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吴道勇 《体育世界》2013,(8):127-128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体育已经成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一项重要学科之一。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育也是每一所中学的重要任务。本文从高中生的身体发展需求出发,帮助体育特长生合理安排训练负荷,针对目前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合理、科学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体育特长生是一群在特定体育项目上有着较同龄人明显竞技优势的学生,对初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能训练首先要遵循打造多元训练矩阵和强化特长项目优势的两个主要原则。其次初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能训练要运用好耐力训练、平衡训练、力量训练和弹跳训练四种主要方法,针对体育特长生的身体素质和项目特长来组织体能训练,帮助体育特长生提高体能水平,助力体育特长生在竞技场上发挥出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体育特长生招生人数的增长,处理好各类关系之间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这些矛盾的产生,使得高校体育特长生的心理产生了变化.笔者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会谈法、量表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特长生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进行评定,来初步诊断体育特长生的心理矛盾.并对他们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的性质进行判断,从而找出影响高校体育特长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结合体育特长生所处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为高校体育特长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陶磊  殷绪彬  蔡旭东 《精武》2012,(35):1-2
高校体育特长生因其具有体育优势而在高考中获得成功。但是,当前理工奚高校体育特长生的专业培养方案却不能充分发掘这种优势,甚至有部分高校完全摒弃了这种优势。长此以往,理工英高校体育特长生的高考优势将被埋没,有违教育部设置体育特长生招生政策的初衷,严重阻碍体育特长生的全面发展。如何更好的培养体育特长生。成为理工真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显然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理工类高校体育特长生专业培养方案成为首选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桂华 《体育师友》2010,33(2):48-49
在我国大学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并进行培养,已取得可喜的成就。有的中学也招收体育特长生进行培养,同样取得一定的成绩。由学生运动员在国内国际体育比赛中所取得的成果可见一斑。但在中学体育特长生培养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合理地解决,势必造成体育特长生的流失,不能更好地实现体育特长生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6.
黄晓东 《安徽体育科技》2010,31(3):69-71,77
对浙江省3所高校近3年就业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前和金融危机下体育特长生就业率均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与体育特长生比较,金融危机对普通大学生就业率影响明显,乒乓球、羽毛球和篮球项目特长生就业优势明显;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的方式,对2009年普通大学生和体育特长生各100人初次就业搜寻时间、就业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体育特长生初次就业搜寻时间明显少于普通大学生,就业满意率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  相似文献   

7.
丁益萍 《当代体育科技》2020,(2):153-153,155
在当下的高中学校中,存在着数量不等的体育特长生,如何带好这些体育特长生是广大的高中体育教师反复思考和斟酌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学者如果希望体育特长生真正释放出自己的内在潜能,就应该由内而外地做好相应的工作,从而能够真正使得有特长的体育生成长为取得成绩的体育生。  相似文献   

8.
体育特长生是高校对外交流的窗口,是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是我国优秀运动员发展的未来方向。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特长生综合素质的现状,研究了高校体育特长生培养中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体育事业中高中体育特长生是不可或缺的后备人才。并且在高中学校中体育特长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因此,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成为高中体育教师必须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中体育特长生作为学校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教育管理工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让他们的发展全面,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和教学改革赋予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适应素质教育和体育特长生的双重发展的需要,使体育特长生成材几率最大化,成材的质量最优化,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新世纪人才是我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小学体育教学培养体育特长生是体育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和实施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小学体育特长生是一项具有科学性、复杂性、艰难性的工作,实践证明,小学体育特长生培养有体能素质的基本训练培养法、专攻项目的技术训练培养法、竞技比赛的战术训练培养法、认知态度的心理训练培养法和认知态度的心理训练培养法五种行之有效的主导方法。小学教师应掌握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运用科学专业的方法培养小学体育特长生。  相似文献   

12.
徐康  马莹 《精武》2012,(2):63-63,65
中学体育特长生的培育已经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管理学和教育学视角针对目前体育特长生培育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旨在完善中学特长生训练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中的特长生培养和全体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一直是体育教学工作者的思考的交聚点,本文认为,无论是以培养尖子性质的体育特长生为主或者是增强全体学生的体育意识为主,都有失偏颇,努力寻找两者的和谐结合点,才是我们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关于重点中学招收体育特长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中学招收体育特长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分析了招收体育特长生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体育特长生与体育院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文  王斌  王松 《体育学刊》2002,9(6):121-124
通过问卷对影响普通高校运动系学生训练意愿的因素做了调查与比较,用多因素分析法找出4个主成分(学校、个人、社会和家庭)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体育特长生和运动系学生训练意愿的得分进行了t检验,结果表明运动系学生进校后运动成绩提高优于高校体育特长生,在影响训练意愿的4个主因中,个人主因对运动系学生的影响高于体育特长生;而在社会主因方面,体育特长生则明显高于运动系学生.  相似文献   

16.
体育特长生作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组成部分,不仅给高校体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而且带动了高校学生体育活动的发展.笔者通过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文献资料等方法,调查了湖北省部分高校田径体育特长生的运动成绩,并分析了造成高校田径体育特长生运动成绩下降的原因,对高校田径体育特长生的前景提出质疑,为新时期高校田径运动队的发展提供进一步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篮球体育特长生视野特征的研究分析,旨在根据其项目特点和视野特点,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提高业余训练水平,提高体育特长生的篮球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8.
《体育师友》2019,(2):54-55
结合中学运动队及体育特长生的特点,通过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游泳队多年的实践,探索在运动队团队文化建设中培养体育特长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使其能够一专多能全面发展,把发挥体育特长与全面发展相结合,为进一步探寻中学体育特长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随着高考压力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体育高考生通过合理化的训练进入高校学习相关体育专业的学习,成功地完成了大学梦。本文通过查找文献综述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教练员和体育高考特长生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的训练方法进行调查和研究,主要对训练过程中运用核心力量训练方法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因素和问题,以及对于体育特长生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论述。最终,为教学改革当中的体育特长生训练过程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的体育特长生高招优惠政策对体育特长生进入高校学习提供了形式多样、尺度颇大的优惠,这些优惠政策让体育特长考生及其家长、招生学校、特长生输送学校或运动队皆大欢喜,也确实使大批体育特长生受益匪浅.但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违背了“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是否符合教育规律?是否考虑了政策本身的不良导向?是否对正在努力实行的“体教结合”有负面影响?是否考虑了教育效率?我们有必要从教育和体育两个角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