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第十册语文第*26课《晏子使楚》是一则学生很感兴趣的历史故事。它叙述了齐国大夫晏子凭着超人的智慧、善辩的口才把三次企图侮辱他的楚王驳得体无完肤,从而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出色地完成了使命。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中除了常规训练外,笔者认为能体现这篇文章的训练特点是:学习简单推理,注意句子间逻辑关系。因而教学本课时,我是“抓点睛之笔”落实常规训练,“重思维训练”来体现训练特点的。一、抓点睛之笔──“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1.抓点睛之笔,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在揭示课题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出示点睛句,然后…  相似文献   

2.
所谓点睛之笔,就是一篇课文中写得最精彩,又最能揭示文章主旨的语句。在语文教学中突出点睛之笔的教学,让学生领悟并牢记课文中的佳言警句,对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语文能力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3.
杜伟 《黑河教育》2013,(3):27-27
学习目标会用学过的平面图形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预设导学流程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1.直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2.预设学习目标师: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本节课我们要完成哪些学习目标?(学生预设本节课学习目标)3.完成导学指要一(学生通过导学指要一认识组合图形、会分解组合图形)师:大家玩过七巧板吗?请同学们拿出导学卡,看导学  相似文献   

4.
所谓点睛之笔,就是一篇课文中写得最精彩,又最能揭示文章主旨的语句。在语文教学中突出点睛之笔的教学,让学生领悟并牢记课文中的佳言警句,对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语文能力是很有益处的。一、摘抄点睛之笔,以文传道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读到一些精悍短小、寓意深刻、启迪奋进、发人深省的点睛之笔。如果学生能及时将其抄写在专用笔记本上,一则可以帮助理解课文,加深记忆,方便引用;二则可能对儿童灵魂的塑造,以至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落花生》中:“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堂教学中,选择什么时机揭示课题是教师在备课时经常思考的问题。课堂教学中的课题揭示如写作中的"点睛"之笔。时机适合、形式恰当地揭示课题,能够促进学生准确理解数学概念,系统地建构新知。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揭示课题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因为课题是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恰当地揭示课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揭示的方法应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来确定。一般有:直接法、间接法、发现法、变换法、释义法、完善法、小结法、教具演示法等。课题的揭示方法千变万化,在同一节课可用不同的方法揭示课题,有待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孔乙已的长衫描写,作为塑造形象揭示性格的点睛之笔,可谓力透纸背、_入木三分。确实,如果鲁迅先生只写孔乙己站着喝酒而不写其穿着长衫,就很难简明地揭示出主人公思想意识和其所处的经济地位之间的矛盾,奇峰般地凸现出他迂腐寒酸的性格。这长衫是人物灵魂的标签,是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广告。但作者在对孔乙已断腿后的描写中,这件举足重轻的长衫却不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中揭示课题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因为课题是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恰当地揭示课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揭示的方法应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来确定。一般有:直接法、间接法、发现法、变换法、释义法、完善法、小结法、教具演示法等。课题的揭示方法千变万化,在同一节课可用不同的方法揭示课题,有待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龙有龙眼,戏有戏眼,文有文眼。画龙要点睛,撰文亦然,"画龙点睛"乃文章笔法之一。叙事或描写时,在关键地方,或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事物之本质,或用一两句话点明主旨,这就叫做"画龙点睛"。文章的点睛之笔是全文的中心,意脉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揭示好课题是数学教学成功的一半。在课堂上恰当地揭示课题,能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不仅能把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更能有效明确目标,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古人云:"学贵有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能够做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抓好文本的"落点"是关键。如何有效地抓住学生文本质疑的"落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课堂上,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通过巧抓课题、巧抓文本脉络、巧抓文本重点,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一、引入文本时——巧抓文本题目,引导设置疑问一篇课文的课题是全文的点睛之笔,通过课题我们能快  相似文献   

12.
通常,文章中那几句既简明扼要又含意深刻的话被称为"点睛之笔"。阅读时,我们都希望在关键处读到"点睛之笔"。写作时,我们也应该考虑到阅读的需要,用好"点睛之笔"。常见的"点睛"方法有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13.
写文章需要"点睛"。这里所说的"睛",是文章写作目的之所在,即为文章的中心思想。点睛之笔,往往就是在文章的关键处,用一两句或一小段洗练、富含意味的话,把文章的主题揭示出来,以引发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P52-53。教学过程一、忆旧引新,揭示课题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并能按指定的比将一个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相似文献   

15.
李楠 《考试周刊》2011,(62):51-52
信息在传播过程中通常需要以图形创意表达中心思想,使信息得以传播,使沟通变得更为快捷有效。本文通过对图形创意的思维方式.图形创意的方法及图形创意的三大表现手法的论述.揭示在不同文化背景、多种视觉元素和艺术形式相互融合的环境下.现代图形创意如何在非语言环境中更好地促进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与现代设计接轨。  相似文献   

16.
教学课题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内容概括。为了明确教学重点,使学生形成鲜明而深刻的课题印象,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揭示内容课题,这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如何对待和运用课题揭示,其方法与技巧不同,教学效果就会迥然不同。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加深学生的课题印象,教师需要讲究课题揭示技巧,加强课题揭示的设计研究。根据笔者对教研中听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的概括,小学数学课题揭示方法从揭示的时间、表达的形式、揭示的时机、借助的器具等方面考虑,如下几种的课题揭示方法值得教师注意研究运用。开门见山式。…  相似文献   

17.
曾晓云 《教育与职业》2006,(29):158-159
图形设计课程是高等学校设计艺术学科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循序渐进的课题设计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图形联想和表现,并能将新的观念、新的表现方法融入图形设计中去,达到强化图形设计思维创新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一、同中求异 1.揭示课题:百花齐放,展现个性 在揭示本单元课题Hobbies时,冯老师的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19.
教学课题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内容概括。为了明确教学重点,使学生形成鲜明而深刻的课题印象,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揭示内容课题,这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如何对待和运用课题揭示,其方法与技巧不同,教学效果就会迥然不同。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加深学生的课题印象,教师需要讲究课题揭示技巧,加强课题揭示的设计研究。根据笔者对教研中听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的概括,小学数学课题揭示方法从揭示的时间、表达的形式、揭示的时机、借助的器具等方面考虑,如下几种的课题揭示方法值得教师注意研究运用。  相似文献   

20.
一、揭示课题,了解生活1.板书课题。教师一丝不苟地书写,边写边告知学生:字要写得横平竖直、端端正正才好看。2.指导读课题。点拨在读马莎的后面稍微停顿一下。3.理解课题。说一说:你从文章题目中了解到朋友马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