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世界足球运动的发展,各国对足球战术都不断地进行研究,特别是对比赛阵型的选用很重视。从“WM”阵型起,经过了几十年,到1982年世界杯赛时,4—4—2阵型得到了广泛重视,连世界上最优秀的足球队巴西与法国队也都采用了这种比赛阵型。在我国,1984年足协杯冠军队——辽宁队就经常采用4—4—2阵型获得了1985年亚洲青年杯赛的冠军。  相似文献   

2.
足球4-4-2阵型是目前被采用最多的比赛阵型.足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赋予了4-4-2阵型更多更新的内涵.通过足球比赛三个重要时刻的分析,提出该阵型同一位置不同时刻的战术要求和变化,从而释放4-4-2阵型的最大功效.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对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西班牙队的所有比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班牙队的阵型为1-4-1-4—1,且根据对手的不同进行队员组合,但基本阵型不变;西班牙队的打法以控制球为主,其中前场的短传渗透极具威力;防守采取前场反抢、中场控制、后场区域密集防守的方式;防守中最大的弱点是对迎面的高球的控制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4.
现代边后卫的攻防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第十四届世界杯赛中,各队战术打法各树一帜。但攻守兼备的5—3—2阵型,以更具威力的新姿态冲击着风行多年的4—4—2阵式。本届杯赛前八名的队中有五个队以及未进八强的巴西队采用了此种阵型打法。 5—3—2阵型最大的变化是加强了两边后卫,在攻守中运用更灵活的方式参与进攻和防守。边后卫早已不是单纯的防守角色了。但是,边后卫巧妙地参与中场组织、突然插上构成突破威胁、神奇地闯关射门给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近年来国际足坛各种比赛情况的观察和统计,4-4-2阵型和4-5-1阵型成为当今世界足球比赛中运用最多的阵型,两种阵型的广泛应用,体现出现代足球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趋势。本文根据4-4-2阵型和4-5-1阵型在后卫线、前卫线和前锋线战术打法的对比,揭示两种阵型的技战术特点,分析现代足球比赛的攻守特征。  相似文献   

6.
FACE TO FACE     
(欧洲杯之前的几场热身赛中)有一些球员因伤不能参加,这正好给了球队一次接纳新人的机会,让新人们体验一下在国家队踢球是怎么回事,他们之前是没有机会被教练注意到的。这次我打算试试四中场的打法,不像原来那样在中场的两翼安插人手。上次我们的4-3-3阵型没有产生足够的机会,有的时候,一支球队有四个善射的前锋其实就是一种资源浪费!艾德沃卡特(荷兰国家队主教练)  相似文献   

7.
在不久以前的年代里,传统的检验足球比赛优胜者的方法就是要看中场。哪个队控制了中场,哪个队就将在比赛中获得胜利,控制了中场,就意味着掌握了整个比赛的主动权,这是无可争议的。五十年代控制中场的可靠布局是“3—2—5”,(“WM”式)。[原文误为“2—3—5”——译者注]这种阵型的排列是由三个后卫负责防守,在中场则由两名前卫和两名拖后内锋形成一个“魔术般的盒式区域”。图一表明,“盒式区域”是防守和进攻的枢纽。最优秀的运动员应安排在“盒式区域”  相似文献   

8.
梁锐  沈啟龙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210-210,213
4-3-3阵型是当今世界足坛最流行的阵型,欧洲五大联赛的豪门球队超过半数的球队都是使用该阵型。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去研究足球阵型的相关特征,主要从进攻、防守及攻守转换3个方面去研究4-3-3阵型队员的位置特点,学习高水平球队的技战术运用和球员相互之间的跑动配合,丰富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实践经验,减少一些低级错误的发生,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自己多年的比赛经验、带队比赛的实践及对数场高水平比赛的分析认为:随着4—4—2阵型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现代4—4—2阵型的边路进攻打法逐步向立体化、多元化方向发展,边路进攻在4—4—2阵型进攻打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文章分析了几种典型的边路进攻打法,以及在实战中的运用,并通过分析达到对从事足球训练工作的教练员有所帮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没有多少年之前,在足球比赛中,人们还是靠用传统的方法,控制中场来赢得比赛胜利。格言是:“控制了中场,就能控制比赛,控制了比赛,就能赢得比赛。” 那是在2—3—5阵型(即两个后卫,三个前卫,五个前锋)被普遍使用,具有稳定地位的年代。这种阵型有一块方盒形——一块有“魔力的正  相似文献   

11.
<正>1-2-1阵型采用菱形站位,分别是中后卫、左中场、右中场和中锋。中后卫作为进攻的发起者,要观察和思考进攻的推进方向,进攻时要注意传球,切忌独自直线运球推进,通常选择传球给中场队员,无球时要注意策应和保护,也可转换位置到中场支持队友。2名中场队员要充分利用场地的宽度和深度,通过大量的跑动接应同伴,完成控球、传中、射门和位置转换。中锋要拉开对手防线,摆脱对手防守,积极地助攻和  相似文献   

