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9月26日,中国交流国际交流协会在北京举行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新闻通气会。中国国际教育年会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自2000年起,每年主办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八届。经国务院批准,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以下简称"年会")将于2018年10月18-2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今年年会的主题确定为"教育现代化——实践与探索",由"中国国际教育研讨  相似文献   

2.
2012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国际年会,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美国肯塔基州的路易威尔市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专家900多人参会。年会在"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里学习"这一主题下,共为参会者提供了628场不同主题发言以及学习交流和研讨机会。本届年会通过大会的主题演讲、主席专场报告、分会论坛发言、圆桌专题论坛和论文等形式,涉及与展示了全球化学习、研究方法、创造性、新型媒体、移动技术等诸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变化,充分体现了教育技术蓬勃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第七届年会于1993年11月23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参加本届年会的70多名正式代表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台湾省)的41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大会围绕面向21世纪的比较教育这个中心,重点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教育与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4.
国际教育学研究大会暨第四回日本国际教育学会年会于1993年12月16日至18日在苏州大学举行。这次大会研究的主题是:迈向21世纪的国际理解教育。大会由日本国际教育学会与苏州大学主办。  相似文献   

5.
2013年10月底至11月初,国际顶尖教育学院联盟年会暨"高等学校招生政策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联盟轮值主席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承办。与会人员就高校招生政策的理论问题、高校招生政策与教育质量、高校招生政策与教育公平、高校招生政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热烈研讨。与会专家认为,通过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来助推社会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2013年7月7日—11日,由国际特殊教育协会主办的第十三届国际特殊教育学术(双)年会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年会每两年举行一次,所以称"双年会",通常由协会与某所大学合作联办,这次的合作伙伴是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咨询心理学与特殊教育系。出席此次年会的中国代表有香港代表,中州大学、滨州医学院、辽宁师范大学、绥化学院及来自广西、成都的代表。下届年会将于2015年在波兰举行。  相似文献   

7.
2020年11月7日至8日,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二十届年会在重庆顺利举办。本次年会由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主办,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承办。年会以"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教育变革"为主题,分别研讨了后疫情时代中国比较教育学科新使命与发展前瞻、各国教育政策应对、教育实践创新、国际教育组织的教育主张与贡献、国际教育交流与跨境教育、全球教育治理体系重塑等重要议题,体现了全球疫情背景下我国比较教育的使命与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于2008年9月20—2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中国模式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学教育第三届年会"。本期刊登的是参加此次会议的部分专家的发言。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9月8日至10日,国际历史教育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istory Didactics,ISHD)年会在波兰弗罗茨瓦夫召开。会议由国际历史教育协会主办,弗罗茨瓦夫大学承办。会议期间,来自20多个国家的学者共组织了15场分组讨论。本次年会主题为"历史与寓教于乐"(History and Edutainment)。"Edutainment"是education与entertainment的合成词,泛指教育性和趣味性的融合,此处译为"寓教于乐"。其中涉及历史教学中趣味因素的应用,也涵盖历史娱乐对历史教育的影响。分组讨论的话题囊括寓教于乐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动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加强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研究者和实践者在相关领域的成果交流与合作,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与“国际比较教育学会”(CIES)、“高等教育专题研究组”(HESIG)合作,于2013年10月27日~28日在清华大学举办了“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国际研讨会.与会者探讨了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的新进展以及相关调查与测验工具的编制与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2005年4月2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和日本国际理解教育学会共同主办的"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理解教育"中日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中方人员主要有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教育学院、人民教育出版社以及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等方面共约30名专家学者和一线校长与教师;而日方人员则包括13名日本国际理解教育学会的会长与骨干会员;另外,美国美日财团理事长助理也随日方代表团前来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考试资讯     
"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年会"在北京召开日前,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办、北京华美杰尔教育咨询中心承办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年会暨ZHC与大学教改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领导,以及两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教育研究专家、学者和教师代表济济一堂,共同探讨关于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工作与大学语文教改的话题。本届年会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2011年9月17—18日,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与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科学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1届年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功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数学教育编 辑记者工委会第 二届年会召开 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数学教育编辑记者工委会第二届年会于1995年5月21日至24日在湖北省襄樊市举行。来自全国15家会员单位的2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代表们听取了工委会前2年的工作汇报和财务工作汇报;并就工委会的工作内容与重点进行了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以来,教育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迅速,各国均采取各种措施以增强本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为达到这一目标,韩国的高等教育机构纷纷开展及实施对外交流项目和措施,以增加外国师生数量、扩大英语使用范围,并鼓励韩国教师用英文发表学术文章。为揭示权力因素对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美国科尔杰大学(Colgate University)教育研究所约翰·帕尔默(John D.Palmer)和韩国庆熙大学教育学研究生院赵勇河(Young Ha Cho)于2012年2月22日在《亚太教育评论》上发表了题为《韩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化策略:观点和经验》的报告。该报告主要研究了以下问题:全球化对韩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影响;韩国高等教育机构对国际化压力的对应措施;大学师生对高等教育全球化和国际化的体会;政府人员、本国师生、外籍师生对全球化理论和国际化政策的理解等。通过调查问卷研究,报告指出了韩国高等教育领域国际化政策的成果和不足,并为后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AERA:教育交流的一次盛会成立于1916年的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目前拥有25000名会员,每年召开一次的年会也是规模宏大,2007年4月8-15日在芝加哥举行了第88届年会。本次年会的主题是"教育质量的世界"。这个主题主要突出四个方面:首先,不仅仅关注美国的教育,而且还关注其他国家的教育制度与教育研究,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问题,如学校教育改革、教育机会平等、提高教师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高等学校招生政策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国际教育学院联盟主办,联盟轮值主席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承办。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  相似文献   

18.
<正>2022年11月18日至20日,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二十一届年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本次年会由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承办。年会以“生态文明与全球教育变革”为主题,深入探讨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使命与前瞻、全球教育治理体系重塑与国际组织贡献、国际教育交流与国际理解教育、各国教育实践创新等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9.
第41届TESOL(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年会于2007年3月21—24日在美国西雅图市召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7000余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国际英语外语教师协会中国分会(IATEFL China)组成由会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0月18日至20日,"教育革新与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杭州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浙江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浙江省人事厅主办,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杭州市上城区政府共同承办.参加会议的代表有120多名,其中来自美国、英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代表36名,国内代表80余名.大会共收到交流论文30余篇.与会代表就"教育全球化与国际合作"、"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大学研究能力建设"以及"社会公平与教育公平"等专题进行充分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