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电路识别1.解题策略识别电路是解决电学问题的基础,只有搞清楚电路的连接方式和学会简化电路的技巧,才能综合运用电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识别电路的具体思路:先识电路(对电路进行分析,看懂电路图,把电压表当做断开处理,把电流表当做导线处理,画出等效电路图);再作分析(当开关断开、闭合,  相似文献   

2.
一、电路识别 1.解题策略 识别电路是解决电学问题的基础,只有搞清楚电路的连接方式和学会简化电路的技巧才能综合运用电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题时的具体思路有:①先识电路,即对电路进行分析,看懂电路图,把电压表当作断开处理,把电流表当做导线处理,画出其等效电路图;②再分析,即当开关的断开、闭合,或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左右移动时.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对之进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初三物理学习中,电路图的识别是解电学题的基础,也是学生所遇到的第一个难点,有的学生甚至到了中考时,对于电路图的正确识别还是一知半解. 根据考试大纲,在初中电学中要求学生理解和熟练应用的基本电路只有两种,即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所以在解题过程中,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电路图的正确识别.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电路计算题的解法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是锻炼学生物理思维和解题思维的关键环节.因此,有必要对初中物理电路计算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一、初中物理电路计算题的解题思路 首先,认真分析电路,在做初中电学题时,最为主要的就是分析电路图,没有给图的题目按照题中文字信息画图,用电路图将题中描述的所有信息表现出来,并且在此基础上,要学会简化电路图,在面对一个非常复杂的复合电路时,主要任务就是要分析电流走向,然后将一个复杂的图分块,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其次,要把题中已知的物理量、要求的物理量和题中隐含的量在分析电路时标记出来,同时,把未知量都标在图上,寻找各种物理量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分析要求的就是各种很基本的电学计算公式,在寻找逻辑关系时,要从物理量入手,先把有可能用到的所有式子列出来,然后观察哪种情况已知量最多或者其中包含的物理量可以用已知量表示出来,去试着推导.  相似文献   

5.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物理部分电学试题占了非常大的比重,电学知识也是初中自然科学这一门学科的重点和难点。往往在中考的压轴题中出现一个较难的分析计算题,约占5%-8%。因此,能否顺利、正确地解答电学综合计算题已成了考生取得高分的关键性试题。笔者多年从事初三教学、中考复习,对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思路、解题技巧作一些探讨,以飨读者。解题的关键:头脑清晰,理清解题思路,把握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掌握扎实的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基础知识,并读懂电路图。思路指导和技巧分析:对电学问题,首先应根据题目的意思和要求进行电路的识别和简化(去电压表和电流表)。对于初中生而言简化的办法有把安培表(电流表)看成内阻无穷小省略当一根导线,伏特表(电压表)看成内阻无穷大,无电流通过,整个拿掉,看成断路,滑动变阻器按题目要求把其当成一个定值电阻,画出等效电路图,这些呈现出来的便是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如未给电路图,要学会从电源正极出发画出电路图再进行电路的简化。其次把电流表、电压表  相似文献   

6.
电路图象问题要求依据图象中的信息,应用电学知识与电路规律通过学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加工和处理.这类问题在不仅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电学概念、规律与原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而且考查了学生对图象信息的识别与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本文通过对例题详解,以图达到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思考和解决电路问题时候,不对电路进行分析就照搬旧的解题套路乱套公式,逻辑推理时没有逐步展开,企图走“捷径”,会造成思维“短路”.特别是对含有电容器的问题忽略了动态变化过程的分析.对含有电容的直流电路问题,很多学生感到很头疼,一遇到计算题,就茫然失措.其实解决电容问题主要要具备“三能”:(1)能识电路图,就是要识别电容器在直流电路中的连接形式(包括绘画等效电路图);(2)能牢记电容器的特点,在直流电路中,电容器所起的作用相当于电键断开时的情况,即电容器起隔直流作用.这样与电容器相连的那部分电阻可视作无电阻的导线处理,  相似文献   

