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写结合中读是基本,写是表达,是运用,是对读的补充,是对读的提升.从读到写,写中促读,实现读写的迁移,这是语文学习的规律.读写结合正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新课程实施七年来,读写结合却没有很好地继承下来.不论从作为典型推广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朗读多了,感悟多了,写的训练却越来越少.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训练普遍存在低效的现象.面对现状,"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从意识到实施,还做得很不够.运用语言的训练有待大大加强."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必须坚持读写结合这一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2.
小学学生从低年级升到高年级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但是在读和写的运用上比较少,导致学生的习作能力不足。语文课改中提高了对读和写能力的要求,促使语文教师更加重视对学生的读和写能力的培养。本文立足文本,探讨小学高年级读写结合的教学路径,旨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使得学生在读写的训练中不断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5,(85):56-57
语文教学中讲究提倡"读写结合",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可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读写结合训练促使阅读、写作、思维融为一体,在整个语文教学环节中尤为重要。读写结合训练旨在并行推进,双效结合达到语文教学事半功倍的作用,为避免读写结合教学流于形式化,本文特梳理出"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任务"三大类读写结合教学形式,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从读到写,写中促读,实现读写的迁移,是语文学习的规律。读写结合也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说:"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从意识到实施,还做得很不够。运用语言的训练有待大大加强。"读写联动是追求阅读教学中高效的读写结合训练,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寻找最佳结合点,有效落实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使读写联动达到高效化、最优化。那如何寻找读写联动最佳  相似文献   

6.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阅读和写作间的紧密关系。然而现实中的语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学了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积累了那么多好词佳句,写起作文来却干巴巴,空洞洞。我们的读写结合主张读为前提,以读带写,写中促读,整合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使学生从阅读中吸取写作的营养,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通过仿写、续写、写读后感等形式个性化地处理教材,融入写作训练,使课堂教学既能强化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又能使学生的习作训练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将语文学习的基本理念定位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写结合"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双向提升途径。读写结合继承了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新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无论在时代性和人文性方面更加注重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相似文献   

8.
知于读,行于写。阅读教学,既要重视读对写的引领,又要重视写对读的促进,读写有机结合,才能实现读写双赢。在教学中以文本为媒介,把握读与写在知识与能力上的契合点,创造机会,有效进行随文小练笔训练,将"读写结合"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规律。作为语文教师,应智慧地把握读与写的有机结合,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实现读写结合的有机与高效。  相似文献   

10.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和有效方法。读写结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读带写,二是以写促读。但是,人们往往只看到或只重视前一方面,忽略或轻视后一方面。如,在十二院校中文系编写的《中学语文教学法》,张鸿苓等同志编写的《语文能力的培养》这两部书中,都将读对写的作用作为读写结合的归宿,对写对读的作用则没有论及。语文教学,主要包括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两个方面。一方面,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孟庆菊 《山东教育》2008,(12):23-23
语文教学以读为本,读写结合,读中学写。语文课上要求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读、多写、多实践。无疑,路子是非常正确的。但在语文教学的“读写热”中也忽视了许多新问题,其中包括“读写”自身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强调“读写结合”,即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教学.“读”与“写”可谓语文教学的灵魂,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然而,如今的“读写结合”却存在着有其名却无其实的弊端:对“读写结合”认知不足;对“读”与“写”的结合点比较迷茫.读与写在高中语文教材教学中的结合方式可因地制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不仅增强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浓厚兴趣,而且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畏难的痛苦心理,还有利于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提升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读写结合问题,有种种实验,大家对读写结合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传统的作法是:读写自然结合.文章读多了,自然就能写了.另一种作法是:读什么;写什么;读一篇,写一篇,读的目的是为了写.天津师范大学教科所田本娜(全国小语教研会常务理事)、高恒利同志在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中指出:多读、多写是行之有效的,应该吸取这条传统经验.但是,大量阅读必须要有科学的指导方法,要摸索一条比较科学的读写结合的途径.作者认为:以训练重点带动读写结合,是有指导的多读多练,是比较科学的.为此,作者论述了读写结合的迁移过程——读与写是相互联系的两回事,读与写之间有共同的"联系点".有的教学实验正在探索读写知识和能力的"联系点",并把这些"联系点"作为重点训  相似文献   

14.
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读写结合无疑是理想的途径。长期以来,我不断尝试,坚持以读为基础,从读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多读多写,效果极其明显。学生从厌读怕写到喜读爱写,全面提高了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一是要找到读写结合的联结点,使读与写真正结合起来;二是要将习作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教学中应做到:读写结合,以读带头;读写结合,从仿做起;读写结合,以勤为本。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从读入手,以读促写;勤写勤练,以写引读,要通过仿写、补写、描写插图、续写故事、改写、缩写等形式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培养学生敢说爱说的习惯,丰富说话训练素材,引导学生从读中悟出写的门径,实现读中悟写、读中导写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充分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读与写的关系: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达到背诵的程度。只有读熟了,理解了,才能掌握写法。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对读与写的做法。一、认识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多读,才能理解文章的内容,才能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突破重点和难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农村中学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文教学策略:地采用了"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方法,即在阅读教学中合理渗透作文教学,将写作训练和语文教材很好的联系起来,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9.
“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才能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实施语文新课程的过程中,有一些教师对语文教学的一些基本规律产生怀疑甚至责难。如,“多读多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训练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方法”,“循循善诱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这些语文教学规律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是否仍然不失为规律,实在有为之一辩的必要。假如在新课程背景下,它仍为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在教学中我们却有违这些规律,那么将给课程改革带来巨大的损失。一、多读多写,不是无效、低效的读写多读多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精华,也符合现代教学论中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