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美 《传媒》2021,(4):28-30
在公共卫生安全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之下,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首个区块链新闻编辑部诞生了.该新闻编辑部集结了全国十余家省级主流媒体,极大地实现了各家媒体之间的资源共享、技术互通,为受众带来不同于以往的两会特别报道.本文结合该编辑部的策划报道实例,探析融媒体时代"云上"新媒体两会报道发力点,寻求媒体融合大势下的主流媒体合作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每年全国两会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根据两会新闻中心发布的消息,今年就有3000多名记者在北京报道两会,都来争抢这块新闻富矿。近年来,媒体对两会报道关注的持续升温,版面一扩再扩,恰好从侧面反映了民众希冀能及时、准确、详尽、全面地掌握两会内容及有关政策解读的渴求心理在不断增强。如  相似文献   

3.
季志良 《青年记者》2007,(18):99-99
在今年4月中旬绍兴市"两会"召开期间,绍兴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频率独辟蹊径,首次与网络媒体实现跨媒体合作,在"两会"报道的形式、内容和手段的创新上作了一次有益的探索。操作方式今年两会期间,新闻综合频率主打新闻节目《738早新闻》首次与绍兴本地影响最大的网站"绍兴e网"实行跨媒体合作。合作方式为:频率在e网开设《738"两会论坛"》,邀请网民参与两会;网民通过《738早新闻》子栏目《两会博客》,发表对"两会"的寄语以及各种意见和建议;《738早新闻》再把《两会博客》文字稿和录音音频上载到e网,进一步扩大《738早新闻》"两会报道"在网民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2020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利用vlog短视频在引领两会核心议题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Vlog亲民化、人格化的沟通方式为媒体转型注入新的活力,但其带来的严肃新闻软化、内容同质化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缪毅容 《新闻记者》2006,(11):22-25
“话题新闻”近来在媒体上频频出现。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表现形式.“话题新闻”增强了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实现了“大”(党和国家的大局)与“小”(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间的良好沟通。标志着媒体对新闻事件、新闻现象的关注,从传统、单一典型宣传.开始转向更宽广领域,使社会深处涌现出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成为广泛报道的对象。一年一度的全国人代会、政协全会(以下简称“两会”),审议、讨论和制定的方针、政策、法律,以及所关注的社会热点,决定着国家一个时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走向,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未来的生活。来自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会上的建言献策,大量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心声和社会关注热点。同样。上海市的“两会”在地方上发挥着类似全国“两会”的重大作用。因此,“两会”新闻报道,作为时政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极大关注度。而“两会”中的热点话题,又为话题新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研究“两会”话题新闻报道。不断提高“两会”新闻报道质量,创新时政新闻报道手段和表现形式,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心理,提高党报等主流媒体影响力和辐射力,也能使党报等主流媒体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更具生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2018全国两会报道成为各大媒体的竞技场和新媒体融合成果的"练兵场".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各显神通,纷纷拿出各自的"撒手锏".从"中央厨房"革新内容生产,到"媒体大脑"试水新闻制作,再到大小屏互动移动化播出颠覆传播模式,各家媒体不断创新,推出形态各异、精彩纷呈的新闻报道,新闻表达也逐渐向民间语态转变.这一切都体现出新旧媒体之间从"相加"到"相融"带来的新变化,更预示着全国两会报道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邢瑞 《青年记者》2007,(6):19-19
关注时政,关注大事是《新京报》的显特点,“两会”“预热”,独我一家——从3月1日“两会”开幕前三天起,((新京报))就开始做有关“两会”的报道,成为同城媒体最先报道全国“两会”的媒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移动互联时代,随着终端的转移,人们阅读新闻的习惯逐渐转移到了以智能手机为主.新媒体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改变着我们观看"两会"的方式.近两年来,两会演变成新媒体集中亮相的大舞台,同时也成为媒体融合传播成效集中检验的竞技场.在2017年"两会"报道中,从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二维码,到各区县级两会的图文、视频直播,各个媒体拼内容、拼手法,也拼技术.注重体验的新闻呈现方式成为亮点,媒体融合报道方面的表现也颇为抢眼.  相似文献   

