他提出了以爱国主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中国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为主要内容,以青少年和党员干部为主要对象,采取"四以"、"四个统一"和互联网现代化手段和方法开展教育,从而建构了较为完整的民族精神教育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朱浩真 《上海教育》2014,(18):87-88
沪教H版高二语文教材(试用本)收录有《延陵季子将西聘晋》一文,以生动、凝练的文笔叙述了季札献剑的感人故事。季子的一番话可谓是点睛之语,"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徐君死后,季子之所以要挂剑于墓,因为不能欺骗自己内心的许诺。这除了展现主人公的守"信",更体现他的真诚。  相似文献   

20.
针对存在小学生不良品质的现状,对其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迫在眉睫。笔者所在学校对小学生"八礼四仪"教育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礼仪教育课程化、无声化、常态化、实践化、白热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