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许多求职者只留意应聘面试时的礼仪,而忽略了应聘后的善后工作,而这些善后工作亦能加深招聘单位对你的印象。感谢为了加深招聘人员对你的印象,增加求职成功的可能性,面试后两天内,你最好给招聘人员打个电话  相似文献   

2.
"替考"阴谋     
列车上结识穿军装的男人18岁的刘莹莹背着挎包匆匆赶到洛阳火车站。刘莹莹是洛阳市一所大学的大二女生,长相俊美,身材高挑,是个相当引人注目的姑娘。国庆长假,她要回豫南的老家看父母。买了车票,看看离开车还有一些时间,莹莹来到火车站广场的IC卡电话机旁,想给家里人打个电话。话机旁有个军人正在打电话,看样子是占线,见莹莹在一旁等,就冲莹莹笑了一下说:“你先打吧,我这老是打不通。”莹莹说了声“谢谢”,很快拨通了电话。挂了电话,见穿军装的男人一直注视着自己,莹莹不好意思地说:“真对不起,耽误你打电话了。”穿军装的男人连说没啥没啥…  相似文献   

3.
范玮 《班主任》2003,(7):46-47
我给小雅打了无数个电话,一直没人接,只好呼她。一个小时后,她回了电话。听得出她气喘吁吁的。“小雅,你不好好上班,到哪儿疯去了?”“我去跑步了,今天我们学校教职工冬季长跑比赛,我刚刚跑完2000米。”“取上名次了吗?”“没有,不过无所谓,锻炼身体才是第一位的!对了,你们家要不要大米  相似文献   

4.
晓静 《教育与职业》2003,(20):45-45
在大学生求职高峰来临之际,有不少应届女大学毕业生抱怨:求职时,为什么一定要问隐私呢?这些也许只是她们生活中小小的不愉快,但却反映了大家没留意到的一种意识,她们应该面对隐私“拷问”吗?“你有男朋友吗?”“你赞成婚外性行为吗?”“你跟异性同居过吗?”“如果客户对你提出性要求,你怎么回答?”“如果老板骚扰你,你怎么办?”用人单位在面试时触及隐私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据一份调查资料显示:有70%的女生在求职时被问到“有无男朋友”等与个人隐私有关的问题,大都觉得“有点儿难堪以及不太愉快”,只有个别人表示不介意回答这…  相似文献   

5.
汽车游戏3则     
钱云 《早期教育》2008,(1):12-13
家里遇到下面这些事,你知道该打哪个电话寻求帮助吗?打完电话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呢,请你用线将它们连起来。  相似文献   

6.
可我没想到,有一天我放学回来发现爷爷竟然坐在电话旁边睡着了,右手搭在话筒上,还正喃喃地唠叨着呢:“电话!好!方便!可小孙孙不晓得分寸,该打时打,不该打时也打,不懂得节俭,不懂得创业的艰辛。电话呀,你能不能在他不该打时不给他传送出去  相似文献   

7.
凡是有过求职面试经历的人都有体会: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求职,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忐忑不安;若是有一位亲朋好友引荐陪同,那你就会充满信心的去面试,出色的临场发挥会大大提高你面试的成功率。基于此,我建议在校大学生们要未雨绸缪,在校期间就要有意识地构筑好自己的“血缘、地缘、学缘”交际网,这样求职就会顺利得多。  相似文献   

8.
孩子打完电话,不必问“谁给你的电话?”或“你电话打给谁?”那天,儿子洗澡的时候,我接到两个找他的电话,从声音上判断,是同一个女孩子,我都将电话转到了浴室,正在洗澡的他自然也接听了电话。然而,当他洗完澡,我  相似文献   

9.
秋思 《大学时代》2004,(12):32-33
农家人祖祖辈辈都是在地里创食,在土里淘金,好不容易供出个大学生,企盼他们跳出农门,脱胎换骨去当半辈子城里人.可四顾茫然,求职无门,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啊,哪儿才是你的安身筑巢之处?且看大学毕业生二丫的求职故事.  相似文献   

