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长期以来,在数学教学中,人们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美育的渗透,不善于发掘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美,不注意用数学美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鉴赏数学美,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创造数学美,以致使一些学生感到数学抽象、枯燥,失去学好的信心.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曾不止一次地提出:"数学是美的."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美的,数学的美是大美,至美,是哲学意义上的美。在数学教学中,应渗透数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在现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太多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不善于发掘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美,不注意用数学之美来感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之美,鉴赏数学之美,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创造数学美,以致使一些学生感到数学抽象枯燥,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相似文献   

3.
陈梅红 《考试周刊》2011,(69):15-17
长期以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美育的渗透。不善于发掘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美,不注意用数学美来感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鉴赏数学美,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创造数学美,以致一些学生感到数学抽象枯燥乏味,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其实,数学中处处蕴涵着美——数学的对称与和谐,简单与明快,  相似文献   

4.
把握数学美的特征 发挥数学美育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人们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美育的渗透。不善于发掘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美,不注意用数学美来感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鉴赏数学美,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创造数学美,以致使一些学生感到数学抽象枯燥,失去学好的信心。那么什么是数学美,在教学中,如何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是与数字打交道的学科,如果仅从内容看,简单枯燥,难有兴趣。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人们普遍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忽视了美育的渗透。不善于挖掘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美,不注意用数学美来感染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对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进而引导学生去创造数学美重视不够。笔者在多年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深深地感悟到,数学的内容、方法和表现形式中,其实蕴藏着无限  相似文献   

6.
在师范教育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且要重视数学的美育功能,才能培养出懂得数学美的小学预备师资。师范数学教育要发掘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美,用数学美来感染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鉴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让学生享受数学美犹如在感悟绚丽人生、创造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7.
从数学美感的产生看数学美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数学美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从美学的美感理论出发,为了使数学美教学顺利展开,获得好的效果,数学教学中应在采取多给学生展示数学美的特征策略之外,最好选择学生熟悉的数学内容开始;多方面联合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情感;重视知识的"留白"作用,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重视情感的引导和带动;重视成功数学美感经验的回顾和总结等.另外,教师和学生还应当注意多了解数学美知识和美学知识,注意积累数学美感的体验,选择恰当的时机和环境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8.
美无处不在 ,无地不有。问题是我们如何发现和看待它的存在 ,如何欣赏和审视它的价值 ,如何应用和发挥它的作用。由于徐利治先生的倡导 ,“数学美”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虽然数学中的美有些玄乎 ,不像自然美、艺术美那样实在 ,是不好捕捉的美。但要搞好数学素质教育 ,必须对数学美肯定和认同 ,必须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美的存在和价值。挖掘数学教学中的美育 ,是我们数学教师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美的存在存在决定意识。美的意识美的观点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开普勒在发现著名的天体运动第二定律时说 :“数学是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思想品质,形成主动学习的学习态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知数学美、理解数学美、创造数学美,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引导他们进行数学创新。  相似文献   

10.
数学美感的产生是数学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数学美的本质出发,在教学教学活动中进行审美教育,要从学Ё生熟悉的情景入手,感知教学的形式美.突出学科的基本结构,挖掘数学的内在美、创造美.重视学生美学情感的引导和体验;重视美感教学的回顾、总结.感悟数学美感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功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教学一直备受关注,在新课改不断推行下,对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要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更应注重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从数学乃至其他学科中发现美,才能有效推动学生的学习,进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效率。以这个作为出发点,对学生实施美育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不少学生认为数学就是一堆呆板的公式和复杂的图形,这是没有真正理解数学的精彩、美妙和趣味。其实数学也是一种美学。“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中的美,培养学生丰富的高尚情感,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热情。   一、鉴赏数学美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如下几方面共同挖掘数学美,欣赏数学美。   1.和谐美   平面几何中的轴对称图形,中心图形,立体几何的球、柱、锥、台等几何体,奇函数以及偶函数的图象,三角公式的对称性等等无一不体现和谐…  相似文献   

13.
冯关跳 《考试周刊》2012,(41):57-58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也应该注重将素质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应结合数学知识的特点,将德、智、美的教育贯穿始终,重视对学生道德理念的传输,对学生智的开启,引导学生拓展美的视角,发现美、欣赏美。  相似文献   

14.
许多中学生对数学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使学生从抽象的符号、逻辑的推理中充分感受美。文章就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培养学习兴趣,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中存在着简洁、统一、和谐、丰富、深刻的外在美与内在美.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美.引领学生领悟数学美,激发学生追求数学美,引导学生创造数学美,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高等数学教材进行研究,挖掘蕴含在高等数学中的数学美,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教学中,我们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数学美,逐步培养学生数学美感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17.
王晔 《广西教育》2013,(25):31-32
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指出:“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之美充满了整个世界,其完整的结构、对称的图形、合理的布局、简洁的形式,无不体现出美的因素。数学教学虽然重在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数学思维,但也不可忽视美的渗透与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环境和意志品质,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美,学会欣赏数学中的美,并不断地去表现和创造数学的美,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数学之美可以归纳为简洁美、对称美、统一美、和谐美、奇异美等。但是,这些数学之美不是人人天生都能感知的。南开大学的数学文化课引导学生领悟数学的魅力,提高数学素养,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感悟数学之美。  相似文献   

19.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极大的缺陷就是忽视了阅读,不少学生不重视读书;不少教师也不重视引导学生读书,没有认真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许多学生听完课后,没有真正理解课文内容,致使概念模糊,法则不清,性质混乱,定理不明,造成了这样哪样的错误,直接影响了数学的教学效果和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数学中存在着简洁、统一、和谐、丰富、深刻的外在美与内在美.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发现美,引领学生领悟美,激发学生追求美,引导学生创造美,让学生去感受数学中的美,去欣赏数学中的美,并不断地去表现数学的美,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