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于都 《世界发明》2003,26(2):4-4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相似文献   

2.
!"世纪伊始,世界上活跃着一批所谓的主流科学家,他们把持着出版物的审批权,经常在电视屏幕上露脸,传播着各种“世界公认”的科学真理。如果谁发表了反对他们的观点,一顶“伪科学”大帽便会迅速给你扣来。科学都在他们哪里,尽管他们也不过是在翻炒、传销洋名家胡乱编造的“科学故事”。如果你要提出问题,你就是在与“科学共同体”闹对立,是在“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主流科学家们说,爱因斯坦、莫夫、霍金都是“科”学之神,你们只能供奉朝拜,如果对他们提出质疑,那一定是脑子出了毛病。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地位已被世…  相似文献   

3.
军仪 《百科知识》2003,(4):30-31
提起爱因斯坦,几乎妇孺皆知,可是本世纪科学界的另一个大人物哥德尔,就不是那么为大众所知了。他和爱因斯坦一样是个特立独行的人物,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哥德尔所证明的不完全性定理同样是石破天惊,只不过两者在实际应用的道路上不同罢了,如同相对论引领人类进入原子时代一样,哥德尔定理则是引领科学进入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幽默     
爱因斯坦自我宣布落选爱迪生满腹怨气地对爱因斯坦说:“每天上我这儿来的年轻人真不少,可没有一个我看得上的。”“您断定应征者合格或不合格的标准是什么?”爱因斯坦问道。爱迪生一面把一张写满各种问题的纸条递给爱因斯坦,一面说:“谁能回答出这些问题,他才有资格当我的助手。”“从纽约到芝加哥有多少英里?”爱因斯坦读了一个问题,并且回答说:“这需要查一下铁路指南。”“不锈钢是用什么做成的?”爱因斯坦读完第二个问题又回答说:“这得翻一翻金属学手册。”“您说什么,博士?”爱迪生打断了爱因斯坦的话问道。“看来我不用等您拒绝,”爱…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创建的相对论引领了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他在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方法论原则也成为现代科学的一大财富。坚定的信念是爱因斯坦进行科学研究的坚实基础,怀疑态度和批判精神是爱因斯坦科学方法的内在精神,而唯理论的哲学倾向和简单性的美学原则也是爱因斯坦取得伟大科学成就的重要因素。研究爱因斯坦的科学方法论思想对当代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众多研究爱因斯坦及其科学理论的维度中,从种族的维度进行的研究显得非常特别。文章概述了从种族的角度对爱因斯坦进行研究的几种代表性观点,认为他们的论证并不足以证明科学与种族相关,而主要服务于政治目的或种族偏见。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即使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风格受到了犹太传统的影响,也不足以称其为“犹太科学”。科学研究是一项客观的事业,科学的客观性使得论证科学的种族性的各种尝试不可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一个公式   一天,画家乌尔福与爱因斯坦见面,交谈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你人生成功的经验?爱因斯坦信手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一个公式:A=X+Y+Z,同时解释说:“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地工作,Y代表有效的方法.“说到这里,爱因斯坦停顿了一下.乌尔福接着问道:“那么,Z是代表什么呢?“爱因斯坦回答说:“时刻提醒自己,少说废话!“   ……  相似文献   

8.
不少人存在盲从心理,对权威的论断深信不疑,往往不去推敲其正确性,这种心理是科学发展的大敌。其实,“权威”也是相对而言的,任何权威也都会犯错误,因此对权威的论断也应科学地对待,否则科学就只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一个人只有善于运用批判性思维,才能发现某理论的不足,去伪存真,进行创造革新,科学才有新的突破和发展。爱因斯坦在13岁时,首次碰到光速问题,从那时起这个问题就一直不断激励着他不停地思考:倘若一个人以光速跟着光线跑,那将会看到什么结果呢?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便产生了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这么一条原理:一个运动的…  相似文献   

9.
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这一科学理论被后人誉为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相对论在一个世纪以来被奉为绝对经典,爱因斯坦也因此成为20世纪最有智慧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0.
张泽 《科学中国人》2008,(3):128-128
科学靠积累,任何一项科学发现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在发现的基础上不断发现。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在一个领域作出一定的成绩。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对于创新非常重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从事科学研究完全是出于一种不可遏制的想要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愿望,别无其他动机。”  相似文献   

