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马克思的科学自由观体现了马克思全部理论的价值取向。它在对历史上自由观的超越和扬弃中,经历了从理性原则下的精神自由到作为人的本质异化扬弃的自觉自由、从人本主义的自由观到实践基础上的现实的科学的自由观的演变。马克思的科学自由观是实践的自由观、唯物主义的自由观、辩证的自由观、具体的历史的自由观。马克思对自由的追求与超越,是马克思思想演变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自由和解放是马克思一生为之奋斗的伟大理想。然而,国内外理论界对马克思自由观的认识和理解上存在许多混乱和误区,重新认识和深入揭示马克思自由观的真义,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思想资源和理论依据,亟需在理论上对马克思自由观真实面目和精神实质予以恢复和澄清。马克思突破了资产阶级的立场和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彻底贯彻了人道主义自由精神,以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马克思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超越了以往哲学家的自由观,指明了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历史发展方向,完成了哲学史上自由观的哲学变革。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自由和解放是马克思一生为之奋斗的伟大理想.然而,国内外理论界对马克思自由观的认识和理解上存在许多混乱和误区,重新认识和深入揭示马克思自由观的真义,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思想资源和理论依据,亟需在理论上对马克思自由观真实面目和精神实质予以恢复和澄清.马克思突破了资产阶级的立场和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彻底贯彻了人道主义自由精神,以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马克思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超越了以往哲学家的自由观,指明了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历史发展方向,完成了哲学史上自由观的哲学变革.  相似文献   

4.
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的自由,建立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全部理论活动的主旨,自由则是马克思一生所追求的和奋斗的伟大事业.马克思的自由观是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的重要思想,马克思通过考察自古希腊以来两千多年的自由思想,并在扬弃传统的抽象自由观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个人自由到社会自由的自由思想,从而揭示了人类自由观所包涵的全新而又丰富的价值论意蕴.  相似文献   

5.
千百年来,人们从未放弃对自由的探讨与追求。马克思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对自由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实现了自由观发展史上的历史性变革。马克思认为,自由是历史发展着的,而非永恒不变的,是相对的。马克思自由观是以人为本的实践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6.
柏林的两种自由概念源于贡斯当关于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的探讨,柏林对消极自由的推崇、对积极自由的贬斥改变了牛津唯心主义自由观的基本方向,恢复了久违的古典自由主义传统。但将消极自由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地位必然会破坏自由的整体性。我们非常有必要对柏林的两种自由概念进行批判性的审视。文章在梳理柏林两种自由概念的理论渊源的基础上,对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进行解读,并依据马克思自由观的原貌回应柏林对马克思自由观的批驳,最后浅谈对自由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追求自由是人类的崇高理想和人类生活的内在价值动因.一切哲学理论与思想文化,都不能回避对人类自由问题的哲学沉思与探索,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对自由做出科学的解答,本文试对马克思的自由观体系的基础内涵,特点进行探析,从而揭示马克思自由观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自由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一部关键性作品。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作出了“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和“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的科学论断,从而使劳动成为新唯物主义自由观的奠基石。与此紧密相连,《手稿》中的自由理论成为马克思的科学自由观的真正起源地,成为马克思所进行的自由观上革命性变革的起点和马克思对自由之谜作出科学解答的开端。  相似文献   

9.
立基于马克思原著,说明马克思通过"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的新的思维方式,创立了崭新的自由观,其基本内涵是: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及社会经济条件是自由的基础,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是马克思自由观的最高价值理想,实践性、总体性、存在论意义和价值论意义的统一是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特征。文章认为自由是中国梦内蕴的核心价值,并具体分析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与倡导"自由"为核心价值理念之内在联系。针对当前人们对政治自由的误读,对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集体自由与个人自由、观念自由与行动自由、自由的限制等诸关系作了具体澄明。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时间脉络,在充分对黑格尔和康德自由观认识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与以往旧哲学有本质区别的自由观——实践本性自由观。在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进行理性思考和批判之后,马克思否定自由只停留在精神层面,在深入研究现实境遇的基础上,以“现实的个人”作为实现一切自由的出发点,马克思自由观在探索的整个脉络过程中都贯穿着人文性和现实性。通过人的本质自由与实践活动的关系将自由与现实结合起来,探索在现实社会实现自由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1.
康德整个批判哲学体系的最伟大之处就是,用先验的方法把自由从自然领域划分出来,并厘定了自由与自然的界限与各司其职。因而,自由概念在其批判哲学中也就占据了核心地位。而作为前两大批判的桥梁,判断力正是在自由概念铺陈展开下完成了其体系的搭桥手术:在前两大批判中,康德分析先验自由与实践自由都属于理性自由,这只是自由存在的应然与必然,而在判断力中,审美主体的自由感的内在心理事实的获得才是自由存在的实然也是自然人向自由人过渡的必然,从而完成判断力批判如何可能。  相似文献   