9.
今年的中国“两会”闭幕后,一个有关媒体“两会”报道娱乐化的话题便浮出水面。“两会”报道中女记者拦腰抱住张艺谋央求给点儿“下锅菜”的出格举动,“中国人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的“雷人”说法,都成为媒体的两会“大餐”,这些无不显示出媒体在对待严肃的“两会”报道上的娱乐化做法和浅薄的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0.
会”报道,一般都是各媒体当年报道的重大“战役”。可会议年年开,报道年年做,长久以来总是少有新意。然而今年“两会”报道,却让人耳目一新,全国不少媒体均有出色表现,有不少让人眼睛一亮的好稿子,也有不少引人回味议论的新观点。报道内容形式变化,背后的新闻观念变化更加耐人寻味。本文试以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今年的“两会”报道①为例,作简单分析。一新华社今年的“两会”报道,按内容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会议报道、议案与提案报道、代表生活报道、相关评论。单从体例上看,与往年差别并不大。然而细读之下发现,报道角度、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之声2010年全国两会宣传呈现出报道角度新、品牌栏目多、内涵挖掘深、媒体合作广等亮点,充分发挥国家电台在正面报道时的积极作用,深刻彰显广播媒体在重大活动中的报道优势。中国之声今年两会报道上了一个台阶,在新闻界两会报道上实现多方面的重大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全国两会万众瞩目,同时也是信息、政策、新闻的"集中会",引起媒体高度关注。众媒体各展所长、各显其能,将两会变成了媒体比拼的演兵会、竞技场。精心策划,周密部署,重兵出击,前后方协同配合,新疆日报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有创新、有突破、有亮点,  相似文献   

13.
两会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历来受到媒体的高度重视,两会新闻报道如何出新,是各媒体关注的共同话题。回顾今年两会报道,各媒体在报道内容、报道模式、报道方式、报道手段等方面不乏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3,(8):38-42
<正>每年三月前后,新闻界会显得格外忙碌,各大媒体的"开年大戏"——"两会"报道拉开帷幕。今年春季,全国甚至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次换届两会上,各方媒体也掀起了一场"新闻大战",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报道。2013年的两会报道中,可以看到媒体在不少方面的创新,而其中十分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对信息图表的使用。在对两会的报道中,最受欢迎的传播思  相似文献   

15.
每年第一季度,是“两会”季节,各省、市“两会”陆续召开,引发都市类综合性报纸的同城新闻大战,媒体间无不投入精兵强将,精心策划,力求“出彩”。而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则又是更重量级媒体间的实力之战、创新之战。综观这几年各级“两会”报道操作手法的演进,就会发现很多变化值得总结、思忖。  相似文献   

16.
王丹 《传媒》2014,(11):48-50
正全国"两会"报道历来是各家媒体机构的开年重头戏,考验着媒体人的智慧和能力,尤其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创新力显得更为重要。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新闻大战中,涌现出很多新的报道方式和报道样态,新旧媒体展开了一场新的公开角力。笔者通过跟踪和比较的方式,观察今年全国"两会"各家媒体的创新和探索,其中不乏一些值得研究和借鉴的新变化、新特征和新趋势。新变化:新媒体唱主角新闻报道贵在常变常新,要打破传统"两会"报道的窠臼,实属不  相似文献   

17.
陈曦 《传媒观察》2007,(5):53-54
全国“两会”是一年一度的媒体盛宴,但也是一次新闻资源“占有不均”的新闻大战。地方媒体在全国“两会”报道中是“弱势”,一般情况下扮演的都是“分得一杯羹”角色,主动性、创造性都不能像在地方“两会”中发挥得那么好。  相似文献   

18.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新闻媒体展示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舞台。本文以2021年新华社智能化编辑部的全国两会报道为例,介绍全球首个5G沉浸式多地跨屏访谈、新华社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升级版AI合成主播等创新实践。全国两会报道的新闻样态迭代更新,新闻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媒体深度融合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两会历来是各大媒体新闻竞争的焦点.6000多名代表,委员给两会创造了丰富的新闻资源,也带来如何创新两会人物报道这一课题. 有别于其他新闻事件,两会集政治性、政策性、时效性于一体,拉近两会报道与普通读者的距离,充分解读两会上传达出的执政信号,是两会人物报道需要承担的使命.本文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齐鲁晚报三家都市类媒体的两会人物报道为文本,从报道对象的选择、主题切入、形式展现等方面比较分析2011年的两会人物报道.  相似文献   

20.
申晨 《新闻传播》2024,(3):76-78
随着媒体融合发展的不断推进,内容为王,精准发力,创新角度,在常规的主题宣传中找到新颖的报道角度和讲述方式,成为主流媒体的目标方向。本文以南方网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的宣传报道为例,探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如何生产出优质的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