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些年,随着高考压力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体育高考生通过合理化的训练进入高校学习相关体育专业的学习,成功地完成了大学梦。本文通过查找文献综述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教练员和体育高考特长生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的训练方法进行调查和研究,主要对训练过程中运用核心力量训练方法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因素和问题,以及对于体育特长生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论述。最终,为教学改革当中的体育特长生训练过程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我国体育高考制度的逐年完善和改革,无论从文化课成绩、还是专业课能力的测试,对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的训练指导思想和方法,大多已不再适应现在高考模式的需要,要想在高考中让体育特长生立于不败之地甚至有所突破,当务之急必须要做的就是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在特长生的培养上选好材、育好苗,做好特长生的训练和培养工作的。  相似文献   

3.
林伟 《中华武术》2020,(5):46-47
800米跑是体育特长生高考必考项目之一。在高考体育特长生进入冬训黄金期后,对800米跑的训练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训练内容。如何在冬训这段重要却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800米跑的后程冲刺能力,又是冬训期间高考体育特长生重点训练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体育特长生是高校对外交流的窗口,是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是我国优秀运动员发展的未来方向。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特长生综合素质的现状,研究了高校体育特长生培养中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小学体育教学培养体育特长生是体育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和实施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小学体育特长生是一项具有科学性、复杂性、艰难性的工作,实践证明,小学体育特长生培养有体能素质的基本训练培养法、专攻项目的技术训练培养法、竞技比赛的战术训练培养法、认知态度的心理训练培养法和认知态度的心理训练培养法五种行之有效的主导方法。小学教师应掌握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运用科学专业的方法培养小学体育特长生。  相似文献   

6.
刘英 《中华武术》2007,(10):54-56
高三新学期开始了,学子们摩拳擦掌,家长们鼎力支持,老师们全力以赴,都准备为高考奋力一搏。此时,部分学生会决定以体育高考生或特长生的身份来考取更理想的本科大学,然后再转修或兼修其他专业,这种情况在山东、湖北等地的高考班级甚至会达到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体育特长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要进行大强度的体育专业训练,同时还要兼顾繁琐的文化学习,在高考的道路上面临着专业考试和文化考试的双重压力。通过调查分析高中体育特长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借鉴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激励理论,从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个方面出发,对影响体育特长生专业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归纳和分析,提出了应用双因素激励理论对体育特长生激励的可能性探索,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体育专业训练成绩。  相似文献   

8.
黄晓东 《安徽体育科技》2010,31(3):69-71,77
对浙江省3所高校近3年就业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前和金融危机下体育特长生就业率均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与体育特长生比较,金融危机对普通大学生就业率影响明显,乒乓球、羽毛球和篮球项目特长生就业优势明显;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的方式,对2009年普通大学生和体育特长生各100人初次就业搜寻时间、就业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体育特长生初次就业搜寻时间明显少于普通大学生,就业满意率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  相似文献   

