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国内外对混凝土在多轴应力状态下(主要是二轴应力状态下)的工作特性及强度准则的研究状况,并作了综合分析及展望。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结构断裂破坏的应力强度因子研究是领域近几十年来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阐述了基于Irwin的I-Ⅱ型复合裂纹断裂应力强度因子计算,讨论了断裂过程的混凝土复合型断裂周向应力判据,与试验机模拟软件结果对比认为低强度的混凝土的应力场较为符合KI和KⅡ之间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结构断裂破坏的应力强度因子研究是领域近几十年来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阐述了基于Irwin的Ⅰ-Ⅱ型复合裂纹断裂应力强度因子计算,讨论了断裂过程的混凝土复合型断裂周向应力判据,与试验机模拟软件结果对比认为低强度的混凝土的应力场较为符合KⅠ和KⅡ之间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钢管混凝土利用钢管和混凝土在受力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使混凝土处于复杂应力状态下,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得以提高,塑性和韧性能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5.
海岛砂石材料少,但珊瑚礁繁多,珊瑚混凝土是指由珊瑚(砂)、水泥、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等原材料按照一定的配合比制成的一种新型混凝土,珊瑚混凝土研究成为近年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现有的珊瑚混凝土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基本为单轴受力性能的研究,对于复杂应力状态下其受力性能的研究鲜有报道。珊瑚混凝土结构在工程应用中,往往处于多轴作用的复杂应力状态。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珊瑚混凝土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受力性能进行更为深入、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人》2007,(8):115
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技术难点是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干燥收缩和降温收缩。处于完全自由状态下的混凝土不会在内部产生拉应力。当混凝土处在地基等约束条件下时,内部就会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当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开裂。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用水大约只占水泥重量的20%,  相似文献   

7.
张静  刘向东 《科技通报》2015,(2):230-232
泡沫混凝土在应用中存在强度偏低、开裂、吸水等缺陷,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泡沫混凝土会产生开裂,需要研究泡沫混凝土的刚度软化与剪力传递关系模型,准确描述混凝土结构长期变形及受力行为的徐变耦合特性,掌握服役期内的结构的长期变形及受力状态,为建筑结构防护提供参考。传统模型中仅考虑未开裂部分混凝土的徐变及开裂混凝土对整体刚度的影响,在裂缝的存在,使得混凝土结构刚度降低。提出一种基于裂缝坐标系下泡沫混凝土刚度软化与剪力传递关系模型,分析泡沫混凝土徐变产生及载重分配的机理,得到单轴受压条件下本构关系,按等效应力-应变关系来计算变化的切线弹性模量,在裂缝坐标系下,较准确地描述了泡沫混凝土的平均盈利比率变化与温度和刚度软化之间的关系,经算例验证表明,计算结果可靠,计算精度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蓝声宁 《科技风》2011,(16):171-172
本文建立了钢骨混凝土梁柱节点有限元模型,采用了分割体技术划分单元,对节点核心区域及附近网格划分较密,而远离节点核心区网格划分较疏,以节省资源和运算时间。通过对钢骨混凝土梁柱节点模型进行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分析了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节点的开裂情况、型钢应力和应变及其分布情况,得出节点的承载力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提高,节点区型钢的应力和应变随着混凝土的强度的提高而减少,最后对节点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选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9个已破坏的钢管混凝土试件,剖开钢管,取出管内混凝土,研究经历过三向应力作用后的钢管内混凝土的受力性能。将管内混凝土截成径高比接近的圆柱体试件,按混凝土立方体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测得各试件的混凝土再次受压后的强度,绘出试件的应力-应变全曲线。研究表明,已经历过三向应力的混凝土再次受力性能与初次不同,但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和特征点与初次受力的混凝土相似。  相似文献   

10.
沈佳燕  施韬  杨杨 《科技通报》2012,28(5):120-124,129
碱-硅酸反应(ASR)和硫酸盐侵蚀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两个重要因素。目前,对于单一因素作用下混凝土劣化过程的研究已有诸多报道,但关于混凝土在碱-硅酸反应和硫酸盐侵蚀复合作用下的损伤失效过程及机理研究却很少。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碱-硅酸反应和硫酸盐侵蚀方面的研究现状,主要阐述了它们各自的膨胀机理和抑制措施。在对Grattan等人试验中得到的膨胀数据、X射线衍射图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混凝土在这两种因素复合作用下可能出现的膨胀值变化和强度变化,并提出有效的抑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曲晨  于弋  付军 《科技通报》2006,22(4):445-449,455
通过三维有限元模型来模拟现场试验及结构在工程实际中的情况,对离心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弯扭组合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全过程的分析;并将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的吻合程度很好。在此基础上对该结构在承受弯扭组合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性状,和结构强度与刚度的非线性变化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离心钢管混凝土在弯扭组合下的弹性极限承载力相关方程,为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依据。也为进一步对该结构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力学性状的三维模拟分析提供了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12.
