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永生 《中国科技信息》2011,(2):189-190,201
长期以来金秀县初中生物学教育处于区域失衡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教育的和谐发展是我县"科教兴县"的基本特征,是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瑶都教育体系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2.
季文君 《科教文汇》2013,(20):1-2,11
本科生导师制因其"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被世界教育界广泛认可。从实施过程管理的角度,剖析了我国高校扩招背景下的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困境。通过比较研究,总结了国际先进教育国家的做法,从完善制度、强化监管、优化指导方式、"班导生"的辅助机制四个方面给出了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管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面对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高校的"两课"教学应注重对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创新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感恩教育;人格教育等,使大学生能够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教学质量问题一直是教育理论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该问题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从"研究型"课型角度出发,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给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大学改革,特别是以"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985"大学的改革热潮中,个别大学采取了设置"本科生院"机构的措施。有的大学已在仿效,更多大学在跃跃欲试,积极酝酿。这似乎已成为热潮中的一股"劲流"。但我却以为不可,起码"本科生院"的名称不可取。顾名思义,"本科生院"这个机构是管理本科生教育教学的。一般理解,大学"本科生"就是"大学生",  相似文献   

6.
陈静 《科教文汇》2010,(35):9-10
思想政治教育中单一的显性教育难以完成对学生道德品质、道德智慧的培养,强化"隐性教育"不失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措施有:把握课堂主阵地,将隐性教育渗透到课程学习中;营造校园环境,将隐性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开展社会实践,将隐性教育体现在学生活动中;形成社会合力,将隐性教育回归到生活世界中。  相似文献   

7.
高涛 《科教文汇》2010,(15):19-21
近年来,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开展了以"孝"文化作为核心价值的感恩教育,将培养每一个学生成为一个感恩的人作为育人目标,带动了学校教育工作的和谐发展。我们以营造"感恩校园景观"、建设"感恩幸福教师"、培养"感恩快乐学生"、培育"感恩教育"理念、坚持"感恩教育"活动、体验"感恩教育"快乐为基本途径,形成了我校以"感恩教育"为主要特色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是大学生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校学生宿舍出现的"真空带"和学生任意挥霍"自留地"的现象,以及网络等"虚幻世界"对宿舍的肆意侵入的情况,探索新时期如何加强党团组织进宿舍、自主管理组织进宿舍、校园文化活动进宿舍、民主管理进宿舍等,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进入高校学生宿舍。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育要注重对学生精神世界的陶冶,要使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知道应该如何面对生活,进而了解人生的真谛。"我国的语文教育历来就很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因此,抓好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技工人才是职业学校语文教育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陈绍山 《科教文汇》2009,(11):84-84
在"平视教育"中,教师要注重问题、现象的生成性资源,提供学生一个展现"主人翁"的舞台,投身于学生的精神世界,不失时机地做到调准、共鸣与引领。因此必须让学生参与班级制度的研议与制定、评价体系、管理模式、活动反思等环节,并在此师生共同管理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学生的班级自主管理。  相似文献   

11.
王欣鑫 《科教文汇》2010,(11):46-47
自2009年开始,焦作市大力推进"新课堂教育实施"的教育模式,以此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这种教育模式让教师找到了"教"与"学"关系的新视角,找到了激发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周伶鑫 《知识窗》2013,(22):1-1
我们今天提到教育,往往是对"高效"的顶礼膜拜,对"模式"的孜孜以求,对"现象"的大势吹捧,更多的是想随"旋风"扶摇直上。正因为这些"浮云"渐渐多了,教育原本的面貌和立场也就渐渐地模糊了,甚至被掩盖了。有位教育局长曾在一个教育论坛上不无得意地说:"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和工厂出来的乒乓球一样,每个都一模一样!"面对他的"大面积丰收",强调"因材施教"的孔子恐怕要汗颜了,强调"多元智能"的加德纳也要面带愧色了。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打着改革的旗号,使我们的教育渐渐偏离理性和科学的轨道,还理直气壮地冠以理性和科学之名,  相似文献   

13.
王汉宗 《科教文汇》2012,(18):23-24
道德教育,是对学生道德品德的培养与塑造。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其核心是关于人的道德修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子十分重视德育教育。他围绕着"仁"与"礼"的政治目标,向学生全面实施了包括人性、人伦在内的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使"政治理想"与"道德行为"两大板块的教育达到了和谐统一。本文从"孝悌"、"财富观"、"诚信"、"知行"、"自省"等方面论述了孔子德育思想对中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秦正林 《科教文汇》2010,(12):101-101,106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开发学生智力,使学生学会想象和创新,也可能束缚学生的思维,扼杀他们创造的灵性。所以新课改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采用合理的教育策略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谢丹 《未来与发展》2011,(12):14-18
文章从政治学的视角阐述了"网络反腐倡廉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机理,并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反腐倡廉教育面临的困境。因此,在面对"三网融合"技术的背景下,应创新反腐倡廉教育模式,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李媛  黄朝晖 《科教文汇》2012,(16):27-27,44
高校及其教师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问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本文简要论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概念,对当今高校及其教师需要转变的一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展开讨论,最后谈了对教育创新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李莉 《科教文汇》2010,(10):9-9,18
教师需要专业化,这是世界教师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相比"承认"专业,"成就"专业有着百倍艰难,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实践过程。在当代,教师是专门培养出来的,教师职业要成为专业的前提是教师教育首先专业化。这不仅是国际师范教育发展趋势的实质要求,也是我国师范教育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论述新时期大学生"八荣八耻"教育目标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八荣八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沈明  嵇珺 《科教文汇》2013,(25):99-101
上世纪50年代,陈鹤琴教育思想遭到批判,但即使在受批判最激烈的时候,陈鹤琴先生依然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活教育"理论。他倡导创办了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师范学校作为"活教育"的试验田,通过自己的学生、助手喻品娟,利用这所学校进行着"活教育"思想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新试验。"活教育"思想的播种和试验影响了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师范学校50多年。陈鹤琴教育思想将在21世纪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进行深层对比性研究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在理论层面上存在"背离"取向,但在实践层面却存在"合流"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的"闭门之困"(实效危机)与通识教育的"进门之难"(生存困境)正是两者走向"合流"的契机。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在对象的互容、内容的重叠、方法的交融以及价值取向上的一致性是两者"合流"的理论基础,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隐性课程、学生社区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则是两者"合流"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