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基础环节,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途径。如何为乡镇及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已成为我国基层医疗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对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定向医学生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研究,在融合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将全科医学、公共卫生服务等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突出实践教学,力争为乡镇及社区培养合格的全科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2.
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并结合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特色,进行乡镇(社区)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一个适合于农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乡镇(社区)培养扎根基层的高素质全科型临床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3.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长沙医学院作为一所新升格的民办医学本科院校,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办学思路,科学定位,错位竞争,把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全科医生作为学院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为广大农村和社区输送医疗人才,以解决广大基层看病难、看病贵等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长沙医学院作为一所新升格的民办医学本科院校,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办学思路,科学定位,错位竞争,把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全科医生作为学院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为广大农村和社区输送医疗人才,以解决广大基层看病难、看病贵等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医学院校要加强社区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应是以社区医疗和护理实践为契机,建立社区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临床医学和临床护理与社区医疗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大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的应用性全科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和分析部分国外社区全科医生培养在学科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以及由此对我国高等院校培养农村社区全科医生在课程体系、师资力量、社区实践基地等领域的启示,尝试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定单式”培养模式,以培养能适应基层医疗工作的高素质全科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7.
现代健康观念己经从单纯生物学角度扩展到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生态环境等综合层面,全科医疗服务模式使我国的社区医疗和基层卫生保健发生了很大的改观。本文就医改新形势下如何建立起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高校全科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适合我国高等院校全科医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模式及教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如何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来夯实公共卫生这道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要夯实公共卫生这道墙,在医学人才培养上,临床医学专业(无论是各医学专科还是全科医学)应该非常重视预防医学的教育;而公共卫生人才应该分层次培养,即以大专或本科培养在社区工作的公共卫生护士,以公共卫生硕士(MPH)培养高层次的公共卫生领导者。在能力培养上,要加强医学生预防医学的态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使他们在临床场所能敏锐地察觉和报告公共卫生问题,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能根据就诊者的实际情况提供个体化的健康维护计划,能参与促进社区人群健康的工作。对公共卫生专业的学生,除了教授传统公共卫生的内容(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职业与环境卫生、卫生管理)外,必须加强行为科学与健康促进、信息学、基因组学、沟通、文化、社区卫生、全球卫生、政策与法律、公共卫生伦理的教学。此外,还应吸纳非医学背景的人员进入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领域里,为公共卫生体系输送合格的领袖级人才。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印发并实施《农牧区订单式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管理办法》,确保2025年之前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本科层次的全科医疗卫生人才,专业主要是临床医学和藏医学专业。办法规定,免费医学生面向全区招生,重点招收农牧民子女,报考考生均须参加当年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培养高素质社区病案管理人才的目标,对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加临床医学概要学时,增设医学见习与实验课,增设医学统计学课程,专业课程方面增设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课程,改革病案信息管理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社区健康管理实践基地的具体课程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1.
为培养具有全科医学理念的高素质实用型全科人才,积极探索服务于全科医生培养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上采用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模式,教学方式上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对基础医学整合课程的PBL案例编写进行了适应性的改良,强调全科医学案例应具有多学科整合、整体医学观、基层卫生服务岗位情境和循证医学思维等特色。应遵循编写流程、围绕学习目标、注意编写要点进行案例编写。实施高质量PBL案例有利于学生在达到全科医学临床岗位要求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掌握基础医学知识。  相似文献   

12.
漆艳春  辛赣海 《考试周刊》2012,(34):157-158
全科医生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是当前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瓶颈。免费医学本科生今后是乡镇(社区)卫生院全科医疗工作的主力军,应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评价、医德教育几方面加强对免费医学本科生的全科医学教育。  相似文献   

13.
课程设置体系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及所培养的人才能否满足或适应社会需求。本文结合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特点及中西医本科教育存在问题,根据本校中西医临床本科专业的定位,从课程体系视角出发,通过有序设置衔接课程和中西医结合特色课程、增强西医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等措施,就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达成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探索。同时认为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师医学基础教育阶段的理想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了解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对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认识及教学感受,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科特点和理念,探索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及学习效果,为进一步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代医学模式下应用型临床医学本科人才的特点,论述了在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中预防医学的教学思想和对策,探索了预防医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体系以及素质教育的改革,提出了用大卫生观念培养学生宏观视野、强调行为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正视经济发展对健康的负面影响的教学对策;并采用了案例讨论和参与式教学相结合、及时更新知识调整教学内容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律和法规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等教学方式,阐明了预防医学教学在培养适合社区和基层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全民健康,就要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面向基层培养具有全科医疗能力的人才,才能惠及全人群,覆盖生命全周期。山东协和学院围绕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定位高职层次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建立保障体系,从而构建“贯通式”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基层全科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7.
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核心是毕业后全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以初中毕业为起点的高职医学生一般年龄较小、文化基础起点和综合素质较低,因此,对五年制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临床课程设置原则应把握方向,保证重点,体现特色。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探讨全科医学模式教育对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影响,在全科医学模式教育课程开课前,通过无记名问卷的方式测评学生社区卫生服务的有关常识。在学生社区实习结束后再次问卷测评,教改班、对照班分别统计后再对结果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开设全科医学模式教育课程,能够提高医学生基层社区医疗服务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我国高层次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北京大学在完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建立高层次全科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探索医学技术、公共卫生、药学专业高层次医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认为在加强高层次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进程中,应重视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重视权责明晰,完善管理模式;重视质量评价,完善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20.
高质量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是我国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时代主题之一。放眼国际,澳大利亚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历经六十余年的实践和探索,明确了追求卓越和服务社会的培养定位,形成了涵盖各阶段的完整且持续的培养体系,设置了多样化、学科融合的课程,构建了行业一流的专业师资队伍,并贯彻以行业学会为主导的治理策略。尽管中澳两国在国情、文化和制度背景上存在差异,探析澳大利亚的做法与经验,可以为我国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获得以下启示:形成质量本位的目标导向;探索建立同质化培养标准;提升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和胜任力导向;重视本科阶段的浸入式教育引导;推进专业师资队伍的准入和培养;发挥行业学会在专业和学术层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