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上有数以百种的动物有毒。有些动物的毒素是由所吃的植物得来,但是另外一些动物的毒素却是它们自己身体内造出来的,动物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可见人类对蛇多少有点恐惧。如果碰巧遇到了毒蛇,那就更可怕了。毒液是威力强大的武器,它是怎样产生的呢?毒液的起源时间爬行动物中,蛇和蜥蜴家族中都有利用毒液捕捉猎物的成员,只不过毒蛇的种类很多,而全世界蜥蜴的种类大约有1500种,却只有2种现生的蜥蜴是具有毒腺的:大毒蜥和科摩多巨蜥。过去,科学家认为两类动物的毒液起源应该是不同的,在1亿年前,蜥蜴进化出了毒液;到了距今8千万年到6千万年前,蛇也进化出了毒液,而且比蜥蜴毒液的毒性还大。然而,现在基因技术的发展使科学家对毒液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夏季是毒虫活动频繁的季节,人们在农田和野外干活及其它活动时,被毒虫咬伤时有发生。毒虫体内含有剧烈毒液,被咬后不仅局部皮肤红肿,且可引起全身症状,甚至危及生命。蜂在自然界是常见的,能刺伤人的有蜜蜂、黄蜂、大黄蜂、土蜂等,其尾部长有毒刺与毒腺相连,刺伤人后毒腺中的毒素通过毒刺注入人的皮肤,立即发生灼痛和奇痒,并很快红肿,刺伤处有小出血点或小水疱。被个  相似文献   

4.
蛇毒中的毒性成份现知均属多肽或蛋白质,即毒性多肽和毒蛋白,常统称为“毒素”。某些毒蛋白还兼具有酶活性,而蛇毒中更有不少无毒性的酶。曾有过一些关于某些蛇类血浆(或血清)能中和本身毒液或其他某些蛇种的毒液毒性的报导。在用蛇毒对小鼠等作毒性试验时,如同时给小鼠注射某种供试验的蛇类血清,不少情况能不同程度地减轻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那时的生命还年轻,那时的身体还简单,在氧气和食物极其有限的海水里,它们极尽所能地伸展着自己的身体,表面积加大、再加大,布满了早期的海洋.它们是伊迪卡拉动物,它们生活在遥远的前寒武纪,它们通过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身体表面积来获得充足的养分,它们在拥有较为复杂的内部构造的新一代生物面前,无声地死去.  相似文献   

6.
人们有了病痛,身体感到不舒服时,可以进医院治疗;家畜和动物园里的动物有了病痛,也有兽医为它们治疗;可是野生动物一旦有了病痛怎么办?它们只有完全依靠自己了。让我们来看看各种野生动物是怎么进行自我疗伤的。  相似文献   

7.
张唯诚 《百科知识》2012,(21):43-45
把动物毒液中的化学物质用于治疗疾病,这在人类的历史上并不是新鲜事,从毒蟾蜍到毒蜘蛛,从毒蛇到毒蝎子,它们的毒液都曾不同程度地被世界各地的传统医学当成治病的"良药"。当一个分泌毒液的动物袭击它的猎物时,那些毒液必须在被袭击的动物身上迅速扩散,还必须突破动物体内的"防御体系"以到  相似文献   

8.
《今日科苑》2014,(11):63-66
<正>美国参议院"营养问题特别委员会"向全美提出的轰动性报告,是有史以来最庞大的饮食健康报告,吃肉无异于吃毒。一、中毒由于动物被杀之前的极度恐惧和巨大痛苦,使体内的生化作用产生了极大的变异,致使毒素遍布全身,尸体完全被毒化。根据大英百科全书的记载,动物身体中的毒素,包括尿酸与多种毒性分泌物、激素、排泄物,遍布在血液与身体组织之内,因而提出中肯的见解:"若是与牛肉中所含的百分之五十六不净的水  相似文献   

9.
余夫 《百科知识》2013,(3):44-47
毒蛇为何不会被蛇毒所伤在现生的蛇类中有大约四分之一的种类是毒蛇。毒蛇出现的历史要比无毒蛇短得多。毒蛇的头部大多呈三角形,而无毒蛇的头部一般呈椭圆形,但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毒蛇有毒牙。其实,毒蛇的牙齿并没有毒,蛇毒是毒蛇特化的口腔腺——毒腺的分泌物,而毒腺的开口正好在牙的  相似文献   

10.
牙齿的功能     
《百科知识》2004,(10):F002-F002,F003
牙齿作为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重大因素之一,它们锋利而无情,敏感而准确,专业而有效;牙齿是动物肌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担负的重任是满足动物最迫切的需要——觅取食物。牙齿是骨质器官的外露部分,它的形状、大小和排列与其需要的食物、生存的环境、年龄以及它在自己的王国中处于什么谱系等问题密切相关。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动物的牙齿吧!  相似文献   