11.
1905年是世界物理学光辉灿烂的一年,也是科学史上翻天覆地的一年。伟大的物理学巨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在这一年里接连发表了5篇论文,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物理学,为以后的物理学研究的诸多科学技术领域奠定了基础。值此百年之际,联合国大会于2004年6年10日第58次会议通过了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的决议,以纪念这个“奇迹之年”。1879年,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当爱因斯坦1岁时,全家从乌尔姆市搬到慕尼黑,慕尼黑是当时世界科学中心地之一。17岁时,爱因斯坦考上了苏黎世瑞士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  相似文献   

12.
淡泊     
爱因斯坦是世界闻名的物理学家,在他成名以前,一个朋友见他衣冠不整地在林荫道上散步、就关心地对他说:“爱因斯坦先生,您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爱因斯坦笑着说:“没关系,反正这里的人都不认识我。”在他成名以后,这个朋友又一次碰上趿着拖鞋散步的大科学家,就又上前说道:“爱因斯坦先生,您现在是大科学家了,现在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了。”“没关系,反正这里的人都知道我。”爱因期坦如此回答道。  相似文献   

13.
费恩曼,被誉为继爱因斯坦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参加了原子弹研制计划,曾获得诺贝尔奖。他的一一生研究成就斐然,以在科学上的巨大贡献名留青史。同时他有着独特的个性,他是一个会撬保险柜、会敲邦戈鼓、开过个人画展的“科学顽童”。  相似文献   

14.
歪笔 《知识窗》2010,(10):23-23
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都没有找到工作。想想自己已经成年,而年迈的父亲却还在为他的生计奔波劳累,爱因斯坦几乎绝望了。有一次,爱因斯坦无意中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介绍德国伟大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的文章,文中奥斯特瓦尔德被称作“科学伯乐”,因为他曾发现并培养了许多科学人才。爱因斯坦想到了向奥斯特瓦尔德自荐.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奥斯特瓦尔德.希望能在他身边谋得一份工作。但信寄出去后.过了好久都没有收到回音。  相似文献   

15.
对世界的宇宙秩序之和谐(世界秩序之美)的追求是爱因斯坦锲而不舍进行科学探求的动机;和谐是爱因斯坦构建科学理论的方法论基础(研究方法之真);把科学理解为和谐(科学运用之善),全面理解科学的本质使命,是爱因斯坦科学的人文精神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发明与艺术     
说起科学与音乐的关系,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就是创造了相对论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同时还是个很有造诣的小提琴家。一位常和爱因斯坦在一起演奏贝多芬作品的理论物理学家普朗克,在他成为量子论的创始人之前,曾经一度为将来是从事音乐事业还是搞物理研究而苦恼。正是相对论和量子论共同构成了本世纪现代物理科学的两大支柱。在两位物理学大师的心目中,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的,互补的,是精神世界最高最美的两个侧面。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的第三乐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篇论文探讨了爱因斯坦融科学与宗教追求于一体的朝圣之旅。通过描述此旅程中先后出现的三个乐园——宗教乐园、科学乐园以及科学一宗教合一的第三乐园,揭示了爱因斯坦作为一名科学家兼“怀有深刻宗教情怀的不信教者”所特有的宽阔而深邃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8.
新近在网上看到一篇读《李约瑟文献50年》记,提到: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问世,使人们发现“被爱因斯坦判为不具备科学两大关键要素的中国,连冯友兰都论证为科学不毛之地的中国,却原来在近代以前是个富甲天下、璀璨耀目的科学大国。” 这种看法在我国早就存在,听起来  相似文献   

19.
闪耀中华民族智慧的篇章--读《相对论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汇集61篇学术论文、包容不同观点的论文集《相对论再思考》,经由地震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它大体上反映了中国学术界研究、考查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最新学术成果,其中有“主流”观点的文章,更有著名相对论异议者许少知、李映华、雷元星、曲元春与郝建宇等的挑战论文,涌现出不少创新思想、立论与方法。笔者愿借此机会选撷一二作一简介,以飨广大读者。今天几乎已成20世纪科学成就同义语的相对论,有一个爱因斯坦本人提出的著名假设,叫“光速不变原理”。它作为(狭义)相对论的两大基本前提之一,自相对论1905年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了持…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探索科学的道路给我们留下了不仅仅是科学的知识,更是一套具有教育意义的科学方法,文章对爱因斯坦的科学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对我们探索科学的道路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