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细节具有独立的教学意义与价值。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教学细节,就是关注课文中一个个精细的关键点,并灵活地运用这些细节拓展学生的智慧、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从语文学科整体性出发,精心挖掘课文细节,并巧用细节,让学生在感受细节、体验细节和品味细节的过程中,促进课堂动态的生成,从而构建高效精彩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2.
设置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可以在挖掘课文内容上下工夫、做文章.如借助课件重现课文场面,把课文编成短剧表演,或辅充某些细节作为故事演讲,甚至大胆虚构、假设等某些相关的情节,续编课文的故事结局,运用给词汇、单词"润色"添景的方法来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是这样诠释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理念的。现实中教师却往往习惯于想尽办法,让学生不留一丝缝隙地吃透课文,掌握课文的每一个细节,体会文章的中心。其实,阅读不再仅仅是学生简单的接受,而是实现文本与学生心灵的对话,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不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应该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和理性的感悟过程。  相似文献   

4.
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小学阶段学生有其自身的心理特点,因此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抓住课文的文体特征和"题眼"并在课文细节处发问,同时要多观照提问语言的艺术性,以此来促进高效课堂的达成。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第五单元选编了四篇课文,三篇记叙文,一篇古诗;还有一篇读写例话《注意文章的细节》。这个单元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能注意文章的细节,懂得细节描写的好处,并能作点初步尝试。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呢?我们先分析一下课文。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注重了细节描写,具有细致、真实、恰到好处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中把握好细节就能生成课堂教学的精彩。教师可以从预设细节、捕捉细节、打造细节三个方面,引领学生深入课文学习,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读促写,让学生知道写什么,以读引写,让学生知道怎么写。读写结合理念,既是新颖的教学理念,也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渊源。本文以"精读课文抓细节描写"作为切入点,首先阐述如何在精读中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精彩,让学生明白作文要写什么,继而阐述如何让学生在静思中体会细节描写的感情表达,让学生理解作文应该怎么写,最后论述如何综合细节描写的方法,让学生展开习作训练,希望可以使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8.
《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在表达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叙事与感悟有机结合,二是叙事过程中插入了不少细节描写以及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两位教师均能根据课文表达上的这两个特点来设计教学。一是"事"与"理"结合。引导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不"孤立",而是与"事"有机结合,或在"事"中渗透"理",或以"事"  相似文献   

9.
正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追问"作为不可缺少的调控手段,是促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策略。教学中有效的追问源于正确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机智。现结合本人的课堂实践,谈谈"追问"在《孤独之旅》教学中的作用。这堂课围绕感悟"孤独"这一主问题展开,安排三个环节:朗读课文,抓情节,感知"孤独";跳读课文,理环境,感悟"孤独";精读课文,寻细节,理解"孤独"。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环境、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上。在课堂教学中,用有效追问架起预设和生成的桥梁,产生了别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10.
<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四年级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观察,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它的"脚",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爬山虎爬墙的动作.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细节可以从课文中寻找,可以在课堂上发现,细节无处不在。关注细节,透视出的是语文课堂教学特征。从教材细节、学生表现以及课堂过程三个方面解读细节在课堂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史迪 《海南教育》2013,(11):50-50
成功的教学细节无不折射着先进的教学理念、浓浓的人文关怀、多彩的教学技巧、深邃的教学智慧、精湛的教学艺术。教学细节是要精心预设、用心缔造的。一、服从整个教学框架的教学细节才是有生命力的经常听说"数学教学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教学模模糊糊一大片",的确有些老师上的阅读课,是"散"的,知识点有了,体验也有了,但就是贯穿不起来,给学生的印象,就是"过了一遍课文"。这其中不乏一些精彩的细节,但仅仅是只言片语。  相似文献   

13.
当代作家袁鹰在《渡船》(五年制第十册19课)一文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具体形象地描述了素不相识的同船过渡的人们一起关心孩子的病情,赞颂了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充满着爱的共产主义新风尚。教学中,可指导学生紧扣重点,四步读书,在研读课文中掌握细节描写,学会细节描写。第一步,粗读课文晓内容粗读,是学生浏览课文,知晓文章写了什么的初  相似文献   

14.
很多时候,面对课文文本,教师的教学立足点往往处于一种经验性的感受谬见状态.挖掘课文文本中的教学细节,使其形成新的课程资源,用细节填补学生的认知空白,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形成真实的阅读体验,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读者体验”.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悲剧》按照单元教学要求,重点是"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在仔细研究文本的基础上,我认为,这篇课文不仅情节生动,可读性强,而且有许多耐人玩味的细节.作为描写悲剧的作品,人物身上所表现出的精神品质也需要细细揣摩.因此,我决定用"核心情节、关键细节和人物气节"这三个方面去切入这篇课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针对语文教学中教学资源短缺、利用不当等现状,如何合理利用课本内的教学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每册书前的彩页插图,课文中的简笔插图,一些课文细节的“创意插图”,往往会成为师生忽视的教学资源.其实,这些教学资源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领略课文的内容、深入理解课文细节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学习写作,可以与学习课文紧密结合起来。课文讲读时,对重点词语的赏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语,为写作时的运用作好储备;在课文教学中对文段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框架结构;课文里很多的细节描写,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手法,让他们自己的作文变得血肉俱全、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都蕴藏着感人的细节,抓住这些细节进行品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爱如茉莉》一课,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语言细节、动作细节、情感细节,走进人物内心,引发情感共鸣,升华爱的认识,品味父母间平淡深沉而又令人回味无穷的真爱。  相似文献   

19.
陈伟敏 《广西教育》2013,(29):65-65
小学语文叙事类的课文往往具有很强的故事性,通过人物、细节的刻画和描写,让学生对文中人物产生或喜爱、或崇敬、或厌恶、或同情等情感,读起来兴致盎然。扣住此类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故事的发展线索、情节变化中,理清文章脉络,品味文本特色,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一、培养合理推想1.适时停顿,引发思考课文的阅读过程,就是故事情节逐渐展开的过程。随着人物、环境、事情的变化,会引发相伴而生的后继变化。在情节发展的关键点停一停,让学生"驻足"回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后继发展的必然性,让学生加深理解文中蕴涵的伏笔,体  相似文献   

20.
张玲 《家教世界》2013,(9X):62-62
细节体现日常备课中,备课中的细节源自于教师对教材、学生和教学环境的理解与把握,有效地将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相结合,让课文课堂走向完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