纤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断裂韧性、抗疲劳等性能,容易浇筑成型,对降低成本、改善环境有较好的实用性,适用于大型工程施工,尤其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复杂应力部位.本文主要阐述了纤维材料应用于纳米混凝土中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抗劈裂强度等性能进行了对比与研究,结果表明纤维材料在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抗劈裂性能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维材料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近年来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复合地基能有效改善地基土受力状态,提高地基承栽力.通过一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复合地基试验研究分析其受力和沉降特性,为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新型组合结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进行了轴压力学性能的研究,钢管混凝土桥柱是在薄壁钢管中灌入混凝土,使混凝土与钢管共同工作,协调变形,由于核心混凝土受到外围钢管的约束作用,使其抗压强度得以大大提升。本文通过改变核心混凝土的强度,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了混凝土强度变化对桥柱各项性能的影响。通过模拟分析,得出了钢管内外混凝土强度不同的组合柱受轴心荷载时的应力-应变曲线、荷载-纵向位移全程曲线,为实际工程中的桥柱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宽结构的结构特征,采用ANSYS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对两种不同的路面结构及不同的水泥混凝土面板拉杆设置形式进行分析,计算了在车辆标准荷载作用下,沥青面层的层底拉应力、碾压水泥混凝土板板顶的应力和拉杆的应力分布睛况。结果表明,采用两层沥青面层方案时路面各结构层应力明显偏大,拉杆设置成弯曲形式时,能够明显提高新旧板之间的连接力。沥青面层的剪应力也有一定的提高,但仍可满足沥青罩面抗剪强度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研究线性荷载下混凝土梁抗拉强度幂值函数预测模型,对筋混凝土柱的拟静力试验进行模拟分布,构建钢筋混凝土柱状结构下的应力损伤模型,实现对混凝土梁抗拉强度幂值函数预测,对提高建筑物的强度具有重要意义。进行混凝土抗拉强度线性徐变的本构关系分析,综合考虑混凝土的材料非线性效应与时间非线性效应,根据低短期荷载模型设计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徐变多块结构化网格,得到线性荷载下的混凝土梁多块结构化网格模型。试验采用4点弯曲分级加载方式,分别是试件DSHCW-1、试件DSHCW-2、试件DSHCW-3和试件DSHCW-4,进行幂值函数预测。得到不同等级地震作用下的剩余抗拉强度与承载力数值分析,构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滞回曲线,实验结果得出,采用该试件模型,能有效提高混凝土梁的抗拉强度,通过对幂值函数准确预测,对混凝土梁结构的强度提高有较大贡献,为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计算或加固提供数学模型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缪鹏程 《科技创业月刊》2008,21(2):147-148,151
水布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233m,是世界已建或在建同类坝型中最高堆石坝。面板长宽比和长厚比极大,受温度应力、干缩应力、外部约束条件和坝体沉降影响,极易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因此,面板混凝土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强度,更应具有优良的抗裂耐久性能。水布垭面板堆石坝工程面板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充分利用了混凝土研究的新技术,采用优质粉煤灰、高性能外加剂和混掺纤维等技术手段,优选出了满足面板力学和耐久性能、适合工程施工的配合比,对面板混凝土施工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东坡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286+210-286,210
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成为主流。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混凝土的裂缝较为普遍,混凝土裂缝几乎无处不在。尽管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措施,但裂缝仍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人们对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变化重视不够是原因之一。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应力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之一,这就反映了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的重要意义。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施工中混凝土胶凝材料水化时产生水化热,结构产生温度应力而出现温度裂缝,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对结构的应力状态具有显著的、不容忽视的影响。目前人们遇到的主要是施工中产生的温度裂缝,钢筋混凝土构件是带裂缝工作的。确切地说,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就有微裂缝存在,这是因为混凝土中的水泥石和骨料在温湿度变化条件下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形,而它们又粘结在一起不能自由变形,于是形成相互间的约束应力;一旦此约束应力大于水泥石和骨料间的黏结强度,以及水泥石自身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微裂缝。现就混凝土在施工中产生裂缝的成因和处理措施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基础大体积泵送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如何在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的基础上,确保混凝土的可泵性,降低混凝土的最高温升。减少混凝土的温差,从而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产生裂缝,达到一次连续施工不留施工缝的一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混凝土弹性模量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混凝土的控制指标除了强度和坍落度外,经常还要对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进行规定,特别是在张拉C50以上等级高强度预应力钢筋混凝的土梁时,更需要限定所使用的混凝土在张拉时应该达到何种弹性模量值.此外,在对钢筋混凝土在大体积下的温度应力以及裂缝扩展、变形进行计算时,均需要确定其对应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诸如粗骨料品质、水胶比、砂率、粉煤灰掺量、纤维和养护龄期等很多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产生影响,本文在这些领域做了一些试验研究,得出一些有利于工程应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