10.
小明,你找你爸假扮警察,给我家打个电话吓唬他们一下,他们打麻将吵得我不能写作业。  相似文献   

11.
在电话、手机、小灵通高度普及的今天,求职招聘双方都离不开它。作为招聘单位,往往有意无意地通过电话、甚至利用电话这个窗口来考察求职者。而作为求职者,也会在电话中自觉不自觉地显露出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状况。因此,电话求职要想获得成功,无疑是要讲究技巧的。那么,电话求职要讲究哪些技巧呢?  相似文献   

12.
如果你是一名将要从中高等职业院校毕业并准备走向社会寻求一份适合自己工作的学生;如果你是一名已经毕业且具有很强专业理论知识,又苦于动手能力不强,还在求职路上徘徊的待业者,请不要为你的求职、就业担心,快速而顺利地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您求职、就业成功的通行证.  相似文献   

13.
电话里传来一位母亲急急的声音:“我打了好几次电话了,您可要帮帮我。不知怎么回事,我成了儿子的仇人,读到您的一篇心理咨询文章,可算找到救星了……”  相似文献   

14.
现在看来,最适宜于普通教师干且举国上下干得最为热乎的大概就要数“有偿家教”了。其实“家教”本不为过(在全民重视教育的今天,这几乎要发展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了),但一旦与“钱”字沾上边,成为“有偿”,便一下子吸引了公众的眼球,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电工下班后帮你修个灯、接个线收你点小费,没人说他是“有偿修理”:司机半途上载点货、拉点“黄鱼”,挣点额外收入,也没人谴责他是在“有偿运载”;甚至某位官员利用权力之便帮你打个电话、递张条子解决了你的一个难题后收你点烟酒乃至银子,你非但不会指责他在搞“有偿服务”,反会感激涕零……  相似文献   

15.
好妈妈,你在哪?好多天没有见你啦!让我听听你声音,给我打个电话吧。亲爱的妈妈呀,想你时看看你照片,就像见到好妈妈。  相似文献   

16.
除了求职面试时一些不可忽视的服装细节外,我们还要注意不要产生“着装错位”,否则机会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与你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17.
宿舍笑泡泡     
自从寝室装了电话,大家就懒得动腿了,有什么事宁可花点电话费也不愿出门走动走动。这天有人打电话来找我的室友李雷,他不在,对方说:“我是他的同学,你让他回来给我打个电话吧,电话号码是。”我拿笔记了下来(后来才知道,其实那是斜对面宿舍的电话)。晚上李雷回来,我跟他说了电话的事,他说大概是以前同学打来的吧,于是就按那个电话打了过去。李雷是陕西人,电话一通他就问:“你们这有陕西的么?”接电话的人说:“我们这没有,对门倒是有一个,你等会儿,我给你喊。”马上,就听到楼道里大喊:“李雷,过来接电话,你老乡!”李雷愣了一下,跟我们屋老三说…  相似文献   

18.
《当代职校生》2014,(1):40-41
销售最大的技巧就是勤奋,你每天打多少电话,每天写多少工作笔记,每天在脑子里总结多少得失,这些都注定你的成败。  相似文献   

19.
你中奖了     
打了一上午电话,竟连一个中奖者都没有通知到,这让小桑感觉特别沮丧. 公司里搞了一次抽奖活动,老总将中奖名单和联系电话交给小桑,让她负责通知每位中奖者本周末到公司来领奖.这是小桑大学毕业以来找到的第一份工作,也是老总第一次让她独立完成的任务.原以为很简单,就打个电话通知一下,没想到,打了几十个电话,对方一听说是中奖了,不是毫不客气地挂断电话,就是对着电话一通嘲讽和怒骂:“中奖了?什么奖品啊?你自己留着享用吧.你这个骗子!”骂完就挂了电话,让小桑根本没有解释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近日来,记者接到了多名求职者的电话,反映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遭遇了"陷阱".针对这些"招聘陷阱",哈尔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监察支队副队长陈德举为广大求职者支招,避免更多的求者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