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已知实数a≠b ,且满足  (a 1) 2 =3- 3(a 1) ,3(b 1) =3- (b 1) 2 .则b ba a ab 的值为(  ) .(A) 2 3  (B) - 2 3 (C) - 2 (D) - 132 .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b ,斜边长为c,斜边上的高为h ,则有(  ) .(A)ab =h2 (B)a2 b2 =2h2(C) 1a2 1b2 =1h2 (D) 1a 1b =1h3.抛物线y =ax2 bx c的顶点为(4 ,- 11) ,且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为一正一负.则a、b、c中为正数的(  ) .(A)只有a (B)只有b(C)只有c (D)有a和b图14 .如图1,在△ABC中,DE∥AB∥FG ,且FG到DE、AB的距离之比…  相似文献   

2.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 2小题 ,每题 5分 ,共 60分 ,每题所给的 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曲线 y=13 x3-2在点 -1 ,-73 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 (   )   (A) 1 3 5°     (B) 4 5°   (C) 60° (D) 90°2 .对于直线a、b、c和平面α,给出下列命题 : ①若a∥b ,b∥c,则a∥c; ②若a⊥b ,b⊥c,则a∥b ; ③若a∥α ,b∥α ,则a∥b; ④若a⊥α ,b⊥α ,则a∥b.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3 .(x -1 ) n 的展开式的第 2项二项式系数为1 0 ,则第 6项系数是 ( …  相似文献   

3.
1.概念不清,不恰当的类比 例1 若向量a,b,c满足a∥b且b∥c,则向量a,c的位置关系是( ) (A)同向. (B)反向. (C)平行. (D)以上都不对. 错解 因为a∥c.选(C). 分析 对于不重合的三条直线a,6,c满足a∥b且b∥c,则a∥c,但在平面向量中却不一定成立.事实上,若向量b=0,由于零向量与任意向量都是平行向量,则a与c不一定平行.故选(D).  相似文献   

4.
引理 1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 .引理 2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一条直线垂直 .以上见课本《立体几何》(必修 )第 2 4页 .引理 3 若直线 l与平面 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 ,则 l与 α相交 .证 不妨设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a,b都与 l垂直 .假设 l与 α不相交 ,则 l α或 l∥ α.显然l α是不可能的 .于是 l∥ α.在α内任取一点 A,由公理 3推论 1 ,设过 l和点 A的平面为 β,由公理 2 ,设 β∩α=c.由 l∥ α知 c∥ l.∵l⊥ a且 l⊥b,∴ c⊥a且 c⊥b,又 a,b,c同在α内 ,∴ a∥ b或 a,b重合 ,这与 a,b相交矛盾 .∴l与 α…  相似文献   

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函数y=f(2x)的定义域是〔-1,1〕,则函数f(log2x)的定义域是()(A)(0,+∞)(B)〔2,4〕(C)〔21,2〕(D)〔1,2〕2.设A表示点,a,b,c表示三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表示不同的两个平面,则下列命题的逆命题不成立的是()(A)a⊥α,若b⊥α,则a∥b(B)a⊥α,若a⊥β,则α∥β(C)aα,b∩α=A,c是b在α上的射影,若a⊥c,则a⊥b(D)a⊥α,若b∥α,且c∥α,则a⊥b,c⊥a3.将函数y=lg(1-x)的图象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图象c1,若图象c2与c1关于原点对称,那么c2的函数解析…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题 (四选一 )1.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①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直线都相交 ,那么这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②经过一个点的两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③点A在平面α内 ,也在直线a上 ,则a在α内 ;④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 ;⑤经过一个点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A) 2   (B) 4   (C) 3   (D) 12 .设a、b、c为空间三条直线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如果a ∥b ,b∥c则a∥c ;②如果a、b为异面直线 ,b、c异面直线 ,则a、c也为异面直线 ;③如果a、b相交 ,且b、c相交 ,则a、c也相交 ;④如果a、…  相似文献   

7.
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数是九年级的重要内容,它们之间联系紧密。我现对它们的关系加以总结、归纳,来帮助学生学习和复习。二次函数通用解析式为:y=ax2+bx+c(a、b、c为常数,a≠0),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为ax2+bx+c=0(a、b、c为常数,a≠0),单从形成上看就很像。当二次函数的值为零时,也就是说求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问题时,可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一、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就是二次函数y=ax2+bx+c图像与x轴的交点1.△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二次函数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其  相似文献   

8.
37.已知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BEFG相连,且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求S△AFC.解:如图,连接BF,易证得AC∥BF.过点B、F分别作AC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则BM=FN.显然,则有S△AFC=S△ABC=12a2.38.若a,b,c∈R ,ab bc ca=1,求证:aa #!1 a2 b #!b1 b2 c #!c1 c2≤1.证明:分母有理化,得a$#!1 a2-a% b$#!1 b2-b% c$#!1 c2-c%≤1.上式等价于a#!1 a2 b#!1 b2 c#!1 c2≤1 (a2 b2 c2).(*)注意到1 a2=ab bc ca a2=(c a)(a b),1 b2=ab bc ca b2=(a b)(b c),1 c2=ab bc ca c2=(b c)(c a).那么,应用二元均值不等式,有a#!1 a2 b#"1 b2 c##1 c2=a#!(…  相似文献   

9.
笔者曾在文[1]中给出如下结论: 定理给定双曲线c:x2/a2-y2/b2=1(a>0,b>0),P1是c上不在顶点的任一点,P1P2是c的垂直于y轴的弦,M1(0,-b),M2(0,b)是c虚轴的两个端点,则直线P1M1与P2M2的交点P仍在c上.  相似文献   

