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旅游者所依恋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旅游地的管理启示正逐渐成为旅游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从"场所依恋"形成的逻辑基础着手,提出了旅游者所依恋的形成机制:旅游者通过偶然性和意向性学习,习得了关于场所(旅游地)的信息,在个人价值系统判断的基础上形成一阶依恋。旅游者到场所开展旅游活动后,所产生的情感依恋和行为依恋,合称为二阶依恋。同时,也可能产生依恋转移,依恋转移会削弱甚至消退一阶依恋。根据旅游者场所依恋的形成机制,从符号消费、场所神圣化等角度进行了详细讨论,进而分析了提升旅游者场所依恋水平的一般技术线路。  相似文献   

2.
科学合理的游客满意度评价结果对改进景区开发、运营与管理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南京市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作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IPA分析法开展游客满意度评价。结果显示:牛首山景区的总体满意度处于“比较满意”等级,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IPA四象限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景区自然和资源条件(自然环境、宗教建筑) 满意度最高,对景区的门票价格和消费价格满意度较低,对服务态度和交通条件的满意度最低。要从改善景区内外部交通条件、构建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产品服务性价比、完善景区配套设施管理等方面加以改进,做好景区的开发和提升。  相似文献   

3.
游客满意度调查以及据此提出的游客满意度提升建议,对于旅游景区了解游客的需求和期望,提高景区的科学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了南京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景区——中山陵和玄武湖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响景区游客满意度的各种因素,并尝试提出提升南京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南京旅游业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4.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景区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提升。本文基于SERVQUAL模型对张掖市景点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旅游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研究。首先构建了包含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和移情性五个维度20个指标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其次通过线下面对面调查和线上问卷星相结合的方式获取问卷数据,进而统计并分析了游客旅游服务质量感知、期望水平及“感知-期望”的差距Gap,并依据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收入、来源地不同分析了不同群体游客的感知差异;最后,提出了提升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旅游服务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标准的认知与评价,以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管理为核心内容,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选取昆明的六个AAAA及AAAAA旅游景区进行实证调研,得出服务质量调查结论。总体来看,景区服务质量大多处于“一般”偏“好”的状态,整体情况不容乐观;游客对石林和民族村反映较好,但要求也相应较高;世博园的服务不稳定,存在时好时不好的情况;大观楼的服务还有很多需完善的地方;金殿和西山的服务质量需要大幅提高;另外还应着力提升景区工作人员和导游的整体素质。多数游客希望景区改善服务,提高导游和工作人员素质,美化景区设施,建立和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完善信息牌服务。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对广东省13个景区的570名游客进行抽样调查,对旅游标识系统的游客感知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景区旅游标识系统的需求大而整体满意度不高。游客不仅对旅游标识系统具有明确的核心要素需求,还有明确的人文关怀要求,且不同人口统计特征游客的旅游标识系统感知存在差异。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表明游客的“旅游标识系统满意度”与“景区满意度”显著正相关。据此,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景区旅游标识系统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携程网上宋城景区的游客在线评论为研究样本,结合扎根理论与NVivo研究方法,提取六个核心编码旅游吸引物、景区管理、景区服务、景区环境、服务设施、游客体验来分析智慧景区建设中游客感知情况,从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体验、智慧营销、智慧交通和设施等五个方面优化调控,赋予景区文化旅游新内涵,促进智慧景区提升文旅融合水平。文化需求是旅游的内在动因,旅游过程中游客更加重视文化体验和享受,旅游景区的文化古韵、人文风情、传统特色等,都可以发挥文化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世界自然遗产地重庆武隆仙女山景区游客的地方感认知展开定量研究。首先,分析了游客对旅游地地方感的构成要素,构建旅游者地方感模型;其次,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仙女山游客地方感进行度量,揭示了仙女山游客的地方感在自然风景、社会人文、旅游功能以及情感依恋4个维度上存在的差异;最后,对旅游地未来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游客满意度评价结果对景区进一步规划建设、景区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根据游客需求和山岳型景区特征,参考专家意见及已有的研究成果,构建山岳型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以西安翠花山景区为例,采用IPA模型进行游客满意度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西安翠华山景区游客感知满意度低于感知重要性,29项测评指标满意度值均低于重要性值,其中26项指标重要性与满意度感知价值差异显著,游客处于失落状态.重要性与满意度感知IPA图像分析显示:29项测评因子,分布于优势区5项、修补区10项、机会区12项、保持区2项,满意度与重要性感知“双高项”仅占17.2%,“双低项”占41.4%,修补区占34.5%.游客对于景区景观与环境满意度感知价值较高,差评主要集中于旅游活动项目与服务.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文献回顾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景区游客满意影响因素的测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景区游客满意影响因素及其各维度对满意-忠诚关系的影响机制模型.研究表明:本研究所创建的景区游客满意影响因素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水平、整体拟合度、收敛效度和判别效度;景区游客满意影响因素的各维度对游客满意、游客忠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绿色营销的提出深刻地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基于游客视角下旅游景区绿色营销模型的构建,强调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调研收集游客需求,建立游客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绿色营销。在营销过程中采用三向沟通的方式,将游客、景区、生态环境反馈信息保存在数据库,并把这些反馈信息作为下次策略制定、实施的参考。通过如此反复循环的过程,实现三者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游客对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区在餐饮、交通、住宿、游览、娱乐、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现实评价,引入游客满意度概念,通过德尔菲法和态度赋值法测算了游客对天池风景区的满意度为"一般"。说明该景区在产品开发层次、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和景区服务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重庆四面山风景区为例,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从游客和当地居民的角度对四面山风景区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游客对景区的总体满意度较高;(2)影响游客满意度的主要要素有景区购物、娱乐和门票价格;(3)造成当地居民满意度较低的因素有门票上涨、利益分配不均与补偿滞后、游客超载及政府乱作为。最后针对满意度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地名与旅游活动关系密切,对旅游活动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影响旅游者的决策,在“食、住、行、游、购、娱”中发挥着导向作用。地名作为地理实体的符号,凝聚了区域的历史文化,是重要的人文景观,地名具有审美功能与知识功能,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属旅游资源范畴。现代旅游中,地名资源的开发需从地名的形成、变化规律出发,处理好地名与旅游开发的关系,通过地名资源在城镇规划、景区建设、餐饮、旅游纪念品、古景复原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提升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内涵与旅游地形象。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以凤凰古城为案例研究区域,以在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研究了古城景区原生旅游形象认知成分的维度结构及潜在旅游者的感知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古城景区原生旅游形象认知成分包括旅游环境、地方特色与自然风光、建筑与古迹、居民友好、历史文化特色、休闲度假等六个维度,潜在旅游者对不同认知成分的熟悉度与认同度感知具有一致性。其中,潜在旅游者对建筑与古迹、历史文化特色的熟悉度与认同度感知较高,对旅游环境、居民友好的熟悉度与认同度的感知较低。本文研究成果将丰富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方法的实证积累并为古城景区旅游形象管理与市场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法理分析和经济分析两方面考察,游客从旅行社安排的“购物点”购得假冒伪劣商品,旅行社应当向游客承担赔偿责任;游客若从旅游行程安排的景点内的购物场所购得假冒伪劣商品,旅行社应当积极协助游客请求商场退赔货款。  相似文献   

