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职业教育体系植根于经济、社会、文化与教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职业教育体系,并成为其"劳动与就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日本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市场运行机制为依托,采取社会化的职业培训投资模式,由产业部门、企业取代政府作为职业培训的投资主体,以企业内教育为主;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市场调节占主导的国家干预模式,培训机构是国家为企业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官方公共服务机构:德国实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体系,国家把职业培训中的重要部分,即企业学徒期的培训责任委托给行会与企业,而国家只是作为伴随学徒期的公共学校的承办机构,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直接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战后,以德国双元制为典型代表的现代学徒制在西方各国得到了重生,并表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其典型特征包括:国家战略层面的制度管理,多元参与的利益相关者机制,以企业为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徒为主的双重身份,统一规范的教育培训标准和与国家职业资格体系的融通等。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可以在深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改革及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方面借鉴现代学徒制。  相似文献   

3.
德国以企业培训为主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继承了德国历史上学徒培训的传统.在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古老传统的学徒制度占有重要的地位.学徒制度的最初形态是父亲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儿子.由于确立了严格的职业世袭制,所以,父亲对儿子传授职业上的技艺和秘决是理所当然的.随着手工业的发展,自给自足的家庭手工业产生了职业分化的趋势.为了生存和竞争,手工业者不能单靠自己孩子的力量进行工作,必须把一部分技艺传给别人的孩子,才能保持足够数量的手工业生产者.这样,原始的学徒制度就逐渐演变成为一般性的制度化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4.
浅析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国职业教育在国际上素负盛名,其“双元制”更独具特色,被誉为德国战后发展经济的“秘密武器”。所谓“双元制”(Doubie System),其核心是徒工培训的双重职业培训制度,基本含义是私营企业与公立职业学校共同负担培训徒工的合作制度。在“双元制”下,每一个接受训练的青少年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企业内接受培训的学徒,  相似文献   

5.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根据社会和企业需求,由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组织雇员代表、雇主代表和行会等单位共同制定。专业制定的同时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年限、培训大纲及考试要求。借鉴德国的经验,我国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体现职业教育专业特性、具有严格规范和相对稳定的职业教育专业。  相似文献   

6.
借鉴“双元制”模式的试点实验综合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双元制”模式的试点实验综合报告实验研究组“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和核心,是一种由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双方在国家法律制度的保障下,分工合作培养技术工人的职业培训体系。其具体方式是:受培训者每周3—4天以学徒的身份在与之签订了培训合同的私营企...  相似文献   

7.
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院(BIBB)近期在波恩发布消息称,尽管德国目前通过高考并进入高校深造的年轻人比例逐年增加,但这种"偏学术性的倾向"并没有给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带来不良影响;相反,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对已通过高考的年轻人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BIBB发布的题为《双元制职业教育还能吸引有资格进入高校深造的人员吗?》的分析报告显示,在刚进入职业培训机构的学徒中,25%  相似文献   

8.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部分,它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和社会背景,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国家政策支持、健全的行会制度和经济结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德国教育体系中最光彩的亮点是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但南于近年来经济不景气,德国学徒培训岗位大量空缺。2004年年初,德国执政党——红(社民党)绿(绿党)联盟达成协议:那些不进行职业培训的企业应该向那些提供培训岗位、且培训量超过平均数的企业支付一定的培训费用。  相似文献   

10.
中世纪城市行会学徒教育作为最传统的技能传承方式,在德国现代化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近代,国家与行会经过几个世纪的社会管理权争夺后,作为社会管理内容的学徒教育一步步受到国家的管控,在剥夺行会的学徒教育垄断后,国家开始自己建设职业技能教育,打开了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大门。  相似文献   

