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上接第四期)(二)以"国际传播方位"定位新疆-中亚区域传播新格局国际传播方位指的是在国际传播视域下考量局部区域传播的框架。有学者指出,"新疆对中亚传播虽然是区域传播,但是在全球传播生态环境中的生态位却是国际性的。"[10]确立"国际传播方位下的新疆-中亚区域传播"格局,一是基于当前世界传播格局的多变、未定型、多样化现实趋势;二是由于中亚传播格局与世界连为一体的整  相似文献   

2.
区域性对外传播的重要性区域对外传播是国家对外传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基于区域的对外交往与传播有地理上的优势。其二是有人员的优势。第三是有文化和语言的优势。然而在中国对外传播研究与实践中,区域的作用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因为在中国对外传播的传统中,  相似文献   

3.
新疆对外传播是中国对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与区位的独特性决定了新疆对外传播的区域特点,即传播区域的国际方位;传播关系的多向度;传播的一般资源富集与核心资源稀缺;全球传播中的焦点地位与对外传播力的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4.
区域媒介的整合与传播研究理应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危机传播研究的一个新的理论视域.区域传播的研究领域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区域媒体传播策略和公信力研究、政府与媒体就信息产品制度供给研究、区域媒体报道效果的实证研究,区域内媒体报道的比较研究等.区域传播研究对于拓宽新闻传播学,建立区域内媒介间的联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技传播作为软实力在提升区域形象和促进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方法,以1993-2017年间知网数据库的科技传播文献为研究对象,探讨我国科技传播软实力区域差异的表现和原因。通过分析发现,科普投入大小、基础设施优劣的以及传播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否是影响区域科技传播软实力的主要因素。目前东部地区的科技传播软实力明显优于中西部。因此,当务之急是政府发挥政策导向,加大中西部的科技投入,促进区域自身的"造血功能",缩小科技传播软实力区域差异,从而促进中西部和东部经济、文化等区域联动,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赵淼 《出版广角》2014,(17):70-71
区域形象是公众对区域内在的经济实力、文化活力和未来发展期待的综合评估,良好的区域形象有利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在网络传播时代,区域形象塑造面临着新机遇与新挑战。本文主要以河南的区域形象为例,探究网络传播时代河南的形象塑造问题,从政治、文化、历史等方面分析其根源,力求提出可行和完整的策略并解决区域形象塑造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社会化、本地化和移动化为主要特征的移动互联网给区域品牌传播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文章结合陕西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传播现状,提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陕西农产品区域品牌传播策略,包括区域品牌与产品品牌协同发展策略、区域品牌目标受众洞察策略、三位一体传播创意点策略和跨媒体整合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移动互联等传播新渠道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传播环境得到建构并逐步被大众接受,而传统媒体的传播环境却因此遭到挤压。地方广播电台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适应新媒体传播环境成为其探索新型发展之路的重要议题。本文从做好精准化传播、做强本地化视角、做多传播"接触点"和做宽传播互动渠道四方面论述了当前"区域广播传播"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国际媒体对广州报道的内容分析,本文考察区域对外传播的实践,归纳该区域的国际形象,分析其对外传播的现状与问题,审视区域对外传播共识对提升广州对外形象和改善对外传播的有效性,补充和完善区域对外传播体系.本研究选取<纽约时报><泰晤士报>与<海峡时报>的涉穗报道作为分析样本,以1999年12月1日至2009年12月1日为跨度,对搜集文本进行归类整理.注释:  相似文献   

10.
在"一带一路"文化先行的机遇下,大力支持并发展区域文化对外传播,将地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和优秀因子作为名片推动中国文化的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的传播与交流,提高互利共赢的综合效果与对外传播的整体水平。文章研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区域文化对外传播与翻译的路径创新,从传播学与翻译学的跨学科角度来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文章从目前南京地区文化外译传播现状为出发点,集中分析区域文化外译传播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电视传播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电视传播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的支持,同时电视传播的发展也能带动起当地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张晓东 《新闻传播》2010,(6):103-103,105
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能指与所指结合的行为即意指。传播过程若缺乏共同的意义空间,便会出现传播障碍。民间戏曲在跨区域流传中以符号变异的形式解决传播过程中发生的传播障碍。  相似文献   

13.
高建国 《新闻界》2007,(6):78-79
媒体与区域历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区域历史是传媒挖掘不尽的文化财富,既可丰富传播内容,又能赢得受众的广泛欢迎.但媒体在传播区域历史的过程中,需要解决承接与传达这一对矛盾,让历史文化体现当代性、现代性、应用性、多样性和普及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与进步,最深层的基础在农民。农民的生存,发展与农村现代化问题,成为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问题,在当今信息社会,信息传播的新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量,现代传播技术与革新的传播观念和区域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证明,对信息资源的不平等占有必然导致对其他资源的财富的不平等占有。中国西部农村长期处于信息资源弱势地位,西部农村区域社会经济要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必先进行一大众媒体传播观念的“超常规革命”。  相似文献   

15.
杨琳  陈燕 《现代传播》2018,(4):130-134
运用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方法对大众传媒对于关天经济区信息传播及区域内受众反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媒体对关天经济区信息传播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从传播效果、实际影响、受众反馈等方面来看,传播效果不理想,传播有效率低,需要进一步顺畅传播通道、整合传播,利用媒介信息传播提升区域发展软实力,塑造区域形象。  相似文献   

16.
张翠玲 《东南传播》2014,(11):31-33
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国际传播能在国际范围内推广区域文化,构建良好的区域形象,并有效促进当地文化产品与创意产业的发展,解决传统工艺人才培养和社会传习问题。本文以江苏传统手工艺为研究切入点,在分析传统手工艺国际传播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国际传播必须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民间传播力量,借鉴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深入研究国际市场需求特征,针对地域特征确立整体传播战略目标和统一的核心形象,综合运用新旧多种媒介平台的同时采取更适合传统手工艺特性的传播方式与载体。  相似文献   

17.
杨冬梅 《传媒》2019,(11):93-96
信息技术时代的全面铺开,媒介传播形成了全新的传媒生态系统和营销机制。受众群体则实现了对"信息"全面自主的选择操控,从而完成了由"受众"到"用户"的角色转换。以"用户"为核心的发散型传播网络与叠加式、分流性的传播区域建构,让新媒介传播营销不得不选择更细微精准的个性定制推送内容,力求实现"用户"与"用户"之间自主建立更为复杂紧密的联系,通过人际化传播方式,实现营销传播效果的最佳整合。  相似文献   

18.
区域文化传播必须科学把握自己的发展内涵,把长期发展形成的文化内质,变成支撑该区域在文化传播竞争中的独特优势,经过相关链条的合理对接,推动区域文化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9.
周娟 《东南传播》2020,(10):77-79
"电视"正在变成"多平台电视"。区域电视传播意指电视节目在地理、语言和文化相联系的区域内传播,更准确地说,应该叫"地理文化的"或"文化语言的"电视市场。本文从结构和文化两个维度出发,探讨区域电视传播中混杂着技术逻辑、商业逻辑和内容生产逻辑的协商和角力。电视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科技和用户行为对电视生产影响深远,重要的区域传播中心正在兴起。多平台传播格局下,电视产业竞争加剧使得平台对大制作的依赖前所未有,电视业和金融业将产生日益深度的合作,这些又对内容生产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马凯 《新闻世界》2013,(8):58-59
区域传播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传播行为。东北地区农业发达,深深扎根于这黑土地的东北地域文化,贴近广大衣民的生活,容易产生共鸣。本文以区域传播理论为指导,分析东北对农广播应如何进一步加强内容建设,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东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