12.
杜杰  魏强 《体育世界》2009,(11):33-34
4-3-3阵型是目前比较流行的阵型之一,在足球比赛中,4-3-3阵型在对阵目前比较流行的其他多种足球比赛阵型时具有比较好的效果。本文对4-3-3阵型在比赛中的攻守力量的搭配和职责分工的形式进行研究,为我们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变阵不等式     
在出征本届欧洲杯之前,16强主教练早已对球队的首选阵型成竹在胸。但随着比赛的进行,不少强队又因地制宜地作出了调整阵型的选择,从而在欧洲杯赛场上掀起了一股变阵的浪潮。德国队——撤下戈麦斯盘活全局首次以主教练身份参加国际大赛的勒夫,起初将442作为德国队的主打阵型。锋线搭档选择的是德国世界杯金靴奖得主克洛泽和上赛季德甲前锋效率之王——马里奥·戈麦斯,并将球队预选赛的头号射手前锋波多尔斯基的  相似文献   

14.
从1990年步入专业球队,到成为国家队主教练,三十多年绿茵赛场的拼搏,李霄鹏经历了非凡的足球人生。当球员,他从一名稚气未脱的足球少年,成长为中场大将。退役后,他在山东鲁能和武汉卓尔担任主教练,做过俱乐部高管,如今成为第一位先后执教中国女足和男足的主教练。  相似文献   

15.
中国队又一次没赢、在自家门口再一次让 韩国队给“做”了。我们不能怪人家米卢,他也够难的。怪只能怪我们的队员太差劲,看看中国队的中场组织的进攻,那叫什么呀?若不是自己的国家队在踢球,相信大多数人早就转移视线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米卢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带不好中国队。一句话,中国队缺少中场核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目前国家队中场无能的局面与我们的甲A没有中场息息相关。中国历来不缺乏优秀的前锋和后卫队员,但偏偏中场是个软肋。历数甲A的14支队伍,中场组织的有点模样的屈指可数。大多数球队要么后卫…  相似文献   

16.
看着男女两支国家队,为 女队的强大锋、卫线赞叹,为男 队的疲软中场扼腕。孙雯、刘爱 玲、刘英、蒲玮、白洁、赵利红、 张欧影……一次次杂耍般的过 人、一串串精彩绝伦的配合,向 我们诠释着艺术足球的魅力, 为我们提供者享受足球的乐 趣,她们代表着中国足球的最 高境界。 反观男足,给人的印象是中场太乱,虽 在一段时间内有着充沛体力的奔跑,却总 在一停一传、一接一射之间留给了人们太多的遗憾与抱怨。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中场缺乏一个穿针引线的核心人物。回顾以往的中国队,能在中场运筹帷幄的领军人物也不过容志行、李辉、彭伟国…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第18届亚运会男子足球比赛中国队的参赛基本情况以及比赛中的攻防特征进行分析,为今后战术制定以及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1)队员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呈下降趋势;2)主要采用4-2-3-1阵型,边中结合的进攻取得良好效果,但中场防守强度较低;3)在进攻方面,共打入14粒进球,罚球区2区进球数量最多;进球时间段较为分散,在31~45min进球比例最高;完成进球的主要方式是接球直接射门和头顶球;角球主要发往前点,前场任意球主要选择配合射门的方式;4)在防守方面,四场比赛被对手打进5球,且失球都发生在2区,主要原因是盯人不紧与回防不及时;整体防守主要在中后场进行拼抢,采用人盯人结合区域盯人的混合防守方式,中场球员的逼抢与就地反抢能力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8.
乌迪内队 近况与打法:霍奇森采用4-4-2阵形。锋线上的穆齐是主要的得分手,与之搭档的有迪·米切尔、索萨和亚昆塔,后防线依靠索蒂尔和贝尔托,菲奥雷和詹尼切达转会后,有份量的球员只有丹麦中场的根森,因此中场是最薄弱的环节,缺乏好的中场使得霍奇森心急如焚。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比赛新阵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南非世界杯在战术思路和整体组织方面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其中1-4-2-3-1阵型是南非世界杯决赛和半决赛中西班牙、荷兰和德国队均采用的阵型,具有典型性和方向性。主要针对1-4-2-3-1阵型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我国足球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一、阵型排列体现出边路进攻的特点 根据现代足球理念整体攻防的不断发展,运动员个人攻防能力提高得很快,这就对足球战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在防守中更强调队型的紧密与变换,固定阵型已不适合当前战术上的需要,以往各种打法所采用的固定阵型对前场、中场和后场的力量分配一般都有侧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