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林琳 《三明学院学报》2005,22(3):288-290
在新时期的少年小说创作领域,沈石溪是一位异军突起,硕果累累的作家。他的动物小说创作在新时期少年小说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与写实性和拟人化的动物小说不同,以动物世界的酸甜苦辣来象征人类社会.指点人类成长过程中缺失了的优良品质,张扬作家的生命观与价值观。他的动物小说对当代少年成长具有深刻的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2.
笔者认为动物小说最重要的特征是真实性,同时也是动物小说吸引读者的魅力所在。通过对沈石溪和西顿两位作家的动物小说的比较,本文认为沈石溪动物小说在真实性方面存在不足,因而影响了他的动物小说的质量。相对而言,西顿动物小说真正体现出了动物的真实生活,从而使他的动物小说呈现出特殊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李传锋是国内较早具有生态自觉和审美追求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经历了两次转变:由直接写人反映时代社会的变革到写自在性的动物以折射社会生活和人性的丑陋,再到注重写自在自为的生态动物小说。其生态动物小说主要通过塑造自在自为的个性化动物形象,反映在生态环境破坏的境况下,野生动物艰难生存的悲剧命运,蕴含着深沉的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生态审美追求。这种创作观念有助于克服“文学是人学”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4.
沈石溪以他独特的创作成为新时期儿童动物小说的领军人物。相关研究多把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局限于对人类社会的关照。实际上,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更着重于体现动物生命原态,追求包含人与动物在内的自然生命意义上的哲学超越。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描写的是自然的生命历程,衷旨在于“敬畏生命”!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八十年代以来在我国出现的《动物小说》这一新文体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动物题材小说,也不同于动物童话和动物故事,正是在同这些文体的区别中显现了自己的特色,树起了自己的旗帜。  相似文献   

6.
沈石溪是中国动物小说的重要开拓者之一。纵观沈石溪十余年动物小说创作,大致经历了一个篇幅上的由短到长、审美观念上由朦胧到自觉、创作手法上由粗糙到细腻的循序渐进的变化过程。他的动物小说以动物为本位,在对动物角色的选择上,有一种"强者情结"。沈石溪善于描写悲剧,同时,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这大大增加了作品的思想厚度和冲击力度。  相似文献   

7.
徐河 《小学语文》2013,(5):54-55
动物小说以动物为主角,动物小说作家尤其会关注动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命本身。“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就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8.
作者沈石溪,原名沈一鸣,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他结合自己多年前在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时的生活体验.把自己对自然和生命的理解以动物小说的方式表达了出来。他以明朗而优美的语言和深沉的笔触,对动物社会进行了描写,揭示了动物之间的情感纠葛,  相似文献   

9.
艾特玛托夫在小说中描绘了一个鲜活灵动的人性化的动物世界。动物形象是人物形象的参照,作者理性思考的载体,它们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它们还是作者构筑小说情节结构的艺术手法和审视人类的艺术媒介。动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既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审美容量,又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黑鹤,在我看来,是近几年大陆儿童文坛涌现出的一个最优秀的动物小说作家.第一次注意到这个名字,是2001年,我读到了他的短篇动物小说<额尔古纳河的母狼>,这篇作品洋溢着宛如屠格涅夫<猎人笔记>般的纯净、优美的迷人气息.他那细腻而又开阔的文笔.使他既能细致到去触摸一缕炊烟的形态,也能呈现大草原那空阔、广袤的面貌,加上他对动物世界熟极的描绘,使得他的动物小说一出手就显示出卓然不凡的艺术品质,让人过目难忘.  相似文献   

11.
高晓声始终把农村生活作为自己小说的题材,坚持把普通人、普通农民作为自己描绘的形象,努力把中外有益的表现手法作为自己探求的对象,以严谨的现实主义精神创作出了高质量的苏南乡土小说。  相似文献   

12.
杰克·伦敦是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但他不是一位真正的无产阶级作家,因为他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和尼采的"超人"哲学。世界观的矛盾和思想的撞击充分体现在他的两部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和《白牙》中。  相似文献   

13.
新历史小说文本中流淌着鲁迅的血脉,骨子里仍有《故事新编》的遗传基因,新历史小说最突出的审美特征,在于历史的解构和意义的消解。诸如人物的世俗化、故事的虚构摹写和文本的戏仿艺术等。而这些方面,鲁迅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创作《故事新编》时就有意尝试过。可见新历史小说里流淌着鲁迅的历史小说观基因。  相似文献   

14.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改变视小说为附庸的观念,认为《水浒传》“无非为文计”,确立了小说的文学本体地位.对于小说的艺术特征,作家的艺术创造,小说的形式技巧,作出深刻而切实的论述,形成比较完整的古典小说理论体系,在小说理论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的现实语境无疑更加凸显了近年历史小说特别的价值内涵和文化意义。历史小说坚定的民族文化认同立场和纯熟的传统叙事方式,因契合官方、民间和大众等多重价值诉求而轰动一时。但尴尬也正在于此:过于倚重传统,直接导致了作品现代批判理性的缺失和审美创新能力的匮乏,近年历史小说与世界一流历史文学之间的落差依旧明显,小说家们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相似文献   

16.
美国自然主义作家德莱塞的小说以欲望为主题,充分表现了欲望的巨大力量和人在面对欲望时的脆弱。欲望作为人的一个异化现象成为了人最大的异己力量,使人成为非人。德莱塞的很多小说都显示了他对欲望这种巨大异化力量的深刻见解和深入挖掘,从而从哲学高度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  相似文献   

17.
台湾作家赖和既是台湾新学运动的先驱,又是一位富有民族气节的爱国,他在五四新化运动催发下,为台湾的新诗和白话小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赖和为新学探索的一生,丰富了祖国的化宝库,他的创作实践,体现着两岸化血脉的汇流与涌动。  相似文献   

18.
以怪诞恐怖为特色的小说系列代表了爱伦.坡的主要创作风格,体现了作者清晰而独特的文学观和价值观。文章从美学角度对这类小说进行解读,从而发掘小说深层的文学价值与审美意蕴。集中表现为:注重美学效果,化恐怖为艺术;审美取向指向生死维度,在恐怖叙事和死亡观念之间架起美学桥梁;将文学创作上升到生命与宇宙对话的高度,对"天国之美"进行消解与重构。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小说与苗族盘瓠崇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从文在湘西苗乡长大,且自身有着苗族血统,他的小说创作深受苗族盘瓠崇拜的影响。作为盘瓠崇拜实体的狗是沈从文描写得最多最鲜活的动物,他笔下的狗或是男女性爱的隐喻,借其雄强的生命力来对抗现代都市男性的“阉寺性”,或是湘西苗族文化的守护神,抵御外来文化对苗族文化的冲击。盘瓠崇拜赋予了沈从文小说以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同时,汉文化的影响也是沈从文不可回避的,其对苗族盘瓠崇拜的叙写不同程度地涂抹了一层汉文化的色彩。  相似文献   

20.
清代中叶,大批文人以通俗小说来表达对社会人生的理解,通过小说世界的虚拟来抒写自己的抱负,表达自己的牢骚与感伤,通俗小说成为文人表现自我的重要媒介。传统诗文的抒情言志因素被引入通俗小说,使得通俗小说具有了文人品格。文人们将通俗小说视为"立言"之一种,当作可以藏之名山的著述。这些文人独立创作的通俗小说被称为"文人小说"。清代通俗小说的文人化进程也是通俗小说走向真正的独立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