17.
旅行成本法是当前研究旅游景区的游憩价值的通用方法之一,该方法将景区的游憩价值分为游客的旅行费用支出、时间价值以及游客消费者剩余三个部分.文章是在老君山进行了实地调查后,采用费用支出法、时间价值法以及消费者剩余法对老君山九十九龙潭景区游憩价值进行了评估,并通过在景区进行问卷抽样调查,建立了旅游费用与旅游人次数间的供给需求函数,求出了游客消费者剩余.在获得游客存在重游景区的情况下,对评估结果进行修正,最终得出了丽江老君山九十九龙潭景区游憩的总价值,并根据丽江市的年旅游人数估计了老君山九十九龙潭景区在不同游览比例下的游憩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工作任务管理系统可实现学校工作任务的全过程管理,尤其是能够提高领导层的决策能力和缩短决策响应时间,并可以有效组织各部门进行协同工作。在此,对高职院校工作任务管理系统的内涵界定、建设目标、开发思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工作任务管理系统在高职院校的推广和使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泸沽湖景区位于四川省与云南省交界处,是摩梭人主要的聚居地之一,她拥有着迷人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强势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旅游成为了人们闲暇时的主要活动。泸沽湖景区也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观光旅游,然而景区内旅游活动的增多使得旅游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也增大了。经过研究对泸沽湖景区内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的种类进行了分析,并归纳出导致这些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以减少旅游安全问题的出现,希望能借泸沽湖景区安全问题的分析引起国内其他景区管理者和游客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旅游业的深度发展和旅游者的成熟度增加,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景区为了吸引游客、增加旅游收入,必须提升游客对景区周边环境的满意度。现以宿州知名景点皇藏峪为调查对象,通过数据分析,得到影响皇藏峪周边环境游客满意度的多重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了改善意见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