11.
窦光宇 《世界发明》2002,25(1):21-21
在自然界,许多生物带有毒性。这是由它们身体内特有的腺体和器官所分泌的。生物毒一旦侵入人体的肌体,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但从积极的方面加以运用,也可以对治疗许多疾病起重要的作用。在古老的印第安民族,人们在狩猎和御敌时,往往要在箭镞上涂一种植物毒液。中毒者全身肌肉检驰瘫软,呼吸很快停止。  相似文献   

12.
正蝎子有毒,但有的老鼠就偏偏喜欢这种美味,居住在沙漠地区的食蝗鼠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这种老鼠会大口大口的吞吃蝎子,全然不顾蝎子的毒刺。为什么它们就不怕呢?被蝎子蛰后,难道它们不会感觉到疼吗?不会。科学家发现,老鼠已经进化出了自己的"绝招",即使被蝎子毒素刺激,它们仍不会产生疼痛感。这是因为它们能够把毒素粘着在神经的传递通道中,从而有效阻碍毒素的传递。其实,对于食蝗  相似文献   

13.
每种动物都有保护自己的独门绝技,"化学武器"就是其中的一种.   毒蛇、毒蝎、毒蛙、毒蜘蛛等能够分泌毒液,以此作为武器,用于进攻或防卫.它们分泌的毒液一般含有神经毒和血液毒两种类型.前者作用于对手的中枢神经使其心脏停止跳动,后者则经过对手的血液循环系统破坏其组织,最终使其丧命.……  相似文献   

14.
信莲 《科学大众》2009,(3):19-19
蜈蚣属于多足纲,第一对脚呈钩状,锐利,钩端有毒腺口,一般称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顺腭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中毒。中医大夫把药用蜈蚣叫做“百足”。它是不是有100只脚呢?实际上,药用蜈蚣是大型唇足类多足动物,只有21对步足和1对颚足;“钱串子”也是蜈蚣,只有15对步足和1对颚足;  相似文献   

15.
影子是物体在阳光照射下出现的产物。人对自己的影子见得多了,往往不以为然;而动物不同,它们非常重视自己的影子,它们对待自己的影子就好像身体不可分割的器官一样。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信息》2014,(5):112-112
《生活中的毒理学》重点介绍了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如酒精,咖啡因.尼古丁、杀虫剂、铅、汞、砷、金属、溶剂、持久性污染物,内分泌干扰剂、动物与植物毒素、家中的有毒化学物质以及辐射、纳米材料、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涵盖了有毒物质引发的不良反应、生物学特性(毒性作用)和易感人群以及与之相关的监管标准、使用与接触这些物质的一些具体建议。特别介绍了化学品对神经系统。孕产与发育的毒性作用,以及癌症发生与化学品接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有关科研资料以及新闻案例证明,部分贝类生物确实能"藏毒"。贝类生物为什么会有毒?很多贝类如扇贝、贻贝、牡蛎等都以藻类为食,赤潮发生时,一些藻类植物会产生有害毒素,被贝类生物食用后残留在其体内,从而使贝类生物变得具有毒性。所以,贝类生物本身并不具备毒性,而是藻类把"毒"的罪名嫁祸到它们的头上。  相似文献   

18.
细探千足     
世界上腿最多的动物是什么?是一些叫做“千足虫”的动物。千足虫其实不是具体的某一种动物.而是人们对多腿类动物的统称。千足虫也叫多足纲动物,包括我们在动物园常常见到的蜈蚣、蚰蜓、马陆。全世界大约有一万种动物属于这个纲。它们真的有那么多腿吗?它们有毒吗?让我们揭开笼罩在千足虫身上的神秘面纱吧。[编按]  相似文献   

19.
孝文 《金秋科苑》2008,(21):39-40
据国外媒体报道,大多数植物出于自我防御的目的,总会或多或少含有毒素,毕竟植物的弱点是无法四处游走。经过无数次尝试和教训之后,动物和人类已大致了解了植物中哪些安全,哪些有毒,哪些介乎两者之间。比如,大多数谷物类植物都含有一种名为植物血凝素的毒素;木薯食用前必须充分浸泡煮透以去除其中的氰化物毒素;就是普普通通的利马豆也含有少量的氰化物;樱桃、土豆、桃子和苹果种子也都带毒性,不慎吃多了后果也很严重。幸运的是,经过人工筛选和正确的烹饪处理后,能在日常饮食中将毒素全部清除,不过让人惊讶的是就在身边甚至餐桌上还有一些含有致命剧毒的植物。  相似文献   

20.
据国外媒体报道,大多数植物出于自我防御的目的,总会或多或少含有毒素,毕竟植物的弱点是无法四处游走。经过无数次尝试和教训之后,动物和人类已大致了解了植物中哪些安全,哪些有毒,哪些介乎两者之间。比如,大多数谷物类植物都含有一种名为植物血凝素的毒素;木薯食用前必须充分浸泡煮透以去除其中的氰化物毒素;就是普普通通的利马豆也含有少量的氰化物;樱桃、土豆、桃子和苹果种子也都带毒性,不慎吃多了后果也很严重。幸运的是,经过人工筛选和正确的烹饪处理后,能在日常饮食中将毒素全部清除,不过让人惊讶的是就在身边甚至餐桌上还有一些含有致命剧毒的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