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学者纪昀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体现着其目录学的成就,其自撰《玉台新咏校正》体现着校勘学的成就。此二书集中地体现了他的文献学思想,并进行逐一剖析,正确评价纪昀文献学思想,有助于研究纪昀的文献学理论与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学者纪昀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体现着其目录学的成就,其自撰《玉台新咏校正》体现着校勘学的成就,二书集中地体现了他的文献学思想。本文对此进行逐一剖析,以期正确评价纪昀文献学思想,总结研究纪昀的文献学理论与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以2008年国内公开发表和出版的文献学论著为基础,梳理、总结了本年度文献学研究在文献学理论、文献学专题、文献学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区域性的藏书刻书研究是本年度的研究亮点。  相似文献   

4.
历史学家吴枫先生在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中国古典文献学》一书记载了吴先生文献学术成就,被誉为“中国文献学研究的又一力作”。文章对《中国古典文献学》及吴枫先生的其它文献学研究成果给予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王绍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文献学家,在学术界与顾廷龙、冀淑英两先生相齐名。《世纪学人、百年影像》一书收录的古典文献学家,只此三人,体现了当今学界的公论。王先生是目录版本校勘学专家,是王献唐之后山东文献研究第一人,是国内外研究张元济的权威,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界的领路人之一,他的去世,是中国学术界特别是古典文献学界的重大损失。王先生离我们而去已有50天了,  相似文献   

6.
现年93岁高龄的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王绍曾先生,是和已故著名学者顾廷龙、冀淑英相齐名的古典文献学家。《世纪学人百年影像》一书收录的古典文献学家,只此三人,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7.
徐雁 《图书馆杂志》2005,24(11):89-90
这是全祖望去世百余年之后,叶昌炽为其双韭山房所咏藏书纪事诗,二十八个字道出了全氏“为书辛苦为书忙”的人生。  相似文献   

8.
首先论述现代文献学家海外访书的背景,然后介绍访书的范围。其范围包括佚书、古本或善本、古典小说戏曲、敦煌 遗书、太平天国史料及明清之际天主教传教士华文著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了郑樵在文献学方面的贡献:一、丰富的文献学著述;二、全新的大文献观;三、关于古书注释的精辟见解;四、系统研究“亡书之学”。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文献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余光  范凡 《图书馆》2007,(4):29-33
以2006年国内公开发表和出版的文献学论著为基础,概述了本年度文献学研究在文献学理论、文献学家、专科文献学、文献学专题等四个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徐学林 《出版科学》2007,15(5):74-79
主要记述清中叶东南著名藏书家、文献学家、拜经楼主人吴骞在收藏、整理古籍、刻书活动中留下的业绩,说明历史上大编辑出版家都是著述丰富的学者.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介绍我国当代著名文献学家潘树广先生的生平,以其最有代表性的著述入手阐述他对文献学事业的贡献,并着重论述他在“大文献学”理论的提出、古籍索引理论的构建、文学史料学理论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取得的理论成就和贡献.  相似文献   

13.
论文说明了三家注对《古史考》的引用在甄别、补充《史记》的某些史实,理解《史记》的历史观以及对地望、典制的考证等方面均有益处,籍以窥见《史记》三家注在历史文献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文献学的学科体系,历来有“古典”与“现代”之分。古典文献学以古籍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为三大支柱;现代文献学则以急剧增长的多语种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长期以来,研究“古典”与“现代”形成两支队伍,他们各有强项与弱项。 学科的分割与学术队伍的划疆而治,不利于健全和发展完整意义的文献学学科体系。因而,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不少学者为建立“兼容古今”的系统的文献学(或称大文献学)作了许多有益的理论探讨。例如林申清先生说:“建立一门能够兼容古今的系统的文…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述评了中国古代杰出的文献学家刘歆对校勘学、目录学的草创之功,并分析了其在校书编目时主要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文献学导论》一书反映了我国文献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该书作者站在历史高度,充分吸收和借鉴已有文献滂的研究成果;紧跟时代,倾心关注文献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放眼未来,指点文献学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介绍20世纪文献学家郭伯恭鲜为人知的生平和文献学著作——《四库全书纂修考》、《永乐大典考》和《宋四大书考》,总结他在《四库全书》、《永乐大典》以及宋朝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和《册府元龟》的考证上做出的贡献,以及他在文献考证方面所建立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8.
《四库禁毁书丛刊》的文献学价值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四库”文献体系的完善与贡献;2.对“四库”禁毁书的系统普查与清理;3.收录子目对诸多专门史研究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现代文献学定义综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正> 引言文献学,按其所讨论的年代范围可分为古典文献学和现代文献学。1930年,郑鹤声和郑鹤春曾著有《中国文献学概要》一书,但此书主要讨论古籍的分类、校订、编纂和印刷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实际上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著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文献学的兴起和发展,我国一些文献学家脱出了传统的古典文献学的藩篱,而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对文献的产生、发展、贮存、传递和利用及其规律的探讨上。近年来,中国文献学界十分注意吸收西方国家现代文献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特别是对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献学至今仍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学科体系。本文对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体系和新观点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古典文献学同历史文献学、哲学文献学等一样从属于专科文献,为三级学科。文献学史、古文献学、现代文献学从属于综合文献学,为二级学科。现代文献学申建议增设“文献现代诠释学”。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了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