10.
定理1设椭圆x^2/a1^2+y^2/b1^2=1(a1〉b1〉0)和双曲线x^2/a2^2+y^2/b2^2=1(a2〉b2〉0)共焦点E(-c,0),F(c,0)(c〉0),P是两曲线的一个交点,  相似文献   

11.
第一试一、选择题 (每小题 6分 ,共 3 6分 )1 对于一切实数x ,当实数a、b、c(a≠ 0 ,且a 相似文献   

12.
2014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Ⅱ)第20题,设F1,F2分别是椭圆C:x2/a2十y2/b2=1(a>b>0)的左,右焦点,M是C上一点,且MR与x轴垂直,直线MF1与C的另一个交点为M.(Ⅰ)若直线MN的斜率为3/4,求C的离心率;(Ⅱ)若直线MN在y轴上的截距为2,且|MN| =5|F1 N|,求a,b.高考参考答案 (Ⅰ)根据c=√a2-b2及题设知M(c,b2/a),2b2=3ac,将b2=a2-c2代人2b2=3ac,解得c/a=1/2,c/a=1/2(舍去),故C的离心率为1/2.  相似文献   

13.
平面向量     
考点解读向量的概念、加法和减法点击考点一向量的加法、减法(1)加法运算a! b"三角形法则O#$A #A$B=#O$B!a "ba!O Ab"B平行四边形法则#O$A #O$B=#O$C OABCa!b"!a "b运算性质:①a! b"=b" a!.②(a! b") c!=a! (b" c!).③a! 0"=0" a!=a!.坐标运算,设a!=(x1,y1),b"=(x2,y2)则a! b"=(x1 x2,y1 y2).(2)减法运算a!-b"三角形法则O#$A-#O$B=#B$A ABO a!b"a!-b"例1如图若ABCD是一个等腰梯形,AB∥DC,M、N分别是DC、AB的中点,已知#A$B=a!,A#$D=b",#D$C=c!,试用a!、b"、c!表示#B$C和#M$N.解作CE∥DA交AB于E点,作CF⊥AB于点F.因…  相似文献   

14.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如果∠A=35°,那么∠A的余角等于;补角等于.2.如图1,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即直线c与直线a、b都相交).已知a∥b,若∠1=120°,则∠2的度数=;若∠1=3∠2,则∠1的度数=.3.如图2中,已知a∥b,且∠1 2∠2=150°,则∠1 ∠2=.4.如图3,根据图形填空:∵∠B=,∴AB∥CD().∵∠DGF=,∴CD∥EF().∵AB∥EF,∴∠B =180°().5.如图4,是由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ABC和△FDE拼成的,则图与∠A相等的角有个,分别是;∠1与∠A关系是;2与∠1的关系是.6.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是________.个角的余角…  相似文献   

15.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课本《立体几何》(必修 )第 1 8页 ,是这样给出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其证明过程的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图 1已知 :a α,b α,a∥ b(如图 1 ) .求证 :a∥α.证明 :∵ a α,∴ a∥ α或 a∩α=A.下面证明 a∩ α=A不可能 .假设 a∩α=A.∵a∥ b,∴ A b.在平面 α内过点 A作直线 c∥ b.根据公理 4 ,a∥ c,这和 a∩ c=A矛盾 ,所以 a∩α=A不可能 .∴a∥ α.”这一经典证法是多年来许多教材所选用的证明方法 .这种证…  相似文献   

16.
抛物线y=ax2+bx+c中的系数a、b、c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如下: 1.a决定了抛物线开口方向.a>0,抛物线的开口向上.a<0,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2.c决定了抛物线与y轴交点的位置:c>0,其交点在y轴的正半轴上;c=0,交点在坐标原点;c<0,交点在y轴负半轴上.  相似文献   

17.
二次函数y=ax2 bx c的图象与其系数a、b、c之间的关系可归纳总结如下.1.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2.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大小:a越大,抛物线开口越小;a越小,抛物线开口越大.3.a、b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对称轴:a、b同号,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的左侧;a、b异号,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4.c的符号决定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当x=0时,y=c,即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是(0,c),当c>0时,抛物线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当c=0时,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当c<0时,抛物线与y轴的负半轴相交.5.Δ=b2-4ac决定抛物线y=ax2 bx c与x轴交…  相似文献   

18.
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在历届会考和高考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 1.含参数的二次函数中参数的“动”与“静”的处理例1 二次函数y=ax~2 bx c(a≠0)的图象如图1所示。 (1)确定a、b、c的符号; (2)如果函数的一个零点与其在y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求a、b、c应满足的条件。显然根据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的位置,以及抛物线与y轴交点的位置,就能确定a、b、c、的符号。解(1) ∵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且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上  相似文献   

19.
直线是解析几何的基础,在解题时经常遇到一些特殊的过定点的直线,如过定点肘(x0,y0)的直线系方程为y—y0=五(x-x0)及x=xn;过直线l1:a1x+b1y+c1=0和l2:a2x+b2y+c2=0的交点的直线系的方程为(a1x+b1y+c1)+λ(a2x+b2y+c2)=0(不含l2).定点只是一个特殊点,但不要忽视它,定点若是运用得好,在解题中会起到意想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6.重庆卷     
1.设x,y∈R,向量a=(x,1),b=(1,y),c=(2,4),且a⊥c,b∥c,则|a+b|=( ) (A)√5.(B)√10.(C)2√5.(D)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