8.
正确地判断串联和并联电路是初中电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尤其近几年的考题在电路的识别上加大了难度,这使学生在作较难的电学题时不会分析电路,甚至无从下手.因此,正确地识别电路是学生解题的关键.笔者把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在电学计算题的电路图中,出现多个开关的闭合、断开的不同状态,有时还涉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放在不同位置,学生求解比较困难,很容易造成误判和错解.笔者在教学中运用“电流路径的优先走法”思路分析电路,画出“等效电路图”的方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解题的正确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电学和力学是中学物理的两大重点,初中学生平时学习中觉得电学更难学,其原因是初中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较弱,拿到"网状"的电路图就眼花缭乱,更不用说去正确理解题意,分析题眼,这样电学失分率较高.其实只要掌握电学问题的解题规律,电学题目是可以迎倒而解的,那么应遵循怎样的解题视作呢?一、电路结构分析解电学题,首先要进行电路分析,弄清电路结构的基本特点.电路结构分析的目的是认别电阻的串联、关联关系,得出规范化的等效电路。1、"两表(电流表、电压表)"的处理。电路中往往有"两表"的圳入而学生无法分析电路的连接结…  相似文献   

11.
田鹏 《中学物理》2016,(1):37-38
高中电学实验问题形式多样,变化灵活,是学习的难点所在.学生在做电学实验题时往往不能理解实验原理,不会画实验电路图,无法根据实验条件进行计算以完成实验目的,在教学中发现这类题目学生得分率极低.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电路模型的建立和对功能电路的识别出发,给出一种解决电路实验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有关电路的知识,是学习电学概念和规律的基础。识别电路,连接电路,画电路图,是学习电学的基本功,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对这部分内容做一探讨。1 掌握基本知识,熟记基本电路元件 电路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但归纳起来都是由四部分组成,即用电器、电源、开关和导线。在画电路图时,一定要注意规范化,电路元件的位置,要安排适当,不要在拐弯处画元件,所画的电路图要整齐、均匀、美观,一般都要画长方形。  相似文献   

13.
电学习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是九年级物理的重点和难点.下面将这部分习题的类型和解题思路给同学们作归纳和分析.一、解电学问题的一般步骤1.识别电路的连接情况,用"直通法"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的.(1)所谓"直通法"即把电流类比成水流,从电源正极流回负极,如果电流只有一  相似文献   

14.
分析电路组成是贯穿整个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大问题,是认识电路、分析故障、电学计算的前提,也是中考的热点.不会分析电路,一切问题便无从下手.因此,对电路图中用电器(小灯泡)、电阻串并联的认识、分析尤为重要.尤其是电路中有“两表”,即电流表和电压表时,使我们眼花缭乱,复杂难辨,看不清电路的庐山真面目.下面笔者为大家介绍用“去表法”分析电路的组成,以期抛砖引玉,对电路分析的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电路图的识别是解决初中电学问题的基础,对同学们来说识别电器的串、并联是关键。如果是纯用电器,判别它的串、并联相对容易些,但是若再加入一些其它元件,如开关控制哪段电路的通断。电流表是测通过哪段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是测谁的电压等,大家就感到困难了。当然电路中的元件越少越能分清用电器的串、并联,因此对一些复杂的电路先进行简化再判别。如: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特点,遇到电流表先把它当作一根导线,电流能畅通无阻;遇到电压表时用手指把它盖住(当作此处是开路)即电流不能由此通过。这样电路中少了许多元件起到了简如化图1的目所示…  相似文献   

16.
中考的电学计算题中有一类题,电路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开关,开关的闭合或断开会引起电路连接方式的变化.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是用铅笔将原图画出,按题中要求闭合或断开开关,将电路中断路和短路的部分用橡皮擦掉,将余下的通路部分稍加整理,画出等效电路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7.
巧识电路     
如何识别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是电学部分的重点,又是将来进行电路计算的基础,正确识别电路图是学好电学知识的关键所在。下面介绍几种识别电路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一、根据定义识别电路物理学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有一个严格的定义,我们可通过定义来进行识别。若电路中各元件  相似文献   

18.
在电学计算中有这样一类问题:给出一个电路图,并给出电路处于某种情况(某些开关的开闭、变阻器滑片的移动等)时某些物理量的值,要求解题者求出一些未知量.由于用电器处于不同情况时电路的连接方式可能发生改变,所以我们称这类问题为“动态电路”.要正确解  相似文献   

19.
电学部分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电路图的分析是中考电学当中常考的题型,而电表作为电路图的基本要素之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阶段,围绕电表可以通过判断电表类型、分析电表用法两方面考查同学们的综合能力,而不同题型对应的解答思路也各不相同.本文通过例题对不同电表问题的考查形式和解题思路进行分析,帮助同学们攻克电路图中电表的应用分析难题,深刻理解电表的用途并提高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20.
关于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等物理量的计算题所涉及电路都较为复杂.如果把电路图识别错了,随之计算也错,造成前功尽弃的后果.所以正确识别电路是解题的关键。怎样识别串联、并联电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