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王伟 《科学大众》2000,(4):30-31
适于隐蔽的迷彩服在现代战争的影片里,常常可以看到一些隐蔽待命的部队穿着五颜六色的花衣服,那就是“迷彩服”。这种衣服在环境多变的从林中,可以使“红外夜视仪”、“激光侦察仪”模糊视线,变成“睁眼瞎子”。迷彩服防侦察的关键在于军服色彩的颜料。这些五颜六色的颜料里,掺进了一种特殊的化  相似文献   

2.
夏文元 《科教文汇》2014,(17):223-224
本文旨在纪念伟大的渡江战役65周年,通过回顾人民解放军渡江大军排山倒海、气吞山河的气势,揭示了渡江战役的胜利就是人民的胜利,就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胜利这一颠扑不灭的真理。  相似文献   

3.
李隆淼 《情报杂志》2001,20(1):93-94
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的航天侦察装备,分析了冷战后航天侦察在情报保障中的地位及其对我国航空侦察情报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国产抗日影片《三进山城》中有一个情节,齐阳城的日军队长小野对城外活动的八路军不知虚实,想出一计,遂派便衣队少数人出城夜袭八路军驻扎的村庄进行火力侦察,结果,便衣队被打得大败而回…….  相似文献   

5.
丁学峰  张翔 《情报杂志》2003,22(6):97-98
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大量运用,促使现代战争正由传统的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演变。本文从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使得网络侦察的作用日益突出、计算机网络对军事斗争的意义更加深远、围绕计算网络侦察与反侦察的斗争将愈演愈烈、计算机网络侦察力量将成为一支独立的专业力量、计算机网络侦察将成为一种新的武器和作战手段等五个方面展望了网络侦察在军事情报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正>宽带数字阵列侦察系统利用采样后的数字信号进行信号合成,具备较高的幅度和相位控制精度,可瞬时形成多个宽带数字波束,兼备宽空域覆盖和高天线增益的特点,解决了传统侦察设备中宽空域覆盖与高天线增益相互矛盾的问题。这些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电子侦察、频谱管控等领域。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m Forming,DBF)算法是宽带数字阵列侦察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复杂的电磁环境要求其形成的波束具有高主瓣增益、窄波束、低旁瓣增益等特点。然而,目前已有的旁瓣控制DBF算法,  相似文献   

7.
《科技新时代》2004,(7):64-65
装备了小型电动机和声纳定位仪,采用微机电系统制作的微型侦察机器昆虫可以在爬行或飞行中执行侦察任务。  相似文献   

8.
阐述采用先进的侦察卫星、侦察飞机及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情报战、信息战,将影响21世纪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多年以来,美国军用侦察飞机一直在我国沿海一带侦察挑衅,屡造事端。  相似文献   

10.
炮弹历来是摧毁敌军事设施、杀伤敌有生力量的重要武器。然而,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一贯只善用杀伤力“讲话”的炮弹,有时也开始充当起了侦察兵的角色。侦察炮弹是一种通过摄像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对目标进行侦察、探测的信息化炮弹,主要包括电视侦察炮弹、视频成像侦察炮弹和窃听侦察炮弹。  相似文献   

11.
电子侦察指的是使用专门的电子技术设备进行的侦察。如无线电技术侦察、雷达侦察等。主要任务是侦察、侦听敌方雷达、无线电通信、导弹制导等电子设备发射的信号,获取其技术参数、通信内容、所在位置等情报。本文主要是对基于DSP的电子侦察信号处理技术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2.
侦察是指主动获取目标区域信息的技术,主要由军事需求引领。从侦察手段来看,最早期通过侦察兵人眼近距离侦察回报,到用胶片式相机拍照,再到近代结合通信电子侦察技术,雷达电子侦察技术,红外侦察技术,多光谱高光谱侦察技术,手段越来越多样,获取到的信息越来越丰富。从侦察载体来看,有地面固定载体,如雷达阵地,优点是功率大,侦察能力强,缺点是灵活性差;有地面移动载体,如侦察用装甲车,优点是灵活隐身性好,缺点是视野首先,侦察距离和能力有限,有航天载体,主要是侦察卫星,优点是突防能力好,侦察范围大,缺点是侦察实时性不强,需要卫星运动到指定位置,有水面载体,如侦察船,优点是运动范围广,能长时间连续工作,缺点也是视野受限,对空天侦察能力强,对地面侦察能力偏弱,最后是好空侦察,主要是侦察机和飞艇,优点是机动灵活,侦察实时性强,视野好,缺点是受空域限制突防能力不如航天侦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武警部队侦察情报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立足长远不断加强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侦察情报工作建设与现代条件下处突、反恐任务需要相对照,仍然存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信息资源过于分散、人才装备比较匮乏"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侦察情报信息工作质量。所以,深入研究侦察情报工作体制、推出相关法规并确保各项机制运行,是夺取处突、反恐斗争主动权、抢占情报信息制高点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14.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侦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翔  丁雪峰 《现代情报》2003,23(5):78-79
互联网的兴起为军事情报的获取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从网络侦察已成为一种新的情报获取手段;网络侦察获取情报的方法;网络侦察获取情报的新特点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他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父亲背着他加入了刘邓大军,从此,刘邓大军里多了一对父子兵,他们共同在部队的熔炉里锻炼成长。在部队,他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直到跨过鸭绿江时,他才刚满15岁。几年前他离休时,已由一名司号员成为赫赫有名的少将、辽宁军区副司令员。他就是南启祥将军。  相似文献   

16.
夏道军 《科技风》2013,(15):110
本文针对地面侦察弹药的作战背景和特点,以某型地面侦察弹药为例,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阐述。研究结果对地面侦察弹药的总体设计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3)
现代作战决策时侦察情报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当决策人员掌握的侦察情报越多时,更有利于决策者做出正确准确的作战部署。下文就侦察情报在作战决策中的作用发挥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由于电磁信号无源侦察、测向技术具有隐藏性强、作用距离远等优点,已经成为军事领域尤其是电子对抗的一种关键技术。当前测向多采用比幅测向、空间谱估计测向、干涉仪测向等体制。比幅法测向技术算法简单,设计简便,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对频率测量的依赖性不高,但其测向精度不高,难以满足高精度侦察应用。  相似文献   

19.
自1960年8月美国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侦察卫星以来,随着侦察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国家热衷于发展这种高技术装备。与一般的侦察手段相比,侦察卫星不但能够“高瞻远瞩”,甚至可以做到“明察秋毫”,被认为是获取情报的“行家里手”。  相似文献   

20.
肖占中 《情报杂志》1996,15(6):73-74
随着外国列强对中国入侵的加剧,为了对付外敌及其侦察情报活动,清朝末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负责对外各国的侦察情报机构,引进并配备了无线电通信设备。这就是清末最高军事参谋机构——军咨府所属的第二厅。据《军咨府各厅科的职掌》中记载:“第二厅统辖第一至第五等科,按地区国家划分,分别掌管日朝、俄国、英美、德奥、法意之谍报及对其作战法与该国驻扎武官调查员事宜。”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第二厅的任务:一是对侦察对象国或地区实施谍报侦察;二是对各侦察对象国或地区的作战进行调查研究;三是向有关各国派驻武官。而各科执行上述任务(情报的搜集和传递),都普遍采取了无线电信、密码电报和加密作业方法,这便是技术侦察情报的最初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