9.
刘勇 《体育世界》2008,(11):119-120
基于为我国高校体育特长生的专业考试改革创新贡献一份力量的主导思想,运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对江苏高校现行的体育特长生的专业考试程序、内容、方法和监督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高校体育特长生专业考试方法的瑕疵,是滋生‘人为操作’行为和空间的主要根源之一”、“体育专业考试的监督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人员具备的他所监督项目的专业知识水平”等四条结论。同时也提出了“关于高校体育特长专业考试公平、公正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人的违规违纪行为防范、物的违规违纪因素控制和可能造成违规违纪发生的环境改善’等三个方面”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存在主要问题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对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研究认为:培养方案雷同,培养目标定位较高,课程设置没有完全体现培养要求,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失衡,实践内容狭窄,与社会体育相关的社会实践教学时数不够等是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应准确定位于市场,应优化课程设置,构建科学合理课程体系,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依据把教学实践贯穿始终,在专业定位上要结合各校特色专业,打造优势社会体育专业品牌,同时各高校要加强校际间交流与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平台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刘彤 《网球》2014,(4):78-81
对于很多没有走上职业网球道路的青少年球员来说,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进入一所高等院校进行学习就成了他们最大的愿望。目前中国高校体育特长生招生分为单独招生和普通招生,网球也不例外。单招是针对专业运动员或具有专业运动员水平考生设立的体育生高考种类,仅限运动训练及民族传统(武术、散打等)两个专业。简而言之,如果你是一个具备网球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体育特长生招生人数的增长,处理好各类关系之间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这些矛盾的产生,使得高校体育特长生的心理产生了变化.笔者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会谈法、量表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特长生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进行评定,来初步诊断体育特长生的心理矛盾.并对他们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的性质进行判断,从而找出影响高校体育特长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结合体育特长生所处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为高校体育特长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体育特长生作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组成部分,不仅给高校体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而且带动了高校学生体育活动的发展.笔者通过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文献资料等方法,调查了湖北省部分高校田径体育特长生的运动成绩,并分析了造成高校田径体育特长生运动成绩下降的原因,对高校田径体育特长生的前景提出质疑,为新时期高校田径运动队的发展提供进一步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朱彬 《中华武术》2018,(1):55-56
大部分的高中学校都是在高一学期结束进行体育高考特长生的选拔,在高二开学进行训练,训练时间1年半左右即体育高考,好的选材是成功的一半,怎样选出优质的体育高考生是关键。对体育高考特长生的选拔主要还是靠教练员的经验进行选拔,当然如何选拔出优秀的体育高考生也是基层体育教练员比较关心的话题。我校是一所完全高中,  相似文献   

15.
体育高考作为普通高考的一部分,是部分高中学生圆上大学梦的重要途径。我省的体育高考测试内容为100米、原地推铅球、立定三级跳远和800米四项。作为在山区学校从事多年体育高考训练工作的教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体育特长生,本科上线人数逐年增加。下面提出笔者对100米训练的一些做法供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与访谈方法、分析与统计方法研究了粤北山区体育特长生难发现与发现难的诸因素,结果得出导致体育特长生出现困境主要是受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影响。客观因素是地理位置与生活环境,主观因素是人为的传统思想与职业道德、专业能力,职业道德又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专业能力则受到学校业绩考核的影响。研究旨在为发现与培养边远山区体育特长生提供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7.
体育特长生是一群在特定体育项目上有着较同龄人明显竞技优势的学生,对初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能训练首先要遵循打造多元训练矩阵和强化特长项目优势的两个主要原则。其次初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能训练要运用好耐力训练、平衡训练、力量训练和弹跳训练四种主要方法,针对体育特长生的身体素质和项目特长来组织体能训练,帮助体育特长生提高体能水平,助力体育特长生在竞技场上发挥出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采用影响评价的分析工具,以山西、河南、江西、辽宁4省为例,从经济、教育、公平公正性3个维度,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招生中实施的4种术科测试模式的社会影响及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身体素质"模式下的术科测试工作效率较高,但是不利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新生的选拔与培养,不利于体育特长生的升学,没有对高中体育课及课余体育训练产生好的导向与激励作用;"身体素质+非专项基本技能+专项"模式存在术科测试效率较低、测试过程公平公正性欠佳等缺点,但是有利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新生的选拔与培养,有利于体育特长生的升学,对高中体育课及课余体育训练起到了好的导向与激励作用;"身体素质+专项"和"身体素质+综合运动技能"模式的社会影响及实施效果间于上述两种模式之间。比较而言,"身体素质+非专项基本技能+专项"较优,"身体素质+专项"和"身体素质+综合运动技能"模式其次。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湖北省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培养方案雷同现象相当严重;培养规格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不科学、缺乏专业特色;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职业教育缺乏。研究认为:只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结合各校特色专业或地理区位优势打造优势社会体育专业品牌,同时要加强校际间交流与合作,才能取得良好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20.
考量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培养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学习成绩,学习成绩受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影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水平决定了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经过了高考的统一检验,从理论上讲影响学习其成绩的智力因素彼此间差异不大。但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水平随着学习时间的深入及培养成效的体现,个体间的差异明显。尝试运用非智力因素理论探讨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缺乏性及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