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治理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问题之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公司治理机制产生的根源。解决代理问题,促使职业经理人作出更符合股东利益的战略决策,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命题。文章基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分析公司治理面临的难题,提出现代公司治理机制优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研究的核心内容。在20世纪早期的公司治理研究中,人们普遍认为现代公司的股权结构是高度分散的,公司的控制权掌握在经营者手中,所有权与控制权完全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被视为公司最关键的代理问题。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公司股权不是高度分散,而是相当集中的,公司控制权实际上掌握在控股股东手中,公司的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掠夺才是现代公司最核心的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改革必须紧紧抓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根线,抓好法人治理结构,出资人到位和产权的问题,大胆尝试引入所有权多元化,优化资本结构,形成所有权多元化合理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4.
韦嘉嘉 《大众科技》2007,(12):189-191
国有企业改革必须紧紧抓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根线,抓好法人治理结构,出资人到位和产权的问题,大胆尝试引入所有权多元化,优化资本结构,形成所有权多元化合理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5.
论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而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文章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后,其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借鉴国外公司治理的成功经验,研究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公司股份回购的原则禁止 现代公司制度建立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即股东享有股权,具体说就是股东以投入公司的财产而享有利润分配、选择经营管理者和决定公司重大事项的权利;而公司则对纳入公司的所有财产统一行驶财产权.  相似文献   

7.
浙江民营企业产权制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浙江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从创业结构向发展结构转换,如何按照现代公司的制度框架建立科学制度体系,如何为二次创业奠定坚实良好的制度平台,本文分析了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失衡现象及其对企业发展的障碍,从变革产权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建立公众公司等方面对民营经济的制度创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日益复杂和公司制企业的诞生,最终导致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许由此衍生了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相互制衡的为主要特征和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为了解决两杞分离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激发经营的积极性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张朋成 《科教文汇》2007,(12X):185-185
(一)公司股份回购的原则禁止 现代公司制度建立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即股东享有股权,具体说就是股东以投入公司的财产而享有利润分配、选择经营管理者和决定公司重大事项的权利;而公司则对纳入公司的所有财产统一行驶财产权。从这个意义上说,股东权与公司财产权是分离的,股东虽然享有股权但并不能直接支配管理投入公司的财产,这个权利由公司透过其机关行驶。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改革与法人治理结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国章 《软科学》2001,15(3):81-85
本文首先就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环节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法人治理结构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国有企业改制、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探讨,对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并值得我国企业借鉴的“OECD《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作了介绍,对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如何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法人治理结构,从企业产权结构角度看,是有关公司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配置与行使的一整套法律和制度安排。典型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的特征是:股东是剩余索取者,拥有每股一票的投票权,通过投票选择董事会,再由董事会选择经理,经理则对企业的日常运行拥有决策权。当前我国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公司制,而建立公司制的核心是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国企公司化改造、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国企公司化改造、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过程中,大量存在着政企依然不分、国企控制权配置紊乱、“所有者缺位”现象严重、“内部人控…  相似文献   

12.
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取得明显进展,但是由于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企业的规范运作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必须深化改革,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本文通过剖析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各种问题,最后提出优化法人治理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科技型企业权变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豪 《中国科技论坛》2005,(1):52-54,93
科技型企业的建立和发展面临诸多的困境,究其根源在于科技型企业出资人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分离的企业产权关系特性。科技型企业只有依据自身实际恰当地选择公司治理类型才能保证有效治理的实现。科技型企业的各方参与者也需要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治理措施,以促进科技型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一大制度创新,人们希望它能解决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等问题。由于在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选聘机制、与监事会的关系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出现了独立董事“不独立”、“不董事”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制度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王凯  庞震  张琳 《未来与发展》2010,31(1):96-98,88
法人治理结构是国有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国有公司运行的指挥中心或调控系统。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也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涵义与功能,其次深入研究了我国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产物。现代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管理学科也因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产物。现代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管理学科也因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员工激励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制度的改革,没有明确的产权制度,就没有法人制度.只有明晰产权,才能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才能建立责权明确、权力制衡、管理科学的组织形式.因此,要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途径,必须改革企业产权制度,对企业产权结构进行重建,建设高素质的职业企业家经营管理者队伍,培育一批有创新能力的科学管理人才,建立所有者、科技管理者和生产者三方利益共享的激励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各类人员和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得以建立的核心。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需要内外部条件的支持。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诸多缺陷。建立相关利益者合作下的法人治理结构,并健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结构和职能是建立科学法人治理结构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鸿 《大众科技》2006,(1):139-140
文章论述了公司治理结构经历了多种模式的演化,从最初的单边治理结构发展到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三权分立式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