11.
史文杰 《教育探索》2008,(8):136-137
一、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模式 1.德国的“双元制”。“双元制”是德国实施高职高专教育中最独到、最有特色的内容,也是德国的职业教育获锝成功的关键。目前德国有55%的学生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双元制”是指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即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他们分别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地点、由学校中的教师和企业中的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共同负责培训工作,学校教学由学校主管,企业培训由企业全面负责。其特点是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是一种以实践为主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陈菊珍 《职业技术》2006,(13):56-58
(一)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德国职业教育中最具特色并成为其核心部分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即一种企业(通常是私立的)与非全日制职业学校(通常是公立的)合作进行职业教育的模式。受培训者以学徒身份在企业内接受职业技能和相关知识的培训,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由于学徒培训岗位的减少和学徒学历结构的变化,给中学学业不佳者带来了不公平;学徒培训从集体模式向分散模式的转变,损害了中小企业和学徒的利益;女性在职业领域和职业教育的选择上遭受歧视和不公。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应吸取德国双元制的经验和教训,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企业职业培训内容与学校教学内容的协调机制对我国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过程中企业培训内容和学校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通过对德国《企业职业培训条例》与《学校框架教学计划》两个文本的分析,发现德国国家承认的教育与培训职业的专业名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都是基于工作过程确定的。德国从国家层面制定《企业职业培训条例》与《学校框架教学计划》,企业依据《企业培训条例》制定企业培训大纲与学校依据《学校框架教学计划》制定学校教学大纲实现企业培训内容与学校教学内容的协调。  相似文献   

15.
一、德国有一个完整、科学的职业教育体系德国在职业教育方面实行的是“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体制,国家直接负责职业教育,对全国职业教育进行整体规划,包括职业学校、培训中心、专科学校和技术学院等,每个地区的职业学校基本上不重复且优势互补。国家负责职业学校的建设和教师工资发放,培训企业负责学生的培训及学徒期的工资,学生全部实行义务教育,企业一般只招收合格的有技术的员工。德国学生初中毕业后,除了上完全中学参加高考外,近60%的学生与德国的企业进行双向选择,学生与企业都有权利选择是否共同签订培训协议。如果签定了培训协议,到职…  相似文献   

16.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培训规则是与框架教学计划并行实施的,培训规则由学徒(学生)所在企业与跨行业培训中心执行,它对学徒关键能力、专业能力的培训比框架教学计划更为重要。培训规则的实施是与职业学校的学习领域学习相协调的,学徒在企业或跨行业培训中心的每一个时段的培训都有明确目标与标准,正是有了培训规则和学习领域之间的系统化设计才保证了德国培养出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德国企业职业教育的动因和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德国企业从事职业教育的动因1.历史传统和社会文化背景德国的企业及其它职业培训机构在职业教育中承担大量的工作,这种工作并不是法律规定,而是企业完全出于自愿的义务行为.德国企业自愿进行职业教育,源自于德国历史传统.企业的职业培训历史可以追溯到数世纪前手工业、商业的培训传统——师傅带徒弟制.例如:手工业学徒受到企业中或同业行会中师傅的职业培训,实行手把手式的教学,手工艺师傅在三年内将学徒培训成合格的手工业技术工人.  相似文献   

18.
德国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视。“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国家法律、地方性法规及行业协会在双元制职业教育实施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个培训职业都有全国统一的培训法规。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学习德国的成功经验,在宏观和微观各个层面改革我国的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9.
一、在坚持实施职业教育“双元制”的基础上 ,拓展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双元制”是指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的职业教育模式 ,企业为“一元” ,学校为另“一元”。根据教育者与企业签订的培训合同 ,受教育者以“学徒”身份在企业接受企业技能培训 ;又以“学生”身份在学校接受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教育。为支持“双元制” ,鼓励企业培训 ,联邦政府对承担学徒培训任务的企业给予50 %的培训经费支持。同时 ,加强对每个年度职业教育报告的审核 ,对培训需求状况及时预测和通报。在过去3年…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我们对德国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巴伐利亚州的职业教育机构、德国工商行会和企业考察与交流,就德国“双元制”体系、职业教育文化、学校与企业有机结合、专业设置与课程、师资队伍与培训、考教分离和质量保障等方面谈了我们的认识,并提出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