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是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过于简单,对道路交通事故适用何种原则,理论界争议较大,在实践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文章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别的交通事故,应采用不同的归责原则,并结合其他国家的做法对我国国情进行分析;文章还提出,在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时要注意适用好过失相抵规则,并呼吁尽快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确保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的认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正确的方式及有效途径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能够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结合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及见闻,初步培养解决问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情感觉悟: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在商品服务市场中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在遇到具体的消费问题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难点:消费者要依法…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危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稳定和谐.本文对我国家庭暴力的概念和现状进行概括,从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和法律原因三方面对家庭暴力的成因进行分析,最后从进一步完善立法和加强执法力度、广泛开展反家庭暴力的宣传教育、建立专门的家庭暴力法律援助机构、建立多层次的家庭暴力救助渠道四个方面对家庭暴力的相关对策提出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事故是和平时期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损害最大的人为灾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关系到交通事故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关系到社会稳定。本文通过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例的分析,探讨新形势下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特点、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及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家庭暴力这个封建恶习之所以蔓延,主要是受害者一味忍让、迁就、沉默导致。减少、避免家庭暴力的发生,保护受害者合法权益,必须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和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6.
建设研究生培养规范体系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生培养中加强质量监控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教育公平与学术公正,注意维护导师与学生的合法权益,保持研究生培养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针对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每一环节,建设完整、合理的规范体系,使得研究生培养过程符合教育一般规律,既从一般意义上落实质量指标,又针对极端情况下通过救济措施维护师生合法权益,保持教育过程的公平、公正、透明。  相似文献   

7.
根据《民法》规定,产品责任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责任,是指因产品存在缺陷或瑕疵给消费者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而应承担的赔偿责任。正确确认产品责任,不仅对生产厂家,销售者来说是很重要的,而且对广大消费者来说也极为必要,它是普通消费者及时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前提条件。那么应如何确认产品责任?确认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要想正确判断产品责任问题,关键在于搞清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我国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一条规定:  相似文献   

8.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制定是为了维护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是该法的规定中却将保护的主体局限于经营者,并且没有为消费者直接主张权利提供法律依据,实为一大遗憾。在实践当中,经营者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会导致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权益受损,消费者在这些行为中也成为了受害者。国外诸多国家已经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直接规定了禁止经营者侵犯消费者权益,我国亦应当重视这一问题,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纳入《反不正当竞争法》中。  相似文献   

9.
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危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稳定和发展,为了给予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更全面协助,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必须建立法律、社会、心理各层面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我国跳楼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通过梳理近几年在社会上发生的反响较大的几例跳楼事件,对于跳楼事件中的跳楼者来说应该区分不同案件的情况和性质,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民事责任以及行政责任。同时,应当建立国家救助基金制度,在跳楼事件中的无辜受害者得不到应有补偿而深陷困境时给予国家救济,由国家承担起受害者救助责任,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