12.
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离不开对自由的争取。以思想史的视角,从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国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三个维度展开,揭示蕴含在自由概念中的自由与必然、政治自由与社会自由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从而梳理并厘清自由概念的三种涵义,这对人们确定自由的价值方向、巩固自由成果、争取自由程度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康德哲学特别是在其道德哲学中,"实践理性"是一个基础性的概念,在通常的理解模式中,人们会将其与"思辨理性"来进行对照性的理解。然而,这往往致使我们忽视了"实践理性"概念在康德道德哲学内部所具有的独立特征和丰富意蕴。因此,该文将视线集中于这一概念自身,厘清出它的三重基本维度:内在、先验和超验,并从中梳理出康德进行实践理性论证所展现出来的自由的理念(意志自由)——自由的法则(道德法则)——自由的世界(道德王国)的逻辑线索,在深化对实践理性自身理解的同时,勾勒出康德道德哲学体系的全景。  相似文献   

14.
自由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最高目标。马克思的自由概念具有其独特内涵,在马克思看来,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特性,人的自由就是能够赋予意义的自由,而这种“赋义”的自由表现在人们所说的经济自由、政治自由、思想自由、社会自由等方面,而所有这些方面在现代社会都面临着挑战。检讨现代西方社会的自由观以及所受到的现实挑战,从而以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作指导为我国构建现代自由提供资源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在分析西方近代哲学中的自由观念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勾勒出这个历史进程背后的逻辑进程。这个逻辑进程的出发点是常识自由观念,中介是理性自由观念,归宿是德国古其哲学中的本体论自由观念。西方近代哲学中的各种自由观念都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正确地理解自由概念。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对人的自由带来双重效应。应当从作为权利的自由、作为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作为个性自由三个维度去考察市场对人的自由的影响。市场经济对人的自由的双重效应,不会因社会基本制度的不同而消失,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有可能给人的自由带来更多一些积极效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消极效应。  相似文献   

17.
自由是一个重要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自由概念,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维度:其一,马克思的自由概念具有实践性、历史性,即自由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其二,自由是人的能力、素质的提高,这是马克思自由概念的现实性维度;其三,马克思主要是从“社会关系”的维度看待自由,每个人的自由与一切人自由的关系是马克思关注的重点。就此而言,马克思的自由概念具有批判性,批判了资产阶级法律意义上的自由,遮蔽了背后的“社会关系”,从而在~个制高点上探索自由,夯实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自由"是一个颇受争议的概念,阿马蒂亚·森吸取了自由主义几个代表性学说的精华,同时超乎自由主义之外,对自由的含义提出其独到的见解:实质自由——自由是一种可行能力。"实质自由"赋予了"自由"更为全面的含义,注重自由的实效性,突出人在自由中的主体性地位。阿马蒂亚·森将自由概念带入了一个新的视角和领域。  相似文献   

19.
晚清以来的近代社会,传统婚姻观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婚姻缔结观念的封建性与离婚再嫁观念的不自由性两大方面,成为近代婚姻自由观念演变的历史背景。近代婚姻自由观念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引入、发展、顶峰等三个阶段。在近代婚姻自由观念的影响下,民众日益将之付诸实践。近代社会婚姻自由观念的演变及其实践,具有新旧杂糅性与不平衡性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20.
洛克和卢梭作为自由主义的两个代表性人物,虽然都以个人的自由权利为逻辑起点,以社会契约的逻辑形式来实现对自由的价值追求,但是在对自由概念的理解、对保障自由的方式及其体制设计上,两人却存在着显著不同,并因此开创了自由主义的两种传统——洛克式传统和卢梭式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